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夯实学生数学素养
2019-07-03于建军
于建军
[摘 要]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将错变优更是一门艺术。平时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提醒学生不要出错而层层设防,把错误连同创造的可能性一起“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纠错练习,让学生尝试在错误中实现对认知的再认识,对已获得的数学经验的再体验,从而夯实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错误资源;数学课堂;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49-02
错误,从辩证的角度看,在教学中并不一定是坏事,相反,还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只要教师善于利用、充分把握错误的“闪光点”,顺着学生的思维将错误的“有效成分”激活,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充分利用学生课堂上的错误资源
1.善于捕捉错误,让学生在反思中得到发展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本来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即使一些看似错误的问题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关键是教师如何捕捉课堂上的错误资源。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后续练习中,先后有十人次左右出现以下的典型性错误:
出错的学生对“余数必须小于除数”这一规则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深刻的理解,在他们看来,整个程序和每一步计算都是正确的,为什么最后的答案是错的呢?
针对学生的错误,我认为有必要对实际问题做进一步的解释。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学生的典型错误作为素材,先让学生独立判断是非,然后用棍子验证他们的想法。
(2)全班交流,数形结合,把直观操作和抽象算理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这样算术与算术之间的桥梁从表面到内部都架好了,学生能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从直觉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和演变,进一步感受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培养了反思意识。
2.深入挖掘错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时,教师如果能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并进行引导点拨,就能够抓住错误本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在解答“图书室有故事书880本,比科技书的2倍多20本,科技书有多少本?”这样一道题时,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列出下列几种算式:①2x+20=880;②880x2+20;③880-2x=20;④(880-20)÷2;⑤(880+20)÷2。这么多解法中哪些符合题意?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很快明白了①③④的解法是正确的。而对于错误的算式,我也没有放过,提问学生:“其他算式如果是正确的,你能根据相应的算式把题中的条件改一下吗?”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立刻变得活跃起来。这样深挖错误,既尊重学生个体,又实现了一题多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充分利用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资源
1.作业中的错误资源是进行个别辅导的依据
每个班总会有几个学生作业做得很差,甚至对课堂上再三强调的基本内容都不能掌握。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杠杆,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注重“形象—表象—抽象”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内化知识;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练系,促进学生知识重组,从而使个别辅导落到实处,做到有的放矢。
2.作业中的错误资源是对整体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的依据
分析作业的整体错误情况,教师可了解到学生所犯的共性错误是知识方面的,还是能力方面的,然后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采用相应对策弥补和强化。
如针对学生“简便运算”作业的共性错误,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下面是三位同学做的作业,比一比谁做错了,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学生很快发现,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运用了乘法的简便运算(乘法分配律;把其中一个因数分解成兩个因数的积进行运算),而第三种方法把28分解成20×8是错误的。
对于这样的共性错误,该如何处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讲清算理,使学生积累的经验得以顺利表达。
3.充分利用作业中的错误资源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做的是在学生展现和暴露的错误中找到教学的起点。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表面积”这一章时,教师把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比较学生的解答,针对不同的答案寻找错误的出处。一般情况下,学生容易混淆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找到错误根源后只要重点讲解记忆的窍门和方法即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远路。
三、充分利用教师的错误资源
1.人为制造错误,激活“错误资源”
学生对教师的话通常深信不疑,然而一旦发现教师错了,他们就会表现出吃惊与兴奋。为此,我故意制造错误,巧妙地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习了“可能性”一课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实践题:取2枚一元硬币,同时抛起,出现两面同是菊花图案的可能性
师:随意抛掷2枚硬币,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
生1:三种。
师:既然是任意投掷,这三种情况应该有相同的可能性。你们说呢?(大家一致赞同)
师:那你们先填一填,然后抛一抛,每人100次,看抛出来会是什么结果。
生2:老师,你错了,我们的结果和你说的不一样。
师(故作吃惊):是吗?我们再看看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
我把每组统计的数据一一输入电脑,全班的操作结果最终“推翻”了我的预测。接下来分析我的“错因”时,学生情绪激动,对结果的理解自然十分深刻。
通过制造错误,不仅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让学生在识错、议错、纠错中达到“触类旁通、训练思维”的目的。
2.精心预设错误,剖析“错误资源”
出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他们出现的错误,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往往可以事先预测到。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易错的环节上多做功课,精心预设,利用错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搭配”一课时,设置了一道易错题:两件上衣(黄色毛衣、红色风衣)、三件下装(红色裤子、蓝色裙子、咖啡色牛仔裤)。每次选一件上衣、一件下装,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这道题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而季节的不同、颜色的搭配等问题会使学生一直在生活经验中纠缠,从而使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剖析原因后,师生共同纠正易错题中的材料,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下错误是相当宝贵的资源,加强对错误资源的应用,充分发挥错误资源的价值,可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推动其个性的发展。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