辽宁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调查分析
2019-07-06钟涵宇
钟涵宇 张 羽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方便。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也大大地提升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如今高校用户大部分都是90 后,用户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学生用户对在线平台更加感兴趣,如微博、微信、直播等。传统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用户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辽宁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使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更完善。
笔者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以“在线教育”“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排除非相关文献之后,得到2005—2018年(时间截至2018年7月)我国研究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100 篇文献。检索到的文献中,15 篇文献只分析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针对高校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研究较少,高校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研究主题集中在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教育服务主题方面,其中有4 篇文献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分别针对甘肃、陕西地区以及吉林地区,而针对辽宁省的文献主要集中以某个高校为例的信息素养情况调查。
1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
1.1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在线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在20 世纪70年代由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提出,由“图书信息检索”演变来的。信息素养主要强调使用多种方式、手段获取信息及评价和有效地利用信息。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图书馆用户教育,指为了启发人的信息意识、提高人的信息能力、提升人的信息道德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教育和培训活动。[1]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是指以现代化技术为手段,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和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技能、信息利用能力以及信息道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2]。它打破了传统信息素养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在线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打破教育资源不足的弊端。
1.2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和面对面授课两种方式。高校图书馆发现面对面授课在许多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线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能够破除这些弊端。因此高校图书馆也越来越重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按照平台划分为网页、微信、QQ、微博、移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等。按照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划分为新生入馆教育、讲座培训、文献检索课程、读者指南等。
2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2.1 调查对象以及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在中国高校教育网中共搜索到辽宁省50所本科院校,考虑到高校针对性的特点,民办本科院校不计在内,从中筛选了41 所本科院校作为本次调查对象。从各大高校图书馆网页及从各个高校图书馆微信、微博等其他公众平台的推送内容中获取数据。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笔者着重调查41所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情况,对高校图书馆的在线信息素养服务平台、教育内容等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解,并将调查结果汇总分析。
2.2.1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服务平台调查分析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发布平台变得多样化,主要包括网页、微信、QQ、移动图书馆、微博等,对41所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服务平台进行调查的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服务平台调查情况
通过数据发现,有40 所高校图书馆提供微信平台,比例高达97.6%。除了辽东学院,其余学校都有各自官方微信公众号。大部分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名称都以“高校名称+图书馆”这样的方式命名。微信公众平台是运营主体通过微信公众号管理后台,将各种形式的素材进行编辑和排版后整合成完整的图文消息,并不定期向粉丝用户群发图文消息的服务。41 所高校中,有官网者占比83%,有7所高校图书馆网页访问受限,其余34 所高校图书馆网页可自由浏览。
移动图书馆是指将资源下载到移动终端,读者可通过各种终端进行访问,利用闲暇时间获得所需要的资源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图书馆在各个高校利用率也很高,目前移动图书馆主要以超星数字图书馆为主,有11 所高校图书馆提供超星数字图书馆,占比26.8%。超星数字图书馆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参与图书馆日常工作并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平台[3]。在这个平台上读者通过个人借阅证号注册后,可随时登录访问移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书、视频公开课、有声资料、报纸期刊等数字资源,享受自助式阅读服务。、
从数据可以看出,几乎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仍然以微信、网页作为主要在线信息素养平台。由于手机的便捷、移动终端设备的多样性,移动图书馆比重有增长的趋势。微博没有微信关注度高可能是因为新浪微博发布消息不够及时,更新速度比较慢。
2.2.2 网页信息素养教育调查情况
网页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培训讲座、新生入馆培训、文献检索课程、课件下载、学科服务、馆员培训、检索大赛、读者指南多个方面。对41所高校图书馆的网页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进行详细调查,中图法简介属于读者指南的一部分,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将其设置为调查内容之一。
通过调查发现,41所高校图书馆中7所高校图书馆的页面无法访问,4所高校图书馆没有与信息素养相关的栏目,剩余30 所高校图书馆主页基本都对信息素养教育有所体现。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有9 所高校图书馆资源不能共享,只有校园网内的用户可以浏览网页。在可以访问的高校图书馆网页中,有些高校图书馆的内容十分单一,只设有新生入馆或者只单独提供讲座课程。有些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栏目比较全面,这些高校图书馆网页都提供了笔者所调查的各项服务,例如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如表2所示。
表2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网页信息素养教育调查情况
培训讲座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7 所高校图书馆开设了培训讲座,占比65.9%,主要以定期、不定期两种形式开展。定期开展讲座的高校有20所,占比48.8%,其中东北大学图书馆“每周一讲”以及辽宁大学图书馆“一小时讲座”反响比较好。不定期开展讲座的高校有8 所,占比19.5%,其中4所高校图书馆既开展定期讲座,又开展不定期讲座,分别是大连民族大学图书馆、渤海大学图书馆、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辽宁工业大学图书馆。其中各个高校图书馆讲座内容大体包括以下方面:(1)本馆布局和馆藏资源;(2)信息检索基本知识以及常用数据库介绍;(3)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4)怎样撰写开题报告;(5)新生入馆教育等。
入馆教育是新生读者在利用图书馆之前,馆方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或利用某些平台让其快速了解和学会使用图书馆的过程。29所高校图书馆开设新生入馆教育,占比70.7%。入馆教育主要有参观、图书馆宣传视频、PPT、在线测试、手册、书小猴平台几个方式。其中高校图书馆采用最多的新生入馆教育方式是参观,有8 所高校图书馆,占比19.5%;5所高校图书馆分别采用视频、PPT方式进行教育,占比12.2%;7所高校图书馆使用在线测试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占比17.1%;新生手册和书小猴入馆教育平台分别有6 所高校使用,占比14.6%。通过调查发现,有16所高校图书馆提供多种新生入馆教育方式,占比39.0%。
文献检索课程可以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使学生具备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11 所高校图书馆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占比26.8%,其中有6 所高校将文献检索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占比14.6%。值得一提的是大连民族大学图书馆,它将文献检索课程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划分成高年级基础教育、毕业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课程等。
2.2.3 微信平台信息素养教育调查分析
表3 微信平台内容设置情况
在微信平台内容调研中,35 所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上开设了微资源栏目,微资源(如超星资源、博看微刊、新语有声图书等)是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内容设置最多的栏目,占到85.4%。
微课堂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大力发展的一个信息素养形式,有7所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微课堂平台,占17.1%,其中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推出的“微知·威动力·微讲座”平台,微课堂得到了一致好评,它将微课堂分为6 个部分,包括资源类、技巧类、账号类、数据库类、专题类、其他类,以微视频的方式在微信平台上推出,使读者在微信公众号界面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
6 所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上提供了迎新微站服务,占比14.6%,其中辽宁大学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做得十分全面,将新生入馆教育课程嵌入到学习通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登录自己的学号进行视频在线培训,培训后还可以进行测评,及时反馈给馆员,例如书小猴入馆教育平台。目前调查的辽宁省本科院校里有6 所高校图书馆使用了书小猴平台,分别是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东北大学图书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沈阳工程学院图书馆、沈阳医学院图书馆。其中书小猴平台是由北京智力信数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入馆教育平台,是以多媒体课件教育为依托,通过游戏化的元素和升级闯关的创新方式,让读者自主在线学习和考试自主开发产品的平台。
只有3所高校图书馆开设了学习共享空间,它们分别是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渤海大学图书馆、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其中开展最好的是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其线下信息素养空间共设立了3个培训教室,室内分别配备教师用机、学生用机、投影设施,用于开展包括新生入馆教育、文献信息检索课、嵌入式教学等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师生可在线上进行空间预约。各高校微信平台内容设置情况见表3。
3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发展不平衡
根据调查,有7所高校图书馆的网页上没有设置与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有40所高校图书馆虽然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是其中只有7所高校图书馆开设了信息素养微课堂。这说明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各个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速度差异较大,有的高校做得十分全面,而有的高校只是简单地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且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体现较少。
3.2 栏目名称缺乏统一性、规范性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12所高校图书馆虽然将信息素养教育设列为一个单独的栏目,但是它们之间没有达成共识,每个图书馆都是自立门户,各自为政,没有设置统一、规范的栏目名称,并且每个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不同、教育途径也多种多样。
3.3 忽视用户差异,缺乏个性化教育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群体主要是老师和学生。老师与学生的知识需求是不同的,同一个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不能同时满足老师和学生对信息素养的要求。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虽然重视新生入馆教育,但是没有考虑其他层次学生。
3.4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单一,内容不完整
调查发现,有16 所高校图书馆都将信息素养作为一门修学分的课程来鼓励学生进行学习。虽然上课学生的数量有明显改善,但教育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大部分高校在教育模式上,仍然停留在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如新生入馆教育、培训讲座等,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娱乐与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方式;在内容上还缺乏创新性,导致了课程内容古板陈旧,大大降低了课堂的趣味性。
3.5 缺乏对馆员的培训和健全的评估机制
馆员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讲授者,是信息素养教育实现前提,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高校专业性的人才。调查发现,仅仅有16 所高校图书馆对馆员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所以,应完善对馆员的培训并健全评估机制。
4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
4.1 提高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思想认识,创建在线信息素养平台
对信息素养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首先要提高图书馆的领导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观念的认识,设置专人或单独成立一个在线信息素养教育部门。其次,在硬件设施、技术平台应用、人才引进和师资培训等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扶持。最后,各所高校应该馆际互动,实现资源互通有无。
4.2 栏目名称的统一、规范化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课程,调查发现,目前信息素养教育的各个部分几乎都是割裂开来的,没有统一的体系。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设立单独的信息素养教育栏目名称,并且在每个栏目下面应该包括新生入馆教育、培训讲座、文献检索课程、微平台等与信息素养教育有关的具体内容。
4.3 考虑用户差异,构建个性化信息素养平台
因为各个层次学生学习基础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应该对同一年级学生先进行测试,按照测试结果进行等级分类,再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用性,例如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讲授毕业论文综述的写法,而对于新生则仅需要了解基本的信息检索知识即可。
4.4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寓教于乐
时代在变化,信息素养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如今,高校的服务对象是90后、00 后,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些年轻读者的需求,所以信息素养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可以结合当下的微视频软件,例如抖音、YY 语音等其他直播软件,用更加新颖的教育方式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4.5 构建馆员培训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评估体系
要想构建一个完善的馆员培训机制就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着手解决。从内因来看,图书馆应通过设置一些考核制度、奖惩机制来激发馆员的积极主动性。从外因来看,高校联盟馆馆员应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做到资源互通有无,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