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音乐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9-06-28王莉娜方振
王莉娜 方振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繁荣富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钢琴热”至今持续升温。本文从幼儿心理特征、钢琴学习对幼儿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幼儿钢琴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幼儿钢琴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究四方面阐明幼儿钢琴教学目的、意义、方法,从大量的幼儿钢琴教学实践中提出幼儿钢琴音乐教学理论。
关键词:幼儿;心理;钢琴音乐;教学实践;教学法
一、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从3岁开始心理特征更加明显,情绪主导行为、思维具体形、无意识模仿性、想象力丰富、注意力不稳定等特征是幼儿发育阶段内心世界的正常活动,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增长,各项特征也会逐渐成熟稳定。
二、钢琴音乐学习对幼儿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智力与音乐
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不易被人觉察。智力因素包含想象力,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注意力等。人的智力因素与音乐的创作表现关系密切。作曲家创作音乐作品时,首先通过敏锐的观察力从日常平淡的生活中提炼出创作素材;其次作曲家在长时的形象与逻辑思维过程中,灵感突显,音乐曲调整理和音乐结构构建需要其强大的专注力、思维力及想象力来完成。演奏家在表现音乐作品同样需要强大的专注力、思维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来二度创作,表现出作品思想情怀。
2.钢琴音乐学习对幼儿智力因素的影响
钢琴音乐学习对幼儿智力有很大提高。
(1)识谱、唱谱能培养幼儿专注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识谱唱谱是学习感知音乐的首要方法。在此过程中要求幼儿手划拍子、嘴唱音符、耳朵听自己唱的音高及节奏是否准确,促使幼儿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三觉并用,在短小的时间内高强度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观察力、模仿能力、控制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不断追求“美”的过程能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力。在幼儿钢琴音学习过程中,引导其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乐谱,用丰富的想象力去表达音乐思想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极大的促进幼儿整体思维的发展,为音乐表现创造力的迸发打下基础。
3.钢琴音乐学习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指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和性格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1)兴趣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能开阔人的眼界,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在幼儿钢琴音乐教学中,在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等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让孩子感知到音乐的美、体会到表现音乐的乐趣是钢琴学习兴趣培养的中心任务,更是其它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基础。
(2)钢琴音乐学习能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幼儿每天坚持练琴,并有目的性的把一个或者几个难点克服,日积月累,幼儿的意志力就会有很大提升。
(3)幼儿在舞台上演出,自信心大幅度提升。自信心来源于自我肯定,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并获得听众的认可,这是提升自信心的最佳方式。
(4)幼儿能收放自如驾驭不同风格的曲目。更能学会控制自我情感,性格活泼的孩子学会自我控制,沉静的孩子学会展现自我,逐渐改善幼儿的性格发展。
三、幼儿钢琴学习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1.如何端正幼儿钢琴音乐学习动机
幼儿学习动机可分为主动和被动的两大类。主动型学习者在最初阶段表现的兴趣源自于对钢琴的好奇或是对钢琴音乐的喜爱。被动型学习者由于年龄小,行为以及内心活动有限,不能很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是在家长的劝解下尝试学习钢琴。幼儿无论是主动型或被动型学习者在经过专业教师的引导和科学合理的钢琴课程训练,达到热爱音乐并演奏出美妙的旋律为基本目的。
2.如何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其兴趣,并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幼儿阶段的形象思维活跃,红花、蓝天、白云等自然事物他们都能直观感受到。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例如,在教材的选用上,用彩色繪图谱本就比黑白谱本能更好的刺激视觉神经,激发幼儿探究音符与音乐表现情之间关系的兴趣;在幼儿对声音音色及不同音域的学习与感知中,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不同音区的音,并描绘出这些音模仿的对象,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幼儿自身感受来增强其兴趣;在节奏训练时,通常会用到梨和樱桃两种水果来隐喻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我们会边打拍手边引导幼儿去“吃”掉水果,培养他的节奏感。
3.钢琴教师在幼儿钢琴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能力只能由能力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培养。”钢琴教师在学生的钢琴学习中起着主导性和方向性的作用。一位优秀的钢琴教师具备如下素质:
具备钢琴专业演奏能力与授课能力。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丰厚的理论知识储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崇高的艺术修养一位钢琴教师的标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多与学生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学生演奏中的问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课堂丰富与教师不断拓展自身能力息息相关,教与学是教师的终身事业。
4.幼儿钢琴教学基本目的是什么
幼儿钢琴音乐教育从其读谱能力、听辨能力、演奏能力培养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教育。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幼儿钢琴教学基本的目的。
5.幼儿在钢琴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作品处理要更精细;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降低作品难度,减少作品数量;对于不同性格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教师多肯定与鼓励;性格较为外向的孩子,教师适当的给予一些压力,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反思。
6.如何做好琴童的家长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家长是最好的“桥梁”。家长辅助教学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学琴过程中的陪伴与鼓励是幼儿坚持学习的无限动力,切勿急功近利。
7.如何制造良好的家庭音乐氛围
良好的家庭环境会辅佐优秀的学习行为。在幼儿练琴的过程中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让他静心思考,专注练习;同时家长与孩子一起经常观看大师的音乐会和在家中长年聆听古典音乐,幼儿音乐感知力会越发敏感灵活;家长经常为幼儿讲述音乐家趣味故事,增加幼儿对音乐全方面的了解。
四、幼儿钢琴教学方法实践探究
1.以兴趣培养为主要目标的钢琴教学
幼儿形象思维活跃,常见“音乐游戏”、“身体律动”、“讲故事”等教学方法运用来激发其对钢琴音乐学习的兴趣,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必定会大大提高。
2.教师课堂用语的准确性与艺术性
教师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比喻,让学生清晰明白的理解专业技巧的弹奏方法。例如,弹奏跳音时,老师语言描述要精准,“声音饱满、有弹性,这就需要用手腕的力量带动手指上下弹奏;向下时,靠手的自重下落并稍稍加速。向上时,仿佛拍皮球一般地自动弹起”;其次,演奏时的音色和情感把握,老师要教会学生将不同情感表达方式带入到乐曲中,情景交融演奏音乐。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乐感的培养
幼儿乐感的培养从最基本的节奏节拍到音色强弱,再到后来的曲调性格表现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近。教师在钢琴上随意弹奏几个中音区的单音,让幼儿通过哼唱的方式来测试幼儿的音准,培养其对音高的感知;教师通过哼唱简单的节奏型来让幼儿模仿,以此来训练幼儿的节奏感以及音乐记忆的能力。教师通过弹奏2-4小节的儿童熟悉的简单儿歌,再让幼儿模唱出来由此来考察幼儿的旋律模仿能力;幼儿时期對颜色的感受异常敏锐,老师教学生用颜色来表达感知到的音乐情绪。教师弹奏一段欢快的旋律和一段忧伤的旋律,规定蓝色代表不开心,红色代表开心,让幼儿通过颜色来判断乐曲表达的大致情感。
五、结论
幼儿钢琴音乐学习是其自我认知、成长、提高的过程。教师在钢琴音乐授课课过程中,要根据幼儿心里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有趣的教学语言,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兴趣,磨炼其意志,努力练琴,刻苦钻研,提高其对音乐美的感知力与表现力,增强其综合素质,为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王莉娜(1978--)女,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项目导师。
方振(1995--)男,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学院14音乐学学生,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