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巧借物象添韵味
2019-07-04戴春健
戴春健
物象,原指客观的事物,在古代诗歌中被大量运用,物象可以营造氛围、烘托气氛,诗人可以借此抒发情感、表明志向。物象的运用,往往会起到含蓄蕴藉、韵味深长的效果,也可以使抽象的情感变得更加具体可感。
初中记叙文写作,如果也能够借助物象,将其巧妙融入叙事之中,也可以相得益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巧借物象增添文章韵味的举措。
一、融合物象,烘托氛围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导演常常会用一些景物的变化来预示故事的发展,烘托人物的心情。比如悲剧发生之前的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比如喜事到来时的风轻云淡、鸟语花香……这就使得影视剧具备了审美的特征。写记叙文亦如此,不能都是直白的情节,没有一点渲染烘托,让文章仅仅成为故事的转述体。
文学作品常常会有这样的景物烘托,比如李森祥的《台阶》一文,文章没有直接写父亲的心理,而是直接用景物进行烘托:“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晃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种写法的韵味很雅致,具备了文学作品含蓄蕴藉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比直接描写父亲的心理更具有文学韵味。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合理运用景物烘托,平时要留意周围的景物并多加思考,一篇文章至少要有一处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叙事不要满,让读者去思考与感受。
比如,一位学生写自己家庭变故时,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刚入秋,突然凄风冷雨一起到来,门前的一株老梧桐,真应景,渐黄还绿的叶子竟然也经不起这初秋天气的骤变,悠悠地从枝头落下,让我怀疑曾经读到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否应该是‘天下秋而一叶落了呢?……”文章借助“梧桐”这一物象,烘托气氛,与家庭变故暗合,文学韵味是不是更浓郁呢?
二、选择物象,形成明线
在记叙文中,时间、地点、情感等都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但这样的线索有时候过于单一,缺少文学韵味。如果能够选择一些物象作为明线,效果就不同了。现代文教学也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以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为例,文章从“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到“拱出一点嫩绿儿……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再到“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最后到“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显而易见,文章的主旨并不局限于怜惜这棵小桃树,还有更深刻的题旨,但以一棵小桃树的生长开花为明线,明显增加了文章的质感,文章的内涵也变得丰富起来。
在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也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借助物象形成明线的写作技巧。我精选了一些典型例文,比如《爷爷的烟袋》《落寞的香樟》《桂树飘香》等,带领学生剖析这些文章借用物象的技巧,并让学生留意运用这种技巧的注意事项等。
比如,一位学生写《药香袅袅》,文章以奶奶采集中草药作为行文的线索,从草药的采集、挑选、晾晒、储存,到草药的运用,再到草药的疗效,文章对中草药进行了大篇幅的描绘,以此作为明线;文章的暗线是对奶奶的赞美和怀念,以及对中药文化的讴歌。文章行文思路清晰,含蓄隽永。
三、借助物象,寄寓主旨
借助物象,还可以暗示主旨。这种物象的设置,往往处于文章结尾部分,突破传统文章的窠臼,结尾处不议论不抒情,却以景作结,既含蓄蕴藉,又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空间。借助物象寄寓主旨,要注意物象与所寄寓的主旨要契合相通,比如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一文的结尾处写到:“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身患重病的母亲去世了,作者以菊花的盛放、高洁、烂漫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讴歌。
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指导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写作,然后对写得好的学生的作文进行班级展示,对于写得不好的同学的作文进行打磨升格,学生借助物象寄寓主旨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比如一位学生在写自己奶奶的记叙文《奶奶的香樟树》中写道:“奶奶走了,为了完成奶奶让香樟树陪伴自己的愿望,香樟树自然也被砍伐了。那一天,香樟树异常翠绿,异常精神,随着它的轰然倒下,一股持久而濃烈的芬芳散发出来……”显然,作者借香樟树这一物象的芬芳香味,暗喻奶奶一生优秀的品质,韵味丰富,令人回味。
针对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语文教师要敢于不落窠臼,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发现不一样的风景,才能突破记叙文写作的藩篱。借助物象,可以让记叙文展现别样的魅力,散发不一样的芬芳,平添记叙文与众不同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