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网”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探讨

2019-07-03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出院心绞痛常规

冠心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现象引起的血管腔狭窄或阻塞现象后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的心脏病[1-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憋闷感、心绞痛、呕吐、出汗、休克及心衰等[3]。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深、对疾病重视程度不高等均会导致出院后不良生活习惯的行为出现,出院后的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患者疾病出现变化,不利于患者预后[4-5]。我院针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7例进行护理对比观察,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生命网”延续护理模式,旨在分析“生命网”延续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3例冠心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18,年龄为36~78岁,平均为(55.63±4.47)岁;观察组44例冠心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17,年龄为36~79岁,平均为(55.60±4.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同意参与本次观察的患者。

排除标准: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功能障碍、存在妊娠现象的患者及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43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出院时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定期通知患者来院复查,为患者制定出院后自我护理计划。

给予观察组4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生命网”延续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建立“生命网”延续护理小组:以生命网为指导,建立科学完善的延续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饮食习惯及病情发展等进行记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为患者建立“生命网”延续护理电子档案,针对护理小组的成员定期实施延续护理相关护理培训;(2)制定延续护理计划:患者出院后为患者开展“生命网”的延续护理计划,针对每一位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计划的确定,一名延续护理人员负责10位患者,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案制定针对性的延续护理计划,向患者家属发放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手册及疾病预防知识手册,采用微信随访的方式开展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在出院后定期为患者实施上门随访及电话微信随访,纠正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监督患者日常生活中是否严格按照延续护理方案进行自我护理;(3)“生命网”延续护理实施内容:指导患者每天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切忌停药、减药,服用药物后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预防低血压现象的出现,告知患者服药后可能存在牙龈出血现象,向患者普及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后的临床症状,指导患者及家属心绞痛发作后的先关应急处理措施,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服用,指导患者家属基础的急救知识及技能,叮嘱患者随身携带急救物品。指导患者每天监测心率、血压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指导患者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饮食中控制盐分及糖分的摄入量,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戒烟戒酒,多摄入新鲜蔬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复查后生命体征指标为患者实施阶段性、个性化的运动锻炼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运动时间、运动量及运动强度,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与社区医院合作每个月在社区开展关于生命网延续护理的健康讲座,指导患者之间相互沟通、共同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为患者建立延续护理日记,记录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依从性,督促患者每天按照护理计划上的安排开展自我护理;两组均实施为期两周的护理后开展护理效果的对比观察。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行为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1)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采用我院自制的疾病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掌握程度越高;(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第4版生活质量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健康行为能力评分:针对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疾病控制情况、自我护理能力、不良生活习惯纠正情况等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行为能力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10/43);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3/44),两组相比,常规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3)。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行为能力评分(±s)

表1 两组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行为能力评分(±s)

images/BZ_209_213_3024_2303_3085.png常规组(n=43) 76.59±5.16 4.01±1.26 75.14±3.26 78.22±3.21观察组(n=44) 86.39±4.57 2.03±0.39 82.50±3.62 85.29±2.52 t值 9.38 9.95 9.96 11.44 P值 0.00 0.00 0.00 0.00

3 讨论

冠心病的范围较为广泛,一般是指炎症、栓塞等现象导致的管腔狭窄及闭塞,冠心病的发作主要与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缺乏体力活动、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年龄、家族遗传是等相关[6-7]。

冠心病患者在出院后的生活中由于缺乏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及护理管理,使得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依从性较差,不能很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使得患者出现再次入院接受治疗的风险,不利于患者预后[8]。“生命网”属于基层医院推广实施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活动,一般是指通过药物干预加上疾病健康知识宣教等护理措施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规范患者的行为[9],减少冠心病危险事件的发生。临床实践证明,大量的“生命网”实践证明,针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实施“生命网”延续护理模式后除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健康知识认识程度外,还能规范患者的生活行为、饮食行为等[10],降低冠心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观察过程中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生命网”延续护理主要通过组建专业的“生命网”延续护理小组[11],强化小组成员的护理服务专业程度及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针对性、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出院后通过各种途径及方式为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指导患者在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自我监督护理、自我护理技能、资源利用管理、症状管理及用药指导等方面开展延续护理,维持患者良好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规范患者的行为,减少心绞痛的发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促进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生命网”延续护理的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行为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的常规组冠心病患者,说明“生命网”延续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利于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12]。

综上,“生命网”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利于患者疾病发展的控制及不良意外的预防。

猜你喜欢

出院心绞痛常规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常规之外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