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早发性乳腺癌中的效果

2019-07-01黄莉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发性横径造影剂

黄莉梅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功能科超声室,广东清远 511500

早发性乳腺癌主要是指年龄≤35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1]。研究表明,乳腺癌发病有年轻化倾向,早发性乳腺癌虽然发病率低,但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需要及早对早发性乳腺癌进行诊断,给予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临床中常用于针对乳腺癌的方式为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疗效很好[3]。为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早发性乳腺癌中的效果,现对我院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检查中病灶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年龄≤35岁,年龄21~35岁,平均(31.4±4.9)岁;研究组45例患者年龄>35岁,年龄36~74岁,平均(52.6±5.5)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乳腺癌病灶造影前后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乳腺癌病灶造影前后比较(±s)

组别 n 横径(cm) 纵径(cm) 纵横比 造影后横径(cm) 横径差值(cm)研究组 45 3.49±1.21 1.92±0.76 0.55±0.21 3.75±1.16 0.26±0.14对照组 26 2.14±0.82 1.77±0.79 0.72±0.24 2.65±0.91 0.51±0.29 t 3.264 0.915 3.597 4.121 3.021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造影后超声特征比较[n(%)]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取仰卧位,采用Voluson E8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线阵探头在患者乳腺各个象限做斜、纵、横面扫查。选定目标病灶,扫查过程中对病灶最大切面进行测量,记录其横轴及前后轴长径,并依据数据算出纵横比,观察病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有无高回声晕、病灶是否发生钙化、病灶内部及后方回声等[4]。启用CDFI模式,取血流最丰富切面采用dler半定量法观察血流情况,后配制造影剂(声诺维干粉剂),转换至造影模式。步骤如下:皮肤消毒、建立静脉通道、注入超声造影剂声诺维2.5mL、注入生理盐水10mL、超声造影检查全过程、观察5~10min,检查后患者无不适方可离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灶造影前后比较

研究组患者病灶横径、造影后横径、纵横比、横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纵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造影后超声特征比较

对照组组患者浸润性导管癌为22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导管内癌2例。研究组患者浸润性导管癌为36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导管内癌2例。两组患者在边界、形态、毛刺征或蟹足征、钙化灶、血流分级、增强效果、造影剂分布、血管形态、充盈缺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较对照组而言,后方回声衰减少、内部回声不均匀多、高回声晕少、快进快退多、造影剂无滞留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5]。研究表明,乳腺癌发病具有一定的规律,而其中年龄是一个独立因素[6]。其中患者发病年龄≤35岁的称为早发性乳腺癌,早发性乳腺癌虽然发病率较低,但患者预后差,死亡率较高[7]。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早发性乳腺癌表现为肿瘤体积较大,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而言较高,且因早发性乳腺癌发病群体较为特殊,因此需要加强对早发性乳腺癌的诊断。

早发性乳腺癌在VEGF的诱导下生成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数目较多,且形态不规则,内径粗细不一,血流量丰富,为肿瘤细胞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致使肿瘤迅速生长,且新生血管与肿瘤细胞间没有完整的血管内皮结构,致使肿瘤细胞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随血液流动而转移。因此可以将新生微血管作为早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的依据[8]。

超声造影技术是继二维超声、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之后的一种新型影像学诊断技术,主要以肿瘤血管病理解剖为基础[9]。通过使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能清晰显示组织微血管的灌注时间和空间分布,使超声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对于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3-4类的病灶及微小病灶,超声造影有助于了解肿块内新生血管及肿块周边的血管生成情况,且能准确反映肿块的灌注特征。恶性病灶的增强特点长表现为不均匀、向心性几外周环状增强、灌注缺失、以及外周可见放射状血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10]。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病灶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通过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横径、造影后横径、纵横比、横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病灶显著大于对照组,呈扁平生长,该研究结果与郑美芳[11]研究结果一致。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患者在出现症状或触摸到肿块后才去医院就诊,而此时,早发性乳腺癌因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其病灶体积往往已长大[12]。另外,我国女性乳腺多为致密型。其以腺体组织为背景,因为腺体组织结构原因早发性乳腺癌无法突破腺体层生长,而是以横向生长为主,呈扁平生长[13]。本研究中,两组患者造影后横径均较造影前增大,但研究组增大程度小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与对照组患者高回声晕多有关。高回声晕主要是指超声图像上显示病灶侵犯周边组织形成的组织水肿带,而使用造影剂后,组织水肿带中充斥着造影剂,致使病灶增大[14]。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边界、形态、毛刺征或蟹足征 、钙化灶、血流分级、增强效果、造影剂分布、血管形态、充盈缺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相较对照组而言,后方回声衰减少、内部回声不均匀多,该研究结果与崔华[15]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早发性乳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因而导致脉管被更多的侵犯,致使组织学分级更高,因而肿瘤内部组织复杂,因此后方回声衰减少、内部回声不均匀多。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快进快退多、造影剂无滞留少,其原因可能是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因为年龄相对较小,血管更为丰富,加之早发性乳腺癌侵袭性较强,病灶浸润性生长并生成微细血管,而生成的微细血管走形扭曲不规则,分支较为紊乱,在造影剂的作用下,呈现造影剂滞留少、快进快出的表现。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检查在早发性乳腺癌诊断具有很好的效果,对筛查年轻女性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发性横径造影剂
更正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