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缺失及其对策
2019-07-01彭雪清彭晓慧
彭雪清 彭晓慧
摘 要:教育一直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一定层面上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但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差异,各个地方的发展情况不一,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也层次不齐。农村发展较为缓慢,对于农村的教育事业,也相对城市有很大的差别。但我国对农村的教育事业也非常重视,以全国共同发展作为奋斗目标。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提升,我国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在研究后发现,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一个缺陷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不够高。本文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缺失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有效性缺失 对策
引 言
语文是一门对学生要求很高的学科,语文的教学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在发达的城市地区,语文教学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语文的教学难度变得更大了。虽然国家已经实施了新课标教学,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仍然不够高。农村教学水平不高的原因有很多,相对于城市,农村的教学器材更少,也更落后,农村小学的师资也较少。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中的有效性缺失,这种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严重的阻碍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一)课堂导入语缺乏针对性。导入语是课堂的开始,导入语的正确运用能够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打下基础。好的导入语应该抓住文章内容的主体,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前对于需要学习的文章有一定的思考[1]。但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课堂的导入语不够重视,随意的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导入语,这种现象严重的阻碍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一位农村教师在向学生讲述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向学生提问重大的自然灾害有哪些,以这个问题作为课堂的导入语。这样的导入语完全没有抓住文章的中心,对后续课堂的教学完全没有帮助,这样的导入语缺乏针对性,严重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的提问内容不深刻,提问对象单一。课堂提问应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对于课堂提问的问题,也需要具有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针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还有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等[2]。问题应該有目的性,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而不是简单的问题。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向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对于提出问题的设计非常随意。教师的提问对象也只是停留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对于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关注度不够,课堂提问的对象太过单一。
例如,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述六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文章时,向学生提问“该文章主要描写的谁?”学生回答“鲁迅。”教师又问“答案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题目上写着是鲁迅。”这样的提问内容太过随意,对文章的主题联系太小,也不能训练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这种简单的问答形式严重阻碍了高效的语文课堂的进行。
(三)课堂练习过于简单。课堂练习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是一味的了解理论知识而不进行实践的课堂效率是不会高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后,及时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3]。在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课堂练习不够重视,认为课堂练习可有可无,如果课堂上还有时间就练习,没有就算了。教师对课堂练习的设计也过于简单,没有抓住教材文章的中心。很多时候,许多教师并未结合实际的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的情况,直接让学生做教材上的课后练习。这样的课堂练习只是形式上的课堂练习,对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毫无帮助。
(四)对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小学的语文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把握住课堂的分分秒秒,将课堂的教学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但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充分,很多时候出现了在课堂上讲述与课堂无关的东西的现象。
例如,在农村的小学教学中,由于师资缺乏等原因,有可能小学的语文教师同时还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的角色。在处理班级的很多事物中,教师可能会占用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处理与班级相关的事情。很多时候,教师还会占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处理班级的作业情况,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布置作业等。许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严重压缩了课堂的教学时间,让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少。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旧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向学生讲述教材的知识,而学生只是在座位上听讲。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极低。虽然国家已经宣扬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对农村教学来说,这种教育形式的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仍旧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过少的问题,这种现象让师生距离变得更远,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二、措施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领导者,应该对教材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抓住教材的重点,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语,结合实际以及教材对学生的要求设计有意义的导入语。同时,教师还要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要让学生在问题中得到启发,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应该是针对整个班级的提问,而不是针对单一的个别学生。教师还要对课堂练习引起足够的重视,利用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教师要安排好严谨的教学时间,将课堂时间高效的利用起来,让语文的课堂效率达到最高。教师还需要及时和学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打下基础。
三、结束语
农村的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一直都很重视的问题,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在了解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缺失后,针对这种现象及时做出改变,教学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宋敬中.聚焦企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J].共产党员(河北),2016(27):14-15.
[2] 郭幸福.党建工作向企业核心竞争力聚焦的机制与模式研究[J].金山企业管理,2016(2):11-18.
[3] 刘月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26(29):137-138.
[4] 杨世兰.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12):144-145.
作者简介:彭雪清,女,武夷山市人,民族汉,职称小学高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长年在农村小学任教,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