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19-07-01周睿
周睿
【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 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 各15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均显著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对比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康复护理应用于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 对其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可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 康复护理;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恢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93
股骨颈骨折常发于老年人, 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 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医疗事业不断进步与发展, 传统的股骨颈骨折手术已逐步被全髋关节置换术所替代, 且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成熟、高效的手术方式, 能够有效纠正患者骨折畸形, 缓解疼痛感[1]。若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予以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方式对促进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主要探讨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现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 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 各15例。研究组男8例, 女7例, 年龄62~79岁, 平均年龄(70.51±8.47)岁;对比组男9例, 女6例, 年龄63~78岁, 平均年龄(70.73±7.69)岁。纳入标准:配合治疗、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年龄>60岁。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类疾病;伴随肝、心、肾等功能障碍;伴随免疫系统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其中主要包含常规健康宣教、心理指导及饮食、康复训练指导等。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方式如下:①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在患病后容易出現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 且存在一定依赖心理, 手术后常不愿意配合进行早期康复练习, 护理人员可与其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 并耐心讲解早期训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告知患者施术早期康复训练后病情恢复较快的病例, 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使其在手术后能够自主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来。就患者出现的焦虑、恐惧、忧郁等负性情绪, 护理人员可充分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 了解并掌握其具体心理状态, 及时对其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疏导, 使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②体位指导。患者术后卧床休养时一般采取平卧位, 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身体状况及喜好调整病床角度。避免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卧位而出现压疮等情况, 故而护理人员平时应主动协助患者翻身。患者卧床休养期间, 护理人员同样需做好其皮肤清洁及手术创口清洁, 避免出现感染等情况, 使患者在卧床休养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促进恢复。③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在康复训练开始之前充分掌握患者身体状态, 依据其实际条件, 且在病情及身体状态都允许的情况下, 对患者下肢肌肉进行按摩, 且时间一般≤1 h, 以促进患者机体内部血液循环。并在手术3 d后协助患者进行肌张力训练, 如肱四头肌收缩、抬臀、踝关节屈伸、被动关节活动等。待肌肉训练完成后再开展患肢抬腿训练, 该训练前期应保障患者在无负重情况下能够顺利站立, 且其一般在手术后2周进行, 后续再对患者进行负重站立训练。同步指导患者进行生活自主护理, 以提升其术后自主生活能力。待患者完全康复后, 护理人员应在其出院前告知患者日常应注意事项, 并嘱咐患者需在一段时间后返院复诊, 一般复诊次数≤3次/年。且若休养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感染, 需及时返院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进行评估, 分别于患者手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计算其Harris评分, 评分越低表明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越差;并发症主要包含静脉血栓、关节痉挛、压疮、组织粘连。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Harris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对比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常伴随较为严重的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等, 若在其骨折后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 极易导致后续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尿路感染、肢体短缩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2]。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通过对受损关节的置换来达到恢复髋关节功能的目的, 手术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且已经广泛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
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予以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服务对其手术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故而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信心及治疗护理配合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维护医患关系, 使得护理人员对患者基本情况更加了解, 以便依据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 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3]。且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需休养时间较长, 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会导致其体内血流不畅, 影响血液循环, 增加压疮等并发症发生几率, 故而高效的体位指导及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机体情况, 促进血液循环, 有效规避压疮或静脉血栓的发生[4]。对患者予以早期康复训练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感, 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康俊仙[5]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中指出,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提示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予以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其身体康复, 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与本研究结果大致相同。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Harris评分分别为(65.21±4.24)、(74.60±5.32)、(82.73±3.38)、(85.67±3.07)分, 均显著高于对比组的(51.79±4.17)、(62.76±4.89)、(70.49±4.31)、(76.98± 3.4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对比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将康复训练应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优势明显, 在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故而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周琳琳. 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国民康医学, 2017, 29(11):63-65.
[2] 过欣茹.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27):3655-3656.
[3] 遇娟.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3):158-159.
[4] 林婧.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0):251-252.
[5] 康俊仙.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54):251-252.
[收稿日期: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