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年级段学生情感教育现状的探究

2019-07-01郑姣婷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内涵现状

郑姣婷

摘 要: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三维度目标之一,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小学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情感教育。由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对症下药,本文主要是结合本地小学的实际情况探究小学高年级段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内涵;现状

当前小学情感教育还处在初步阶段,但是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把情感教育与语文课堂相融合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情感教育的价值,意识到情感和认知是相辅相成的,把两者统一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 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对人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经过长期的熏陶起作用。通过教育的力量可以激发内在的情感,使得人内在的灵魂发生变化,进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完善人格的发展。实施情感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情感教育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通过课堂教学手段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互为前提、互为条件,共同发展。

二、 情感教育的现状

为了充分地发挥语文情感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基础,所以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情感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为探究情感教育策略找好“病因”,对症下药。

(一) 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不统一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相互发展,共同进步,所以我们不能厚此薄彼。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缺乏统一性,往往重视认知轻情感,忽略了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如《伯牙绝弦》这篇古文的学习,如果老师只注重讲解文言文字词和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对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深厚友谊只是在结尾简单的一点而过。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气氛低迷,学生容易分神,课堂效率低下,也不利于认知理论的教育。如果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進行拓展,提出问题情境:小学六年级结束后,你们可能会和现在的同学朋友不在同一个学校,你们有什么感受?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既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也有利于情感的交流培养,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二) 漠视情感教育价值,情感教育形同虚设

我国传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的智能水平,家庭、学校、社会对老师学生的评价主要以成绩为标准。教师评优申职称学生升学都是依靠成绩,使得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机械和片面。情感教育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震撼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这对于处在情绪不太稳定、人格还在塑造时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情感教育的影响是长久的深远的,是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每一节语文课当中。

比如学习《新型玻璃》这篇文章,很多老师为了应试教育把教学目标设置为:1. 认识生字词;2. 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3. 领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学习运用。这三个教学目标都是以认知教育为主,以考试为主,忽视了情感教育的作用。这篇文章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可以通过情感的教育引导学生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对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勤奋学习。情感教育具有远大的意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要抓好情感教育。

(三) 教师思想陈旧,情感教育流于表面,甚至缺失

部分教师思想陈旧,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有些教师为了追求高分,以为学生可以不动感情地学习知识,忽略了愿望,忽视了动力。思想陈旧的教师不愿意去接触新的事物,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只会把考试的知识点全部“倒”给学生,谈不上对情感的教育。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只能被动的全盘接受,没有自主思考问题的过程,只能接受老师的答案,对课文更谈不上有自己的感悟。这就造成了语文课堂上情感教育的缺失。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字词和应试技巧的积累,学生每天不断的抄写刷题,苦不堪言。填鸭式的教育确实容易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但久而久之把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

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通过朗读、课文关键词句、时代背景等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情感,谈一些大道理,却不能走心,触发学生内心的感悟,引起情感的共鸣。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老师进行情感教学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情感教育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体验、情境再现等多种教学方式触动学生内心的灵魂,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教育不仅仅是理解课文的情感,更要发挥情感的内在价值,才能对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艳丽.浅议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C].读与写杂志,2017(4).

[2]尚景峰.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

[3]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郑姣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石塘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内涵现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