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及隐喻思维在德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7-01严佩琦

戏剧之家 2019年16期
关键词:隐喻教学

严佩琦

【摘 要】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隐喻与人的思维和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中隐喻与思维、文化的关系,并对中德词汇中常见隐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在德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强调隐喻以及培养隐喻思维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隐喻;德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149-02

作为语言习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词汇学习贯穿于德语教学的始终,同时其中的一词多义、动词前缀、复合词以及德语习语都是德语学习中的重难点。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词汇音、形、义的掌握,缺乏从认知角度对单词的意义、结构及用法进行系统的阐述,导致学生学习单词死记硬背,缺乏效率,同时也削弱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①因此,本文拟将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德隐喻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学生隐喻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其对德语词汇学习以及跨文化能力的促进作用,以及在具体教学中对学生隐喻意识培养的可行策略。

一、隐喻的概念及界定

西方学界对于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德语中“Metapher”一词就源于希腊语中的“metapheréin”,其中“meta”意为“über”,“pheréin”意为“tragen”。因此隐喻的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übertragen”,隐含着其涉及两种事物分别作为始发点和目的地。②《现代汉语词典》对隐喻的定义是“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他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③《杜登词典》对隐喻的解释是“Sprachlicher Ausdruck, bei dem ein Wort (eine Wortgruppe) aus seinem eigentlichen Bedeutungszusammenhang in einen anderen übertragen wird.”④

由此可以總结,隐喻是基于两个事物的某一个相似点,将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表达另一事物⑤。

二、隐喻与语言及思维的关系

隐喻(Metapher)在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中常被当做一种“非真实的表达”(uneigentliches Sprechen)或是一种“修辞手法”(dekoratives Stilmittel)在解读诗歌、戏剧、演讲等文学领域被分析解读。随着7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Georg Lakoff 和Mark Johnson在其代表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⑥中指出,隐喻其实存在于我们日常语言的各个方面并且深深植根于人类的思维。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需要选择通过某些具体的的、熟悉的事物来表达或组织一些抽象、陌生的事物,而隐喻在这个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纽带及构建作用,是人类对抽象及复杂世界知识进行有条理的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和认知方法之一⑦。

三、隐喻与文化的关系

作为人类认知和构建世界的重要认识方法,隐喻的实现也基于人们已有的生活体验与经验,这种体验形成于特定的自然地理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模式,也决定着隐喻概念的形成。同时,隐喻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出文化习俗、历史传统以及行为方式等;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下延续、发展或消亡,并通过语言传承,对人的日常思维以及行为方式也产生很大的影响⑧。

基于人类共同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体验,相似思维特征以及认知方式,在隐喻上也体现了一些文化共性。因此,虽然不同文化的语言看似迥异,但隐喻作为每个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不同语言的学习以及文化间的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使理解交流成为可能⑨。如在中德语言中均有用空间比喻时间,用视觉比喻思想,用温度比喻情感的表达。

从另一方面看,文化也包含着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社会制度等,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各异,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也体现出文化的差异,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⑩。尤其是在具体的语言表达层面,如隐喻具体取象的差异,或同一隐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也可能会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出不同的含义。因此,在语言学习中的隐喻跨文化对比显得尤为重要。

四、中德词汇中的隐喻对比

在本章将对中德词汇中很常见的概念隐喻MIND-IS-BODY进行对比,并分析其中的文化共同性以及差异性。

人们通过身体来感受世界,借助不同的感官来认识世界,而人的思维和认知过程是高度抽象和复杂的,因此在许多语言中,身体部位以及身体功能常被当做隐喻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用来构建和描述较为抽象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中德词汇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用身体部位和感官来描述思维活动的例子。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不论在汉语还是在德语中,都存在许多的MIND-IS-BODY隐喻,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身体与环境的互动经验(如视觉、触觉、姿势、体感、手部及头部动作等)是人类从婴儿时期习得抽象概念与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如思维的过程被称作思路(Gedankengang),智力水平可以用运动速度来描述,比如:思维敏捷(geistig beweglich sein);思考以及思考的方式可以用视觉以及视觉方式来表述,如看穿、看清(durchschauen),目光短浅(kurzsichtig sein);认知行为如理解、思考、记忆均可以借助为手部的动作如掌握(begreifen, erfassen),钻研(bohren),铭记(einpr?gen)等进行表达;民以食为天,因此对思维的描述也跟身体行为“吃”紧密相连,如:喝墨水(Bücher fressen),以此类推,对知识的需求可以表达为对食物的渴求,如:求知若渴(wissensdurstig, wissenshungrig)等。

尽管在MIND-IS-BODY隐喻下两种语言的词汇展现出总体的一致性与相似性,但在具体的语言表达层面也可以看到许多的文化差异,如同样表示“对某事不清楚”在中文中表达为“一叶障目,蒙在鼓里”而在德语中选择的喻体则是“ein Brett vor dem Kopf haben”,这个表达来自于中世纪欧洲的风俗,农民会在公牛的眼前挂一块木板,以阻碍其视线,使其安心工作。对事物的思考分析在两种语言中均可以被描述为用手把事物分开,而在中文中却有其特定的表达“剥茧抽丝”,这则与中国传统的丝绸文化密不可分。

五、隐喻及隐喻思维对德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及应用分析

(一)将隐喻教学融入课堂,多模态隐喻教学方式。词汇学习中,一词多义、习语、介词的多元性往往是重难点,而这些词汇的多重含义以及习语的表达往往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其特定的机制和原因,如果研究多义词的词源、复合词的构造、以及习语的内在含义,就会发现其中均有隐喻认知理据。因此,在德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将隐喻作为了解德语国家文化及认知方式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向学生展示词义发展的规律及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汇的含义。同时,还可以将手势、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多模态的教学方式与隐喻理论相结合引入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度,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可以将一些离散的词汇表达组织架构,总结两种语言中相关隐喻的共同词汇,帮助学生在心理词典中建立全面、系统的语义网络,对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大有裨益,也能使学生在语言使用时有更多的选择。?

(二)利用隐喻思维促进文化教学。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手段,隐喻是思维、文化与语言的共同体现,不同文化中的隐喻有基本的普遍性,但也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传承并体现了不同文化的民族传统,历史渊源以及价值观念。在教学中对中德词汇隐喻的对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两个民族文化异同的理解和把握,例如教师在讲解习语时,可以介绍其产生的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带着兴趣记住这些表达。同时,也要给出包含这些习语的地道例句及语境,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习语的使用情景,加深记忆和理解,促进他们在之后的语言使用中灵活主动运用的习语及其他隐喻表达。

(三)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方法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传授讲解的基础上,也应该利用课后思考或小组项目等练习形式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隐喻意识,在了解了隐喻表达的普遍性及基本规律之后,能够独立通过词汇的表面现象自觉发现其内在的深层含义,探索隐喻表达跨文化间的异同并进行对比总结,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注释:

①?张维, 刘晓斌, 周榕, 李曼娜.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7):63-70.

②⑨⑩侯奕松. 隐喻研究与英语教学[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1.

③吕叔湘, 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④Duden-Universalw?rterbuch.Deutsches Universalw?rterbuch. Herausgegeben von der Dudenredaktion. überarb. Aufl. Mannheim u.a.: Dudenverlag.:1139.

⑤侯奕松.隐喻研究与英语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⑥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⑦王勃然.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J].东北大学学报,2007,9(4):360.

⑧?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J].外语教学,2003,(1):48-52.

?黎晓丹,叶浩生,丁道群.通过身体动作理解人与环境:具身的社会认知[J].心理学探新,2018,(1):20.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Herausgegeben von der Dudenredaktion. 4. überarb. Aufl. Mannheim u.a.: Dudenverlag.

猜你喜欢

隐喻教学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