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模拟病例在临床能力训练中的作用分析
2019-07-03宋冰蔡旺
宋冰 蔡旺
临床能力训练是指医学生在某段时间内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包括人际交往、临床知识与操作技能,临床能力的评价也是衡量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1]。随着临床科学技术与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种临床能力评价方式也不断出现,而计算机模拟病例(CCS)主要是由计算机对患者的诊疗环境进行模拟,能够在模拟环境下测试管理患者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适应模拟病例,开展自主练习,有效开展医学生病例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2]。本文通过将计算机模拟病例纳入其中,选择2016年9月—2018年5月我院收入的28名住培专硕生,旨在评价计算机模拟病例在训练中的优势,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入的住培专硕生28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训练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14名。所有学生均通过全日制学习得到学位证、毕业证者,均知情本文研究项目并愿意参加,排除存在感染与传染疾病者,无法积极接受训练者。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4例,年龄25~30岁,平均年龄为(27.54±1.25)岁;研究组:男9例,女5例,年龄25~30岁,平均年龄为(27.32±1.22)岁。两组训练生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式,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为教授讲课。
研究组采用计算机模拟病例训练。(1)从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训练目标与教学大纲,及时分析临床教材与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选择内、外、儿等科室作为常见典型的真实病例,满足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及多个临床相关学科的训练,训练临床医师的思维能力。(2)计算机模拟病例通过从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出发,由计算机模拟一位患者,通过计算机操作模拟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学生在此期间可进行问诊与体检,并书写病历与医嘱。(3)对患者的所有检查、治疗,均在计算上模拟,在训练期间不需要顾及医患关系,避免损害患者隐私,学生可大胆进行创新,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在整个诊治期间独立思考。
1.3 观察指标
应用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CTDI-CV)[1],共包括7个维度,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每个维度共有10个条目,分值为10~60分,单个维度≤30分,说明没有相应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
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对训练期间的满意情况进行打分,分为教学效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单项目满分为25分,得分越高,临床满意度越好[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
训练前,两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训练后两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训练后两组学生对期间的满意度调查
研究组学生对教学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学生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 s)
表1 两组学生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 s)
images/BZ_27_213_2212_2303_2343.png对照组 42.54±6.43 44.25±6.58 45.54±6.52 46.25±6.58 45.25±6.25 46.58±6.58 44.25±5.25 46.58±6.25研究组 42.43±6.54 49.54±5.42 45.45±6.36 51.54±5.42 45.25±6.36 52.65±5.54 44.20±5.36 52.34±5.24 t值 0.045 -2.322 0.037 -2.322 0.000 -2.640 0.025 -2.642 P值 0.965 0.028 0.971 0.028 1.000 0.014 0.980 0.014images/BZ_27_213_2549_2303_2680.png对照组 40.25±6.25 43.58±6.52 42.25±6.58 45.25±6.25 42.36±5.42 44.25±6.25 305.55±9.54 312.54±8.52研究组 40.42±6.42 51.54±5.14 42.10±6.25 51.34±5.05 42.15±5.52 52.54±5.25 304.58±9.45 343.51±7.52 t值 -0.071 -3.587 0.062 -2.836 0.102 -3.800 0.270 -10.197 P值 0.944 0.001 0.951 0.009 0.920 0.001 0.789 0.000
表2 训练后两组学生对期间的满意度调查(分,±s)
表2 训练后两组学生对期间的满意度调查(分,±s)
images/BZ_27_213_3022_2303_3092.png对照组 17.34±2.56 17.54±3.54 18.54±3.54 17.45±3.54研究组 21.43±2.23 21.34±2.23 21.45±1.89 21.45±2.54 t值 -4.508 -3.398 -2.713 -3.435 P值 0.000 0.002 0.012 0.002
3 讨论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教育与考试领域也不断得到发展,而计算机模拟病例能够对患者的诊疗环境进行模拟,通过在逼真的环境下进行情景模拟,学生能够自主开展联系,对培养医学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这种训练以计算机软件为构架,以临床病例为诊疗过程,通过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相互应答,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诊治[6]。
本文通过将计算机模拟纳入其中,结果显示训练前两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无明显改善,经过训练后两组学生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得分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对教学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通过首先了解患者一般资料,由该病例逐渐引申出相关问题,进一步进行问诊、检查、诊断,学生通过进行分析,患者的病情不断发生变化,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变化能力[7]。通过模拟病例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避免了传统课堂的文字展示,更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8]。学生在这个模拟期间不需要考虑医患关系,能够大胆的进行创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初学者的胆怯心理[9-10]。评判性思维主要包括态度、技能与专业知识,需要通过发展新观点,建立自信心并确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在操作中学生不断提出疑问并进行讨论,通过批判性思维,判断检查自己与他人的思维,通过更换思维解决问题,拥有更加清晰的思路,及时客观的进行思考[11]。通过参考真实病例,实现诊疗期间的完整模拟,将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相互联系,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一定意义[12]。
综上所述,将计算机模拟病例纳入住培专硕的临床能力训练中,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