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肾切除术肾蒂血管处理技巧
2019-07-05熊丙建陶光晶谢蛟魁
熊丙建,陶光晶,余 义,谢蛟魁,江 铎
(安康市中心医院,陕西 安康,725000)
腹腔镜技术作为微创技术之一,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得到医生的青睐。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各大医院的普遍开展,由过去单一、简单手术已发展到能完成更多复杂及功能重建的手术,如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等。目前通过腹腔镜技术几乎能完成绝大多数泌尿外科手术。肾癌、肾结核及巨大肾积水无功能肾等首选腹腔镜肾切除术。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入路有经腹腔、经腹膜后两种,与经腹腔入路相比,经腹膜后入路在肾蒂处理方面优势较大,尤其肾动脉的显露。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329例,采用非同步法及同步法处理肾蒂血管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非同步组175例患者中男94例(53.7%),女81例(46.3%),平均(52.2±10.5)岁;病变位于左侧98例(56.0%),右侧77例(44.0%);其中肾癌42例,肾盂输尿管癌18例,重度积水无功能肾93例,肾结核22例。同步组154例患者中男80例(51.9%),女74例(48.1%);平均(48.7±10.1)岁;病变位置左侧 81例(52.6%),右侧 73例(47.4%);其中肾癌33例,肾盂输尿管癌15例,重度积水无功能肾74例,肾结核32例。术前行泌尿系统超声、CT、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较复杂的患者,行增强CT及肾动脉CT血管造影,以明确病灶,并了解肾蒂血管情况。
1.2 手术方法
1.2.1 建立气腹 采用全身麻醉,术前留置导尿。采用3孔法施术,于腋后线肋缘下2 cm做皮肤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止血钳钝性分离肌肉及腰背筋膜,食指扩张将腹膜外脂肪推离腰背筋膜,置入自制气囊,充气400~500 mL扩张腹膜后间隙。分别于腋后线肋缘下、髂嵴上穿刺2枚10 mm Trocar,腋前线肋缘下穿刺5 mm Trocar(右侧为10 mm Trocar)。建立腹膜后人工气腹。镜下观察腹膜后解剖标志,常规清理腹膜后脂肪。
1.2.2 肾蒂处理
1.2.2.1 非同步组 呈“括号”样切开Gerota筋膜,沿腰大肌表面肾背侧锐性分离达肾门,找到肾动脉搏动明显处,沿动脉走行方向锐性加钝性分离肾蒂周围脂肪,打开动脉鞘,分离出肾动脉,由近心端向肾门端用三枚Hem-o-lok夹闭后切断肾动脉(图1)。用超声刀沿肾脂肪囊外平面分离肾脏腹侧、上极、下极,向下游离输尿管至髂嵴水平离断。提起输尿管或自肾上极向肾门处游离,分离出肾静脉,近心端用Hemo-lok双重结扎后切断(图2、图3)。观察肾窝创面无活动性出血,将标本装入标本袋,延长腋后线切口至5~7 cm,取出标本。放置腹膜后引流管,缝合关闭各切口。肾盂、输尿管癌,先游离出输尿管,用Hem-o-lok夹闭但不切断,再分离出肾动脉并结扎,完全游离肾周后结扎肾静脉,切除肾脏后尽量向远端游离,至髂血管以下平面。患者改平卧位,取髂窝斜行小切口,经切口取出肾脏标本,同时行输尿管远端及膀胱袖套状切除。重度肾积水无功能肾切除时,肾蒂显露比较困难,于肾皮质菲薄处做小切口,吸出部分积液后用Hem-olok夹闭切口,再处理肾蒂血管(图4)。肾结核、肾积脓者,肾脏体积增大,肾周粘连严重,血管变异较多,结扎肾动脉后,游离肾上下极及腹侧,挑起肾脏,同法处理存在的其他肾动脉分支及肾静脉(图5、图6)。
图1 结扎右肾动脉
图2 结扎右肾静脉主支
图3 找到并结扎右肾静脉
图4 先天性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图5 左侧输尿管上段闭锁并左肾积脓
图6 左肾结核,肾体积明显增大,肾盏内充满干酪 样脓液及坏死组织并钙化
1.2.2.2 同步组 初始步骤与非同步组相同。分离出肾动脉后用3枚Hem-o-lok夹闭后切断。寻找并游离出肾静脉,用3枚Hem-o-lok夹闭后切断。再沿肾脂肪囊外平面分离肾脏,向下游离输尿管并离断。延长腋后线切口取出标本。肾盂、输尿管癌先游离出输尿管用Hem-o-lok夹闭但不切断,肾脏切除步骤与上述一致,切除肾脏后尽量向远端游离输尿管至髂血管以下平面。患者改平卧位,取髂窝斜行小切口,自切口取出肾脏标本,同时行输尿管远端及膀胱袖套状切除。
1.3 统计学处理 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非同步组175例,手术时间平均(101.7±36.9)min,术中失血量平均(83.3±63.9)mL。同步组154例,手术时间平均(121.9±39.1)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15.3±43.2)m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病变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非同步组术中失血量>400 mL者1例,为肾肉瘤肾周粘连严重;另1例为重度肾积水并化脓感染,肾蒂血管变异,出血偏多,手术时间较长。329例患者3 d后离床活动并进食,术后平均(3.5±1.7)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无肠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8.5±3.3)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s)
组别 性别(n)年龄(岁)疾病种类(n)病变位置(n)男 女 肾癌 肾盂输尿管癌 重度肾积水无功能肾 肾结核 左侧 右侧非同步组 94 81 52.2±10.5 42 18 93 22 98 77同步组 80 74 48.7±10.1 33 15 74 32 81 73 t/χ2值 0.103 1.285 4.014 0.382 P值 0.749 0.220 0.251 0.536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组别 肾癌 肾盂输尿管癌 重度肾积水无功能肾 肾结核 肾癌 肾盂输尿管癌 重度肾积水无功能肾 肾结核非同步组 68.4±56.8 105.4±37.3 80.0±55.6 99.9±33.4 94.3±28.1 135.2±43.3 99.9±69.7 91.0±20.5同步组 100.7±93.1 131.3±36.3 109.3±38.3 134.9±43.7 113.3±40.3 168.2±37.2 126.7±58.8 105.7±25.2 t值 1.856 2.003 1.980 3.187 2.406 2.316 2.642 2.257 P值 0.043 0.043 0.046 0.002 0.019 0.027 0.009 0.028
3 讨 论
腹腔镜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源自Clayman开展首例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1]。近20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手术设备的更新,更多腹腔镜手术在全国各级医院相继开展。因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腹腔镜手术有逐步取代开放手术的趋势,已成为很多疾病治疗的“金标准”[2]。腹腔镜肾切除有经腹腔、腹膜后两种入路,经腹腔途径空间大、视野清晰,在尿路重建及部分手术中存在优势,欧美、国内部分术者多采用此径路[3-4]。缺点是对腹腔脏器干扰大,并发症相对较多,肾动脉显露欠佳。经腹膜后的优点是手术入路更直接,显露肾动脉比较容易;手术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渗液不流入腹腔,腹腔并发症少,在上尿路手术中更具优势[5]。缺点是空间小,解剖标志不清晰、术者容易疲劳。两种入路各有优缺点,哪种术式效果更好,至今仍存有诸多争议[6]。对于泌尿外科医生而言,掌握两种术式比掌握单一手术方式更能适应手术需求。研究认为,在肾肿瘤手术方面,两种径路无明显差异[7],但在显露肾蒂尤其肾动脉方面,经腹腔途径存在劣势。本组均采用经腹膜后途径行肾切除术,是基于术者熟悉腹膜后解剖结构、尽量减少对腹腔脏器干扰与副损伤、避免肿瘤腹腔种植转移、脓液等溢入腹腔及术者手术习惯等因素。
“括号”样切开Gerota筋膜,即左侧“(”切开、右侧“)”切开Gerota筋膜。采用这种方法Gerota筋膜被气腹推移范围更宽,手术视野更好,更有助于显露及分离肾脏腹侧。近年较多文献报道了肾切除术肾蒂处理技巧与方法,与之不同的是,我们采用了非同步处理肾蒂血管的方法,即:先分离出肾动脉予以结扎后切断,肾静脉暂不处理;待游离完肾周后,仅肾静脉与组织相连,肾静脉会自然暴露于视野内,能较轻松地结扎肾静脉。这样的优点是:(1)肾动脉切断后,肾脏血供中断,肾脏质地变软体积缩小、手术空间增大。(2)如果存在多支动脉变异,动脉未能完全结扎时,过早结扎肾静脉会导致创面渗血增多,增加手术难度[8]。(3)当肾周粘连或肾静脉解剖变异时,分离肾静脉常常耗费较多时间,分离创面渗血多,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时间延长。我们发现,在重度肾积水肾切除时,这种血管变异情况更常见。因此,对于复杂病例,术前肾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非常重要,能显示肾动脉变异情况,为术中准确处理血管提供影像支持。但并非所有动脉血管都能在CT血管造影中显现,术中还得步步为营、稳中求进,尤其在肾门附近操作时,超声刀应避免暴力分离及大块切断,预防大出血的发生。
随着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增多[9-11],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日益减少。对于肿瘤体积较小或非肾门处的肾肿瘤,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肾蒂血管处理一般不难。在基层医院开展较多的肾切除术,多系肾结核、肾积脓等原因引起的重度肾积水导致患肾丧失功能的无功能肾。此类患肾的特点是肾体积增大、肾周粘连严重、血管变异较多、肾门解剖复杂、肾蒂血管显露困难。有时单纯肾切除术并非想像中那样简单[12],更适合非同步处理肾蒂血管。分辨肾动脉,有时不能完全通过观察动脉搏动来判断,有的动脉搏动并不明显;尤其左侧肾切除时,有时腹主动脉的搏动也会干扰判断。采用“弓状线法”、“中点法”或“下极背侧分离法”等方法[8]寻找肾动脉,一般都能快速找到肾动脉。借助腔静脉解剖标志寻找右肾静脉相对容易,但右肾静脉短,如果肾门暴露不佳容易误伤腔静脉。因肾上腺中央静脉及生殖静脉均注入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周围也无明显的解剖标志,局部解剖较复杂。因此,我们将肾静脉留在手术最后处理。我们的体会是:(1)先游离肾背侧,能显露肾动脉者,分离出肾动脉结扎后离断,显露肾静脉困难时,则不过多在分离肾静脉上耽误时间,继续游离肾腹侧、上下极,最后再分离出肾静脉结扎后切断。(2)上述方法仍不能良好显露肾静脉时,则分离出输尿管后,低位结扎切断输尿管,提起输尿管断端向上可找到肾静脉。(3)重度肾积水时,肾脏呈巨大囊状扩张,显露肾动、静脉均非常困难,可先于肾皮质最薄处切小口吸出部分积液缩小肾脏体积,夹闭破口保留部分积液,保持一定张力,再进行分离时层次比较清晰,游离肾蒂血管变得相对容易。(4)脓肾或肾结核,为防止脓液污染手术创面,不建议吸出积脓缩小肾脏体积。术中尽量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切除后标本装入标本袋,再切开吸出积脓,缩小体积,以减小皮肤切口。(5)肾盂输尿管肿瘤不宜切断输尿管时,有时显露肾静脉比较困难。可按由上向下的顺序将肾脏游离并向下压,右侧沿腔静脉表面向下寻找,能很快找到右肾静脉;左侧则需完全游离肾周后,由腹侧或背侧下方挑起肾脏才能显露左肾静脉。右侧肾静脉短、靠近腔静脉,分离时尽量小心,防止肾静脉与腔静脉夹角处撕裂,导致难以处理的大出血。肾门广泛粘连、暴露肾动静脉都很困难时,则先游离肾腹侧、上下极,低位离断输尿管后再逆行向肾门处分离,分离钳或吸引器挑起肾脏,锐性加钝性分离瘢痕及粘连组织,贴近肾脏小块钳夹、切断,直至暴露出血管后妥善结扎。本研究中175例患者采用非同步处理肾蒂动静脉的方法,术中未发生因牵拉、拖拽肾脏撕裂肾静脉导致大出血的情况,与术者同期施行的154例腹腔镜下同步处理肾蒂血管肾切除术相比,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灵活选择手术步骤及运用手术技巧,采用非同步处理肾蒂血管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术中出血少,手术安全性高,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