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年级诵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07-01姜红霞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低年级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熏陶,因而也提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要求。诵读教学通过让学生诵读、学习、感受我国的文学作品,使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得到升华,个人文化底蕴得到增强,是一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文化素质提升的教学活动。本文提出了几点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诵读习惯,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诵读习惯;培养策略

诵读是针对我国小学生语文教学的一项课程,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小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思想认识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不能否认小学语文的诵读依然存在较大问题,还没有发挥出诵读的最大作用,基于此需要针对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找出科学的解决方法,最终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

一、 加强对语文老师专业知识的培训

在诵读习惯培养教学中,语文老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诵读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想保障诵读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要不断提高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诵读内容文化含量比较高,而且内容丰富,老师的个人素质对教学十分重要。很多学生对作品的兴趣普遍不高,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作品,是当前语文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语文老师如果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就会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去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诵读作品。语文老师如果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就会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给学生讲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学校要重视对老师素质的培养,加强对语文老师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让语文诵读教学开展更加顺利。

二、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课本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载体,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上的文学资源。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收录的古诗词都是一些代表性较强的文学名作。比如在《所见》古诗学习中,学生在诵读时可以体会到“牧童”的情绪变化,由悠然自得变成了小心翼翼;诵读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一幅春天的景象仿佛呈现在课本中。不仅如此,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会呈现多种文学形式,比如《清平乐·村居》《七律·长征》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材内容,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历史信息,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选用当前新型授课方式,利用多媒体结合课本中的文字,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中的真实意境。此种教学方式除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外,还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勾勒出古诗词画面,进而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自我想象,打破自身思维定式。

三、 组织各种诵读比赛

小学语文的诵读容易促使教师与学生都陷入一个学习的误区,就是为了熟练记忆、容易背诵而反复多次地快速式朗读。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有的文学篇章和诗句要求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记忆,但有的老师为学生应对考试中试题的千变万化,把考试可能涉及的文学篇章都对学生进行了背诵的要求。背诵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知识内容,可以灵活运用,提升自身素养。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若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了过多的记忆背诵的要求,就容易促使学生形成一味为了记忆进行的诵读,偏离了诵读本身所具有的真正含义。小学语文的诵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集中学生学习内容知识的注意力,加强对文段词句的理解,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方式。因此,教师为促进学生小学语文诵读兴趣的培养,应组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具有创新性的诵读比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充满兴趣。学生对于单独的课文诵读难以产生兴趣,但对于有对手,诵读形式多样的比赛就会激发学生参与诵读、积极参与的兴趣,并争取创造成功的机会。

四、 交流心得

教学工作是双向的。老师以诵读引领学生不仅是为了把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以好的引导,教会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开阔他们的眼界进而丰富自身的文化学识。因此,交流是很好的促进自觉阅读的方法和手段。如:“我读我悟”个人交流、小组合作表演古诗课本剧。所有的这些独特的表演形式都突破了单纯的也显单调的古诗朗诵。能诵中带演,赋予了古诗丰富的新的舞台表演形式,更体现出了古诗那深入人心的独特的魅力。这样比较适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口味特點,更激发了他们对于中华诵读的兴趣。诵读能给学生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却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是忽略了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教育的根本始于家庭。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首先应该在环境上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读书学习的氛围。家长可以带学生多看“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在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做到了知识的积累,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在闲暇时间接触到一些电视节目的不良影响脱离学习的轨道。

五、 结语

总之,诵读习惯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充分把握好时间,把适当地引入课堂,让他们经常接触,学习,以达到以促学习的目的,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娣.小学生良好语文诵读习惯的培养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9):29.

[2]李伟.论述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5(24).

作者简介:

姜红霞,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市云州区城镇第三小学校。

/p>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边远山区学生学习途径主要在于课堂,所以,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广存.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教学与管理,2003(6).

[2]邓明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J].科教文汇,2008(11).

作者简介:

贾巴热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甲依中心校。

猜你喜欢

低年级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