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探赜

2019-07-04邱硕何林元史晓丹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专业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途径

邱硕 何林元 史晓丹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途径,所培养出的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幼儿能否健康成长。本文从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现状入手,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专业素养高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素养;现状;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邱硕,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教育研究;何林元,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广告平面设计、幼儿美术;史晓丹,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研究。(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8-2020年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信息化条件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发展性教育模式研究”(编号:2018LXB0041);2017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格状态分析与幼师职业心理优化教育对策研究”(编号:170313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2-0107-02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为了迎合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很多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希望培养出专业素养较高的人才,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相应的作用。这里的专业素养是指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所应具备的相关素养,包括各种知识、技能与态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教师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学前教育专业中,加强学生对幼儿教育基本技能、专业知识等的学习,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幼儿园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近年来,社会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现状入手,探究如何更好地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定位不准确。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方面存在模糊、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一方面,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当前,高职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在专业技能方面没有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应重视学生操作能力、技能技巧、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认识误区,大都以培养研究型和专家型学前教育者为主,忽略了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技能和素质培养。

2.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课程支撑,不仅需要理论类课程,更要重视实践类课程,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大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理论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忽视了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与幼儿园实际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毕业后很难适应幼儿教师的工作,严重影响到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3.教学方式单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是为了培养幼儿教师,而幼儿的特征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不一样,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针对幼儿教学需求,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如舞蹈、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对幼儿的全面教育。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无论在艺术类课程还是文化类课程中,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教学技能,很少积极思考如何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不够生动有趣,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专业素养普遍较低。

4.忽略了学生专业素养的考核。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重视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将来才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符合幼儿教学的需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其中实践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中之重,关系着学生将来能否胜任幼儿教师这一工作。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理论类课程主要以考试的方式进行,实践类课程主要以考查的方式进行,忽视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会考试、会背书,但是未来无法适应幼儿教师工作岗位。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阵地,应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放在首位,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现状出发,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明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才能得以有序进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求必须适应幼儿园工作。这就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目标的确立方面,教师要以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为核心,科学制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出一线幼儿园教育和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合理设置课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更注重学生各方面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这和课程设置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高职院校要合理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重视师范性,兼顾理论和实践,形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特色。在理论类课程设置方面,基础课是重点,应将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课程理论、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营养与保健等作为核心课程。保障理论课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视唱、演奏、绘画、舞蹈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唱、弹、画、演等专业技能和素养。此外,还要设置一些选修课,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进行选修,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还是选修课的设置,都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进行创新,以培养出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3.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只有选对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针对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高校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实例分析法、讨论法、自学法、模拟运用法,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示范,加强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将舞蹈基本动作与舞蹈创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教学活动,同时把复杂的舞蹈动作分解教学,让学生轻松掌握,以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手工能力的发展,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动手机会,并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并定期展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专业素养的考核。考核是评价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对学生专业素养高低的量化评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考核中要注重专业素养培养这一核心内容。以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注重专业素养的考核,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对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并将专业素养的考核加入其中,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设置情境等方式进行专业素养的考核,使高職学前教育专业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多元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卿.试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20-20,22.

[2] 赵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探索[J].文学教育(中),2014,(12):74.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途径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