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路径
2019-06-28陈旭
陈旭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原因,分别从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形式、德育监管等方面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路径
一、新媒体概念及特征
新媒体是指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利用手机、电脑等媒介传播信息、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新型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特征有信息的共享性与海量性共存、信息的即时性与交互性共存、信息的大众化与个性化共存这四大特点。随着新媒体的逐步发展,高校的道德教育也面临机遇和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现状及其成因
虽然高校借助新媒体在德育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尝试与变革,也取得不错的成效,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道德教育理念与新媒体的发展不相适应
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新媒体发展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传统德育的主导理念强调的是一元主导,即通过教师灌输等方式让学生接受。传统德育取得一定效果,但在新媒体环境中到处充斥着多元的价值观,如果只一味强调一元主导的理念,脱离实际,对当今学生的德育教育没有吸引力,同时也不被学生认同,影响教育效果。第二,新媒体是一个多向互动的空间,学生与教师都是自由参与交流活动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在教育方式上多为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互动的教育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一元主导的传统教育模式使教师的地位突出,学生地位弱化,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发挥,教育效果欠佳。
(二)道德教育内容、形式与新媒体传播规律不相适应
道德教育内容、形式与新媒体传播规律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教育的特点把握不准确。新媒体道德是一种自主自律型和多元开放型的道德,每个人是“自律”行为,而非“他律”,在这个自由、开放中学生可以自由在新媒体中进行价值选择,吸纳多元文化。而传统的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的道德教育只注重学生表面的行为表现,忽视了对学生道德价值、道德选择的引导;第二,新媒体道德教育内容有待拓展。在高校中,德育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法律法规等教育内容外,对于新媒体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涉及较少,随着新媒体越来越深入高校教育和管理,新媒体的德育内容应同步发展。
(三)道德教育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新媒体管理机制目前尚不健全,主要原因在于“自媒体”的发展,即每个人都可以借助网络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发送到网络上,而不需要任何机构或人员的“把关”,这就带来了新媒体难以监管的问题。新媒体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媒体道德教育,学生可浏览任何新媒体的内容,如果不加以监管和引导,会逐步偏离主流道德价值。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德育创新的具体路径
(一)利用新媒体提升道德教育理念
高校要充分把握新媒体的特征,利用新媒体为载体改变道德教育的思路和理念,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又要注重提倡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理念,同时还应该对西方道德教育中好的方面进行借鉴,保持高校道德教育的综合性,让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要改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灌输教育模式,开展反转课堂,让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通过师生相互交流、学生自我讲述等形式,提升道德教育效果。教师的道德教育不仅仅只注重学生表面的行为表现,更重要的要进行学生道德价值、道德选择的引导,通过传统故事、现实人物,让学生能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二)利用新媒体完善道德教育工作内容和方式
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时,要以充实丰富的教育内容为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理念,法律法规、新媒体教育、信息素养教育都应该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新媒体道德教育方式上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多种平台宣传正确道德价值观,通过社会案例、学校事迹让学生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高校教师也可开展网络工作室,实现和学生线上沟通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三)加强高校新媒体的监管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想在新时代占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高地,就必须调整自身的站位,积极做出转变。必须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尝试和探索,学会用新媒体的网络语言进行表达,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挑战,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掌握主动权。一是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深入学生线上平台,针对学生交流内容积极引导,摆明立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价值导向;二是建立信息员队伍,隨时掌握学生关注的热点,并积极引导;三是,对于德育工作者自身需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加强理论修养,同时提升工作方法和业务水平以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帅.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路径探析[J].传承,2016(12):107-109.
[2]赵敏.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选择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