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背景下的社会阶层固化风险研究
2019-07-05王志刚
王志刚
摘 要:介绍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高房价的背景,总结了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历史与现实,分析了高房价对社会阶层固化的助推作用,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高房价;阶层固化;风险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8-003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630;F323.6;F299.2 文献标志码:A
1 经济转型和高位房价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成功之路。4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占比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7亿多人先后脱离贫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6 396元,比1978年翻了106倍。国家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富裕,是对改革开放40年最确切的评价。
1.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力切换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前半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利用本地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外来投资,是很多地方发展经济的首选。近几年,要素投入驱动变得愈发不可持续。随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逐步提高,曾经“廉价”的劳动力已经不再廉价。随着工业发展,大量资源、能源消耗,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导致生态恶化,已经危及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使经济发展背离了初衷。转变粗放发展方式,由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已成为社会共识。李克强总理发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中国制造2025计划出台,十九大提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都在说明创新驱动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2 房价较居民收入处于高位,房产在居民资产结构中占比过高
中国住房商品化已经有21年历史,房价走出了一条不断攀升的曲线。如图1所示,全国房价从2000年的2 112元/m2到2018年的8 737元/m2,18年间新房均价涨幅413.7%。与全国涨幅相比,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更加明显。根据历史资料,2000年北京房价约4 700元/m2,上海房价约2 800元/m2,广州房价约2 500元/m2,深圳房价约5 000元/m2。而到了2018年,北京房价59 868元/m2,上海房价49 446元/m2,广州房价32 088元/m2,深圳房价53 205元/m2,涨幅全部在10倍以上。
第三方研究机构易居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显示,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北京25.4、上海26.1、广州17.5、深圳34.2;新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成都10.3、杭州18.1、重庆10.8、武汉12.2、苏州13.4、西安10.6、天津14.5、南京15.6、郑州13.5、长沙6.8、沈阳8.0、青岛10.6、宁波12.1、东莞14.8、无锡9.5。这些城市的家庭不吃不喝平均14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中国房价有偏离收入基本面的趋势,与国际平均水平差别较大。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研究,国内居民住房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占比为77.7%,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大多数中国城市家庭资产配置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国人对房子的过度偏好把房价推向高位,使大城市对外来人口变得越来越不友好。
2 社会阶层分化状况
2.1 社会阶层分化的历史进程
社会阶层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1949年新中国建立打破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人民政权,同时也改造了旧中国的社会结构。1956年“一化三改造”完成,基本上形成了工人階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组成的所谓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这一时期的阶级阶层结构具有明显的政治主导色彩。阶级阶层之间区别明显,阶级阶层内部高度同质,阶级阶层流动性制约因素较多。
改革开放至今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的时期。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内部发生分化,知识分子阶层规模扩大、地位上升。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社会成员的社会经济地位迅速分化,富豪、富裕阶层逐步形成,贫困阶层绝对数量快速减少。进入21世纪之后,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变缓,“拼爹”“官二代”“穷二代”“蚁族”等词常见于报端,阶层固化态势开始显现[1]。
2.2 中产阶层规模扩大,“橄榄型”社会形态尚未完全形成
根据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对中国社会阶层的五大经济等级、十个阶层的划分标准,中国社会阶层正在由哑铃型向橄榄型转换。选择相对宽松的标准,把第一、二、三、四类归为社会上层,第五、六类归为社会中层,后四类归为社会底层,21世纪初社会上层、中层、底层的比例为9.3:9:81.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稳健的中高速增长及国家扩大中等收入阶层规模相关政策的实施,中产阶层规模不断扩大。据胡润研究院《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报道,中国中产阶层家庭约3 321.4万户,覆盖1亿多人。第三方研究机构瑞信的报告表明,2018中国,中产阶层达1.09亿人。各家机构数据的差异源于中产标准的些许不同,但基本反映了现实情况。中国中产阶层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与理想的“橄榄型”社会所要求的中产阶层规模仍有不小差距[2]。
3 高房价对社会阶层固化的助推作用
保持社会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性,是一个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而阶层固化或者说阶层流动性受阻将产生诸多问题。阶层固化堵死了社会底层向上层社会晋升的通路,会压抑冲突、积攒社会矛盾;阶层固化会进一步拉大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阶层固化容易导致既得利益者丧失创新动力,不利于社会进步;阶层固化会瓦解民族凝聚力,不利于人民团结[3]。导致社会阶层固化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个体先赋性因素的原因,也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的原因。而高房价同样会对社会阶层固化起到助推作用。
3.1 房价过快攀升造成阶层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住房市场商品化改革以来,富人阶层从不断上涨的房价中获得的红利要远远大于低收入阶层。富人阶层往往拥有多套房产和充裕的资金,使其在房地产上的投机行为具备了条件。富人阶层随便出手1套房,可以作为2~3套房的首付,再利用银行贷款,成功拥有多套住房。近20年来,房价数倍、数十倍的涨幅早已弥补了银行杠杆,因此富者愈富。
低收入阶层往往1套住房的首付都难以凑够,很多低收入者一次次在房价下降的幻想中望房兴叹。一些低收入者即使凑够了首付,还要被20年甚至30年的银行贷款压得喘不过气,使其缺乏房产投机的勇气。
在只上涨、无实质性下跌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先入局者获利颇丰,观望者一次次错失机会,后入场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对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起到了助推作用。
3.2 高房价剥夺了外来年轻人在大城市安家的梦想
热点城市的高房价有其自身合理性,但一线、二线城市房价对外来年轻人变得愈加不友好。动辄上百万首付、几百万贷款,使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承受不起。即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读完大学,即使在这些城市找到稳定的工作,其高房价仍然使很多年轻人无法扎根。北漂、沪漂、广漂、深漂是这些青年人真实的生活写照。一、二线城市的本地人或早期进入者,即使先赋因素一般,却可以享受大城市医疗、教育等多种红利,并且下一代仍然可以继续享受。不同的社会阶层,强者恒强、弱者恒弱[4]。
3.3 高房价扭曲了社会底层的伦理价值观
高房价背景下,房子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居住属性。判断个人成功与否看房子,丈母娘选女婿看房子。对房子的过度顶礼膜拜,扭曲了很多社会底层人士的个人价值取向。原本社会底层是有机会通过个人创新、创业向社会中层、上层晋升的,但房子套牢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不敢消费、不敢创业、不敢进修、不敢换工作,高房价泯灭了很多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
4 启示
4.1 社会阶层之间保持合理流动性利于社会进步
社会底层抓住机遇,通过自身努力有機会踏进主流社会。上层人士家庭颓废、故步自封也可能跌落到社会底层。有上有下、能上能下的阶层结构,利于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4.2 高房价已成为制约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因素
“逃离北上广”“逃离一二线城市”,逃离的是以高房价为首的高昂生活成本。正如多年前的户籍制度一样,“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路归路、桥归桥”,大城市高房价已经成为普通人迈不过的一道坎。
4.3 合理控制房价利于防范社会阶层固化发生
防范社会阶层固化的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而控制房价为其他配套措施改革创造了时间窗口。
参考文献:
[1]刘红旭.人口流动与阶层分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学术探索,2014(11):93-96.
[2]何易.新常态下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现象的经济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6(1):88-90.
[3]杨丹.转型期我国社会阶层固化的原因及路径分析[J].兵团党校学报,2017(8):44-48.
[4]张雨晴.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固化问题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7.
[5]邓小芳.高房价下的伦理反思[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