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以社交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学生管理的探索

2019-07-01骆张航之

都市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交能力学生管理互联网+

骆张航之

摘 要: 近年来,在“互联网+”环境影响下,以传统集市为首的多种传统行业拓宽了发展思路,更新了管理理念,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但过度依赖于互联网进行社交活动,甚至直接用网络社交代替显示社交,造成大学生社交能力弱化。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对社交能力的影响做几点思考,并提出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 学生管理 社交能力

“互联网+”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词汇出现在各行各业。高校作为思想活跃、知识密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的前沿阵地,其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及师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等必将受到大数据时代的深刻影响。人类的社交的需求和对事物、住所的需求同样基本是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此背景下,信息化手段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中有哪些应用?学生的社交能力有何变化?高职院校又该如何以社交能力培养为目的优化学生管理工作呢?

一、现状与发展

目前,互联网技术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更好地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行为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把控。

1.利用网络工具建立通讯网络。高校将大学生非常熟悉、经常使用的网络人际交往方式转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以我院为例,学工部门积极搭建师生联络平台以及部门联络群等,比如建立新生QQ交流群,并组织志愿者按照行政班建群与班主任沟通。对于校外实习的毕业生,通过教务管理系统与指导老师进行联系,实现实习周志的上交与评价等。

通过网络通讯工具保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沟通、文件传输的方便、快捷、有序、高效。

2.利用信息平台展开互动。利用公开化、即时性、互动性强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搭建全新信息公开平台。学校现有官方及多个学生组织微博,发布学校实时新闻动态;以及多个草根微博,帮助解决学生各类生活问题;各类校园服务功能性微信公众号,比如“金职图文”作为金职院图文信息中心线上服务平台,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检索、推荐以及读者用户信息服务功能。

此类信息平台具有信息公开化、受众面广、双向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影响其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作为高校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获取信息、开展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塑造高校品牌个性的新工具,高校同师生及公众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应对高校危机的新渠道,高校招生宣传的新窗口。

3. 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化管理的学生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学校进行学生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以我院为例,它包括了学生基本情况管理、学生考试成绩录入与查询统计、学生学籍变动管理、毕业资格审查等功能[1]。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学生信息的快速查找,集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为一体,确保了高校学生信息管理高效和规范。

二、问题与思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普及,使用社交媒体成为大部分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工作享受了互联网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对学生性格、行为、能力的养成有着巨大影响。结合我院建工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社交能力的现状分析如下:

1.导致社交障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特克尔曾在TED发表过题为“庆祝我们在互联网上的生活”的演讲,但她第二次在TED发表演讲的题目是“保持联系,却依旧孤独”,网络正在“带我们去到我们走向歧途”。一系列研究表明,虚拟的社交并不能擴大交际圈,相反,会变得更孤独,因为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部分学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网络,导致在生活中逃离真实的交流,如同寝室友间交流减少,不参加班级集体活动等。

社交网络交流有一个特点就是反馈的滞后性。网络交流收集到的是精心修饰过的信息。所谓的微博、朋友圈所呈现的都是理想状态,编辑即代表修改,传递的信息可以进过无数回的“润色”。长此以往,遗忘了面对面交流需要的倾听、共情、反馈等社交技术,从而产生抑郁症、社交障碍等心理疾病。

2.导致行为偏差。相较于传统传播媒介,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大大满足了文化传播的实效性要求。网络社交媒体的运用满足了青年学生最活跃的文化需求,契合大学生对现代文化的占有需要和心理追求。但同时,媒体海量信息涌现成为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和复杂化的原因。

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追求个性化,思维活跃度高,对权威往往有排斥心理。他们在多种社会思潮的共同影响下成长,极易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信息的煽动,表现在日常社交行为,如网络暴力、打架斗殴等行为偏差。

3.导致信任感缺失。社交平台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交互空间,使得网络社交存在真假难辨的信息,这导致用户的提防心理越来越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缺失。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感的建立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信任感的缺失会使学生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有排斥心理,导致学生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理性的认知和辨认。比如在学院统一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生考勤的过程中出现作弊现象。

三、措施与总结

从目前的状况看,我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相对社会化,有一部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学生,他们能从各方面获得关于自身能力提升的知识,尤其获得更多关于社交能力的知识。但此类学生仅限于部分。因此,如何在保存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解决并完善上述问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引进新的学生管理理念,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利用多种网络新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判断的能力;利用互联网的多元化的优势,丰富学生的思维;应对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加关注,跟踪学生动态;特别是对于冠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头衔的公众平台输出的信息应加以关注,把握校内舆论导向,杜绝网络欺骗、网络暴力。

在“互联网+”的变革之下,应顺应时代发展,科学合理地运用互联网的优势与特点,对学生需求的进行深层次洞察,使学生管理工作和青年大学生的社交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迈出校园之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侯学标. 高校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协同机制研究[J]. 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21): 133;

猜你喜欢

社交能力学生管理互联网+
巧用一日生活,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浅谈角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