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晨,巴菲特午餐填不满欲望
2019-06-28崔传刚
崔传刚
孙宇晨,这位所谓的“90后才俊”刚刚花了3000多万元人民币拍下了和巴菲特的午餐。据说他的身家已经达到几十亿元,而且一直被标榜为“创业精英”“成功人士”,但在我看来,他既不精英也不成功。从他身上,我找不出时代的闪光点,但他的确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照出某一类人的心态。
孙宇晨是那种信奉“成名要趁早”的人,这一点,从他自北京大学毕业之后的所作所为便可看得一清二楚。尽管孙宇晨的创业成果乏善可陈,但为了给自己增加热度,他在头衔累积方面硕果累累——《亚洲周刊》封面人物、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等等。此外,自从他上了马云的湖畔大学,就开始以马云门徒自称。
不过,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无论孙宇晨的“金句”多么惊世骇俗,从业内人士到“吃瓜”网友,都对其呈现一边倒的批评声。大家看得很清楚,孙宇晨一路走来靠的究竟是真才实学还是投机取巧。
一个出身平凡的年轻人,野心勃勃地追求成功,原本谈不上是什么坏事。但如果脚踏实地变成了急功近利,甚至因此得到物质回报和外界赞美,那梦想便会失去其本色。
孙宇晨的问题正在于此。尽管他推出了几个所谓的创业项目,但其合法合规性都有待定论。比如,他创立的某个语音陪聊APP被权威媒体指出涉黄;他主导创立的区块链项目更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模式,目前这类项目在国内已经被明令禁止。而公开资料显示,孙宇晨此前获得的最大一笔财富正是来自区块链投机。他的一夜暴富也忽悠了一批跟风者。他们希望复制“成功”,却成了区块链投机的受害者。
对真正靠技术创业的人士来说,看穿孙宇晨的本质并不难。不久前,在一档商业节目中,搜狗CEO王小川就难以掩饰地流露出对孙宇晨的不屑。然而,暂时的“胜利”总会让投机者忘乎所以,孙宇晨自己依然沉醉其中,并不断通过各种渠道鼓吹自己的“价值观”,以天价拍下巴菲特午餐显然也带着类似目的。
在现实中,孙宇晨是有代表性的。如果人们普遍把投机作为成功的捷径和人生的真理,社会经济泡沫化就是必然的結果。过去一些年,中国在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领域都出现了泡沫化,甚至连学术界也有类似倾向。人们往往看不到泡沫的危害,但当潮水退去,当一个国家需要拿出硬碰硬的先进技术时,我们才发现,真正的实力永远只能依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努力。
孙宇晨让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让一个北大毕业生走上“创业网红”的道路,又是怎样的推手让他获得那么多虚名?显然,逐利的资本要承担部分责任,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此外,整个社会是否也存在着滋生这种情绪的土壤?当“先挣一个亿”的价值观在年轻人中泛滥,被抨击多年的“一切向钱看”是否依然阴魂不散?
我们期待更为健康的价值观环境,也希望孙宇晨们不要忘记,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我认识几位P2P创业的归国才俊,如今有的自首、有的跑路,朋友圈里再也见不到他们曾经骄傲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