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热点话题“减负”导写及佳作示例

2019-07-04雷其坤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减负论据

雷其坤

文  题

閱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在黄庄,新东方、学而思、立思辰、高思、杰睿……各种校外培训机构让人眼花缭乱,一辆辆送孩子上课外班的私家车让交通也拥堵起来,一个个焦虑的家长让空气似乎也变得紧张,一个个背书包戴眼镜的学生行色匆匆出入于各个课外辅导班……学生减负的话题备受关注,教育部称减负是一场“攻坚战”。

你对此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有理有据。

导  写

这道文题现实性很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引导学生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体现文章为时而著的现实意义。

材料包含了几个方面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的校外培训机构,焦虑的家长,不堪重负的学生,教育行政部门的减负政策。可以侧重某一方面立论,但最好能联系起来考虑,围绕关键词“减负”确立中心论点。可用追问法“逼”自己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减负?因为学生不堪重负。为什么减负像一场“攻坚战”?因为焦虑的家长争先恐后送孩子到课外培训机构上课,因为各种校外培训机构想方设法吸引家长和孩子……为什么家长如此焦虑?因为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担心孩子考不上最好的中学,考不上顶尖的大学,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怎样才能有效减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对“减负”要有正确的理解,减负不是减去一切负担,学习不可能没有负担,合理的课业负担必不可少;“减负”是要减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合理的过重学业负担与心理负担。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不是简单地缩短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降低课业难度,而是要把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有些欠缺的,像劳动教育、美育、体育锻炼等,达不到标准还要增加上去。”减负是为了中小学生健康发展,因此,认为减负就等于培养学渣,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断然全盘否定减负并不明智,可以持否定的观点,但要有分寸,如“减负不能一刀切”“减负要避免简单化”“减负要因人而异”;对课外班也不宜全盘否定,适当选择有助于自己兴趣、爱好发展的课外班也未尝不可。

议论文重在说理,观点要正确、鲜明,论据要准确,要真实、丰富,与观点一致,论证要合理,即选用恰当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联,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佳作展示

减负要从“心”开始

北京市十一学校  张允怀

超负荷的各种作业,名目繁多的各种课外班,让许许多多中小学生不堪重负。于是不断有人呼吁“减负”,却收效甚微。在我看来,减负应该重点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心”出发才能奏效。

心理压力过大,学生会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因为过重的心理压力会给学生压迫感,这好像是一场比赛,不赢就会成为人生输家。这种压迫感会让学生慢慢把学习当作痛苦的煎熬,而不是享受学习的过程。在他们眼中学习就为上清华、北大。外加父母施压,这种扭曲的世界观只会越发严重。

同时,过大的压力会让学生丧失对生活的激情,产生消极情绪。超重的压力不断累积,内心本来就不够强大的中小学生心志就会像大坝决口一样脆弱不堪,后果不堪设想。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因此患上抑郁症,甚至有人因此而自杀。

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减负迫在眉睫。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怎样才能缓解心理压力呢?首先,学习应该以课内为主,尽量杜绝课外班。因为过多的课外班会成为沉重的负担,不仅占用课余时间,还有碍自学能力的养成。况且大部分课外班都是叫学生机械地刷题,这种行为让学习的快乐大打折扣,让学生丧失兴趣。我的一位同学一周报了十个课外班,成绩不仅没提高,而且养成了依赖刷题的习惯,成绩一落千丈。

其次,要明确学习目的,切忌功利地学习。很多同学眼中的目标只有好成绩,985、211大学,好工作,而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这当然会有极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是为了提升修养,积累人生经验,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明白了这一点,学生就不会一味好高骛远,而脚踏实地投入学习,发现其中的乐趣与快乐,压力便转变成了动力。

最后,学生要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不要把他们看作监督或强迫你学习的人,而要将他们变成学习道路上的伙伴。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调节学生情绪,让学生以积极态度面对学业和生活。很多调查显示,学生的压力有百分之三十以上来自父母,因与父母不和而离家出走的事例数不胜数。

减负确实是一场“攻坚战”。减负应从心理入手,缓解心理压力是首要目标。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制定合适的的战略,才能赢得减负的胜利。

点 评

减负从“心”开始,标题就是论点,主旨鲜明、集中。先从“为什么”的层面展开论证:心理压力过大,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丧失对生活的激情而产生消极情绪。然后深入一层,从“怎么办”的角度分三个层面展开论证,分别用“首先”“其次”“最后”标明层次。文章条分缕析,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减负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通过图片看内心
论据选择“四要”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