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花酒焖肉,五花三层江南味

2019-06-28小亚

环球人物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五花肉百花镇江

小亚

在《白蛇传》中,开医馆的许仙与白娘子的偶遇之处在镇江。镇江是江苏南部城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长江三角洲西段,与水为邻。这里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水运发达,古称“润州”。

虽然在《白蛇传》中,镇江是爱情发生之地,但实际上,历史上的镇江可是兵家必争之地。镇江有三大名山——金山、焦山、北固山,虽都海拔不高,却成掎角之势,镇江人因此得以俯瞰长江。

有這样地形的镇江,自古以来就是战争时期的天然堡垒。北方的敌人一旦南侵,驻守镇江的军队便可居高临下。若要进击敌人,自南而北,镇江可打击扬州;溯长江而上,又可进军南京乃至两湖平原。正可谓“进可攻、退可守”。不过,一旦镇江陷落,这一大片富饶的地区便岌岌可危了。

当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消失,如今的镇江一片平和。镇江人的安乐生活不仅在于有好风景可看,还在于有美食可吃,百花酒焖肉就是这样一道家常菜。

野史笔记《清稗类钞》里有一篇这样讲:“吴中土产……惟常、镇间有百花酒,甜而有劲,颇能出绍兴酒之间道以制胜。产镇江者,世称之曰京口百花。”能把酸、甜、苦、辣融于一口,也只有镇江百花酒能做到了。和其他酒不同的是,它由镇江百种野花酿成,故有此名。百花酒酒味芬芳、糖分较高、酒精度较低,能活血养气、暖胃辟寒,清末时期还是贡品。

再说焖肉。首先得选上好五花肉,又称肋条肉、三层肉,位于猪腹部,脂肪组织多,又夹带肌肉组织,肥瘦间隔,故称五花肉。其肥肉遇热易化,瘦肉久煮不柴,且性微寒,有解热、补肾气虚弱的功能。

五花肉还可具体分为大五花、上五花、下五花和中五花。大五花和上五花位于猪两侧肋条位置,一般是长在猪肋排上的肉,肉质软而不柴,是名副其实的“五花三层”,最适合做包子和饺子。下五花位于猪肚腩位置,这里的猪肉有“腹肌”,肉质富有弹性,口感偏硬。中五花则是中肋位置的肉,肥瘦相间,分布均匀,口感适中。

最地道的焖肉只选“五花三层”。这种肉其实共分五层,三层为瘦肉,两层为肥肉。但在市面上,标准的“五花三层”比较少见,价格也高,所以普通人家便退而求其次,选择看上去分层没有那么明显,但也夹精带肥、肥瘦比例恰当的五花肉。于是,当地人做百花酒焖肉时,一般选用中五花。

百花酒的口味多种多样。

焖肉的刀法考验厨师功力。

镇江人杰地灵,美食也充满江南风味。

对付这块肉的秘诀是烤焦。厨师把肉洗刮干净后,将烤叉插入肉块中,肉皮朝下,用中火烤至皮色焦黑,马上抽出烤叉,将肉放入温水中泡软,刮去皮上焦污并洗净。这道工序可以给肉增香,而刮去烤焦的黑皮,能避免人们吃入不健康的物质。

去焦后,肉的香味就出来了,紧接着就是考验厨师刀工的时候。只见厨师小心地把肉的边角修齐,再切成大小一致的十二方块,在每块肉皮上分四格,对角两格划直刀纹,另两格划横刀纹。这样一来,整齐的“十二格五花肉”便成形了。

接下来就是焖了。镇江厨师取一只砂锅,内垫竹篾,放入葱姜,把肉块皮朝上摆放入锅,加百花酒、白糖、精盐,置旺火上烧沸,再加清水、酱油,盖上锅盖,用微火焖大约一个小时,直至肉质酥烂,再移至旺火收浓汤汁,拣去葱姜装盘,一道美味的百花酒焖肉即成。

由于百花酒的酿造工艺复杂,百花酒焖肉曾一度失传。如今,许多镇江人为了缅怀历史之味,还是会用野花酿酒,再用其焖肉。有的人偏爱茉莉,酿酒时便多放茉莉花瓣;有的人喜爱玫瑰,酿出来的酒就有玫瑰芬芳。于是,用不同酒焖出来的五花肉花香各异。对镇江人来说,百花酒焖肉,其实焖出来的是自己的心头好。

猜你喜欢

五花肉百花镇江
橘子花
百花绽放
镇江香醋
镇江阁
五花肉,我想对你说
春来了
狮子山
五花肉先煸再炖,不腻
五花肉先煸再炖,不腻
香烤五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