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 引导深度教学
——以“排列”教学为例
2019-07-01徐睿
徐 睿
(江苏省昆山中学 215300)
我们在每天的教学中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使课堂效率更高?当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好奇、疑问,自然就有了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课堂教学若能科学而又有艺术地设计一些能解决核心问题的问题,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教材分析
“排列”是苏教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二节课,教科书通过具体实例归纳出排列的概念,再运用分步计数原理得到排列数公式.排列以计数为主要内容,它不仅应用广泛,能为学习统计、概率及高等数学有关分支准备知识基础,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和工具.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是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又为学习组合和组合数公式奠定了基础,而且与后面概率中的二项分布有着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过两个基本计数原理,遇到计数问题往往能够往分类或分步的方向进行思考.学生对生活中比如排队、接力赛、活动参与等计数问题有了一定的经验,有运用化归思想、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解题的意识,但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对于排列概念的得出需要在独立思考和讨论协助的基础上,再由老师引导解决.
三、教学目标
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经历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感受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在数学中的应用,提升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体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排列、排列数的定义,排列数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排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路分析.
五、教学策略选择
为更好地突出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本课采用以问题为背景,引导启发,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串,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 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老师引导解决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归纳、思考、探究、交流、反思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问题1 现有高一学生4名,高二学生5名,高三学生3名,从中任选1人参加学生代表大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若从每个年级的学生中各选1人参加学生代表大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上述计数方法有什么区别?
问题2 现请同学们来解决如下两个问题:
(1)若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种不同的工作,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派方案?
(2)从3名学生中选出2名分别担任班长和团支书,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问题3 上面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1复习分类和分步两个基本计数原理,为新知识学习奠定基础.通过问题2、3讨论上述两个问题的共同点,给出排列的一个模糊概念:像这样的问题中研究的模型就是排列,并引出课题.
2.概念辨析,强化理解
问题4 以下问题是排列问题吗?
(1)从甲、乙、丙、丁四个人中选取2个人参加团代会的选取方案有多少种?
(2)在四张卡片上分别印有o,o,k,k,现选择2张卡片按左右摆放在一起,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结果?
(3)从6人中选4人参加4×100m接力赛,有哪些选派方案?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互不相等的四个数a,b,c,d组成的点的坐标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体会怎样的模型是排列,加深对排列的理解,正面强化排列问题中的两个关键点“不同元素”和“按照一定顺序”,为后面归纳得出排列的概念做好准备.
3.抽象概括,概念生成
问题5 上面的(3)(4)可提炼为如下两句话:
(3′)从6个不同元素中取出4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
(4′)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
请问同学们能否将它们推广到一般情形?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完善,得出排列的定义.
例1写出从a,b,c,d这4个字母中,取出2个字母的所有排列.
学生利用列举法或树形图写出所有排列,并数出了所有排列的个数.
问题6 像“ab,ac,…”这些我们称什么?“12”又是什么?
变1:从a,b,c,d这4个字母中,取出3个字母的所有排列有多少种?
学生分组讨论作答,有用列举法,有画树形图,有用分步计数原理求解,最后都能得到答案24.
变2:从a,b,c,d这4个字母中,取出4个字母的所有排列有多少种?
教师适当引导,一方面用排列数的定义表示,另一方面用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结果,异曲同工,体现了数学中的“算两次”思想,为后面的学习铺垫.
4.揭示规律,导出公式
学生分组探究,归纳总结:完成这件事情,可以把这m个元素所排列的位置划分为第1位、第2位、…,第m位,然后按照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到排列数公式.
5.强化公式,跟进新公式
问题10 同学们做出答案后,有何数学发现?
七、教学反思
1.预设有效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思”源于“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方法、能力及思想上的全面发展,所以课堂不能是任务驱动,而应是问题驱动,让学生不仅关注怎么做,更要关注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想到这样做,这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节课用10个问题把课题引入,概念生成,公式导出等所有环节串在了一起,既完整又自然,一改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这样的问题课堂中,探究问题,讨论问题,引发新问题,思维高度集中,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进一步明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教师角度看,设置有效问题的课堂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知识本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关注互动交流,引发数学思考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带着原本的知识和经验走进课堂,经历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交流活动,进而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讨论研究,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生成排列概念时,通过问题4的几个具体实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刚开始,往往在“不同元素”,“按照一定顺序”等关键细节方面忽视了,经过后面几位学生的不断补充、完善,排列的概念自然而然就提炼出来了.又如,在揭示排列数公式时,并没有直接将公式抛出,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去探究发现公式并尝试证明.课堂上,要让学生亲历数学过程,主动建构新知,让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给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让所有的学生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
3.培养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能力
培养数学抽象的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思维.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的对比,从事物的相异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引导学生归纳、完善排列的概念,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这个探索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
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证明,培养了学生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引出排列的模糊概念时,用的问题2的模型:像这样的的问题中研究的模型就是排列.自然的激发学生去思考如何完善模型.数学建模的过程是不断反思的过程,能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根据学生不同的建模方法,更好的优化教学设计,促使教师对教学的不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