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莲花颗粒联合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2019-07-05顾章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克肟金莲花头孢

顾章明, 金 玥

(1.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702; 2. 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 上海, 201700)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比较常见的急性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疗比较简单,但若不及时有效治疗,病情易进展并引发感染扩散,导致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临床上主要采用基础对症处理和抗菌药物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出现了广谱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以及抗菌药物过量使用的现象,导致药效敏感性和临床疗效下降[1-2]。头孢克肟颗粒作为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第3代头孢菌类抗菌药物,抗菌效果敏感,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且安全性也较好[3]。本研究探讨中药制剂金莲花颗粒联合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本院呼吸内科/儿科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标准: ①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临床症状检查、全身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胸部X线片影像检查等,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内科分册》[4]中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包括发热、咳嗽咳痰、气促鼻塞和肺部湿啰音等症状体征,生化检查明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10×109/L, 中粒细胞百分比>70%,胸部X线片可见肺部小点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略模糊等; ② 患儿年龄2~10岁,入院时病程≤3 d; ③ 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知悉研究风险和收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④ 患儿对本研究用药无过敏禁忌史。排除标准: ① 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患儿; ② 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缺陷疾病等; ③ 患有可能影响本次治疗结果的遗传先天性疾病。剔除标准: ① 依从性较差、不能谨遵医嘱接受治疗; ② 中途主动退出; ③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其他意外被迫中断研究者。

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A组、B组,每组42例。治疗A组男25例,女17例; 年龄2.0~10.0岁,平均(4.17±1.53)岁; 病程1~3 d, 平均(2.03±0.47) d; 检查确诊为支气管炎17例,咽炎15例,扁桃体炎10例。治疗B组男23例,女19例; 年龄2.1~9.5岁,平均(4.20±1.49)岁; 病程1~3 d, 平均(2.05±0.50) d; 支气管炎18例,咽炎15例,扁桃体9例。2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基线资料分布较为均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包括吸氧、吸痰、控制体温、雾化吸入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相关临床护理也均相同。治疗A组给予常规头孢菌类抗生素治疗,口服头孢克肟颗粒(世福素,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10940128), 体质量≥30 kg的患儿口服100 mg/次, 2次/d, 体质量<30 kg的患儿口服剂量为3 mg/kg, 2次/d。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联合金莲花颗粒(德天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20022)治疗,开水冲服, 8 g/袋, 1次/袋, 2次/d。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谨遵医嘱,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酌情增减剂量,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积极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1.3 观察指标

① 记录2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包括体温发热、咳嗽咳痰、气促鼻塞和肺部湿啰音等。②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 d后次日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 检测2组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包括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等,由本院检验科医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③ 疗效标准[5]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6]拟定为痊愈: 患儿治疗3~5 d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胸部X线片和生化指标检查均恢复正常; 显效: 治疗5 d后症状、体征、胸部X线片和血生化检查任意1项未恢复正常; 有效: 治疗5 d后症状、体征、胸部X线片和血生化检查任意2项未恢复正常; 无效: 治疗5 d后未达到痊愈、显效、有效标准,病情改善不明显甚至继续加重。④ 记录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相较行χ2检验; 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同组治疗前后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行独立t检验,对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儿均谨遵医嘱完成治疗,无中途退出或依从性较差者。2组绝大多数患儿治疗3~5 d内症状、体征得到明显好转,治疗B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气促鼻塞、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8、TNF-α、PCT和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 治疗B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PCT、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见表2。治疗B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 显著高于治疗A组88.10%(P<0.05)。见表3。2组治疗期间均发生少量轻度不良反应,其中治疗A组出现3例腹泻和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9.52%; 治疗B组出现2例腹泻,无皮疹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上述不良反应均经过简单处理或未处理自行好转,患儿服药均可耐受。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d

与治疗A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儿血清IL-8、TNF-α、PCT、CRP水平变化比较

IL-8: 白介素-8;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PCT: 降钙素原; CRP: 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治疗A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儿疗效评估比较[n(%)]

与治疗A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小儿受体质娇嫩、呼吸免疫系统发育不充分等影响,易受外界病毒、细菌入侵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目前医学上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多观点认为病毒感染所致器官炎症会破坏呼吸道黏膜上皮,黏膜下暴露的感觉神经末梢会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在病毒、细菌等病原菌刺激下,易引起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因子分泌失衡和炎性介质大量释放[7-8]。头孢克肟具有广谱、高效和血药浓度高且持久等优点,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性较强,通过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强大的抗菌效果,因此作为临床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用抗菌药物[9]。此外,头孢克肟在泌尿科(膀胱炎、慢性肾盂肾炎、尿道炎等)、耳鼻科(中耳炎、副鼻窦炎等)等科室和疾病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抗菌效果值得肯定[10]。

金莲花颗粒是由现代工艺提炼而成的中药制剂,成分包括金莲花、蔗糖和糊精,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其中金莲花味苦性凉,在中医学上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宣肺通气的功效,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等治疗[11]。金莲花颗粒研制中加入蔗糖,口感佳,小儿口服依从性较好。现代药理学证实,金莲花颗粒药理成分主要是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和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且抗菌敏感性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尤为敏感[12-13]。有报道[14]指出金莲花富含荭草苷、牡荆苷等多种有机酸类化合物,能有效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白细胞趋化运动,改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有助于控制和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损伤。

本研究显示,治疗B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治疗A组(P<0.05), 气促鼻塞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略低于治疗A组(P>0.05), 和茅慧萍[15]结论相吻合,说明金莲花颗粒有助于缩短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症状体征恢复的时间,有利于减轻患儿的疾病痛苦。血清IL-8、TNF-α、PCT、CRP等均是临床评估体内炎症反应的常用指标,其水平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儿病情疾病程度。本研究显示, 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8、TNF-α、PCT、CRP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B组较治疗A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 和曾学文等[16]结论相似,说明金莲花颗粒对控制急性呼吸道患儿体内炎症反应效果显著,是促进患儿症状体征消失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显示,治疗B组临床总有效率100.00%, 显著优于治疗A组88.10%(P<0.05), 而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 说明金莲花颗粒不仅可增益临床疗效,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好,安全性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克肟金莲花头孢
金莲花的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解析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基于加权优劣解距离法的门急诊头孢克肟药物利用合理性评价Δ
头孢克肟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是什么
头孢克肟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是什么
头孢克肟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金莲花苗木培育技术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蒙药金莲花资源分布、种植现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