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EB病毒感染1例
2019-07-06管清春王守乾韩铠泽王树鹏刘亚辉
管清春,王守乾,韩铠泽,王树鹏,刘亚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
1 临床资料
女性患者,66岁,体检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3 d入院。既往体健,查体无阳性体征,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正常。脾脏MRI平扫+弥散提示:脾脏下极可见类圆形不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弥散加权成像示病灶内局部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像信号降低,病灶大小约60 mm×72 mm,边界清晰(见图1)。PET-CT提示:脾脏见团块状放射摄取增高影,标准摄取值最大值8.7,CT值42.8 Hu,考虑恶性病变。术中见脾下极约60 mm×55 mm肿块,实性,累及脾门,未见肿大淋巴结,与胰尾部分界尚可,根据术中情况行脾切除术。病理大体观:脾切面见一肿块,体积约82 mm×75 mm×60 mm,切面淡褐色或红褐色、实性、质略韧及有黏滑感,脾门处未见淋巴结(见图2A)。病理镜下观:脾肿块无包膜,内未见正常结构;镜下观可见梭形肌纤维母细胞增生,部分疏松排列,部分束状排列;梭形细胞间及间质内可见大量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部分区域水肿伴大量玻璃样变性及部分淀粉样变性,合并大量EB病毒感染。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小RNA(+80%),胞浆刚果红染色及甲基紫染色阳性(图2B~D)。分子病理结果示:T细胞基因重排(-)。免疫组织化学示:Vimentin(+),SMA(+),Desmin(-),ALK(-),Ki-67(+20%),MUM-1(+),LCA(+),CD3(+),CD4(+)。病理诊断:脾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图1 MRI检查结果
图2 病理检查切片图
2 讨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或浆细胞浸润,是一种罕见的交界性肿瘤,有复发倾向,少数可发生转移[1-3]。其病因不明,多发生于手术、创伤或炎症以后,也见于某些特殊细菌或EB病毒感染、染色体突变之后等[4]。IMT临床少见,其主要发生在肺部,腹腔内发病少见,而原生于脾脏的报道则更为罕见[5]。IMT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好发于青壮年及儿童,女性略多见[6]。此疾病能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临床多样性表现,患者常无特异性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疼痛、贫血及肿块等表现,疾病症状多由疾病部位所决定。
由于IMT的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及实验室检验无特异性,再加上组织学形态的多样性,术前及术中难以明确诊断。疾病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镜下观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可能为目前诊断IMT的金标准。其镜下观可见特征性的梭形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其间伴丰富的慢性炎症细胞(如浆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Vimentin弥漫强阳性,SMA局灶或弥漫阳性,Desmin多数阳性,CK部分局灶阳性,CD68、CD30部分阳性,ALK在成年人多为阴性,而CD117、CD34一般为阴性[3]。临床工作中,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易误诊误治。对可疑的IMT,只有充分结合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才能有效确诊,避免对该病的漏误诊。
IM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肿瘤,有低度恶性或交界性肿瘤的特点[7]。目前手术切除为治疗金标准,有文献报道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对该病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是放化疗对该病治疗效果尚无相关文献报道。由于本疾病具有复发、转移、恶变及致死可能性,IMT预后差异性较大。因此,对IMT应提高警惕,完整的手术切除之后继续密切细致的随访仍非常重要,以尽可能地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改善患者的预后[8]。本报告患者T淋巴组织增生,但是T细胞基因重排(-),目前无T细胞淋巴瘤充分证据,然而,EB病毒相关性T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是一种进行性病变,部分可发展到淋巴瘤,所以仍需密切随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