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中的竞争现象个案探析
—— “去”与“往”的介词化比较
2019-06-28米颖舒
米颖舒
(南昌大学中文系,江西南昌 330022)
趋向动词的语法化问题是学界较为关注的语言现象,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马贝加揭示近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由趋向动词语法化的介词。“去”和“往”都是离心运动义动词。徐丹对“去”的语法化轨迹进行了“相当简单化”的描写,结论是动词>助动词>方向性词缀>体标记。吴福以粤语阳江话为例描写了“去”的相关现象,指出其语法化路径是趋向动词>趋向补语>终点介词。对于“往”的介词化历程,邵宜和刘芳认为:先秦时“往”是表趋向义的实义动词。“往”与“去”都有“离开现在的处所,前往某地”的含义。这是二者比较的基础。而现代汉语中,“往”已经到达了虚化终点:介词。“去”则有体标记、比较标记、语气词等虚化程度更高的用法。该文试图对“去”和“往”的语法化轨迹及其动因与机制进行探讨。
1 “往”和“去”的语法化路径
“往”在上古汉语中常为实义动词,即单独作谓语不带宾语,意为“到某处去”,语义中有处所义也有位移义。实义动词“去”表“位移”时与“往”有一定的区别。“去”的位移义中不包含将要前往的目的地的信息。此时“去”和“往”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不及物动词,单独作谓语,不带宾语;二是出现在V1前或后,形成连动短语。如:
(1)引敌去,令敌半出而击之。(《书·汤誓》)
(2)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庄子·大宗师》)
上述表明,“往” 和V1表示先后发生的两个动作,且与“往”连用的V1均为非位移动词。这一时期“去”与“往”主要表示“离开”。
魏晋时期,当前面的动词不是具体的运动动词时,“去”有虚化的趋势。
(3)奴去之后,舍中财务,贼尽持去。(《百喻经》)
(4)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世说新语》)我们认为这一时期,首先产生了带处所宾语的新格式“往/去+宾语”。
(5)时彼弟子往瓦师家,……须臾之间,驴尽破之。( 《百喻经》)
(6)上荆州必称陕西,下扬都言去海郡。(《颜氏家训》)
此时,带“往”的连动短语有了新发展。“往”和“去”不但可以出现在连动短语第一个动词的位置上,而且还可以带表处所或方位的宾语。但“往”仍不可与趋向动词连用。“去”带处所宾语的情况也比较少见。
隋唐到宋代,出现了“往/去+宾语+位移动词”构成的连动短语。两者的句法环境有了变化,如:
(7)且往马大师处去。( 《马祖语录》)
(8) 遂於夜间教童子去碓坊中唤行者来。(《祖堂集》)
但是“往”后面可出现介词“于、向”,而“去”没有此种用法。如:
(9)须达舍利乘白象,往向城南而顾望。(《敦煌变文》)
值得注意的是,“往”和“去”可同时出现在“往+宾语+动词+去”和“动词+往+宾语+去”以及“往+处所词+去”的句法形式中。如:
(10)此间有南泉,近日出世,何不往彼中礼拜去?(《祖堂集》卷十六)
这说明在隋唐时期“往”表示方向的能力被位移动词或介宾短语代替,只表移动的概念,“去”的介词用法开始出现。
到了明清时期,“往”沿用了此前的用法,完成了虚化过程。作为介词的“往”出现在两种句法环境下。一是“往+方位词”;二是在连动短语中,动词的行为方向由“往+处所词”承担,“往”成为介词。如:
(11)寒雁儿往南翔。(《元散曲》)
(12)将水烟筒丢与荔甫,强挣脱身,踅往大床背后。(《海上花列传》)
这一时期的“去”主要在“去+处所+VP”结构中,已经虚化为介词。
(13) 讲学固不可无,须是更去自己分上做工夫。(《朱子语类》)
(14)西门庆且不拾箸,便去他绣花鞋头上只一捏。(《金瓶梅》)
可见,“去”的语法化轨迹与“往”有近似之处,二者虚化的总体方向和过程接近,都可出现处所词前,起引介作用。不同的是,“往”可和方位词连用而“去”不可以。同时两者语法化终点有巨大的差异。“去”的虚化程度远超过“往”,有了体标记、祈使语气用法等,“往”都没有。如赣方言(南昌话)中有下例用法:
(15)我都话到三点钟去了。(我都说到三点钟了。)
(16)吃掉个碗饭去! (吃完这碗饭! )
2 “往”和“去”的介词化动因比较
2.1 “往”和“去”虚化的句法机制
从上可知,“往”“去” 的语法化开始于秦汉时期,“往/去+宾语+动词”使得“往”的处所义和方向义产生分离和转移。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的“往/去+宾语+动词”,打破了动词“往”单独做谓语的情况。当动词是位移动词时,动词和“往”形成类义关系,但是“往”处于次要地位,在整个句子中由动词表达“动作行为”意义。句子的语义重心由前往后移动。“往”的位移义进一步弱化,仅引介动词的处所和方向,并最终成为介引处所词的介词成分。这一现象明清时期的作品中最为明显。
一生都躲不过这个女人,竟然找上门来了。愤怒冲上头顶,蒋海峰强压下去,倒要看看,这个魔鬼到底会施展什么伎俩。他横下一条心,准备收拾她,父亲跑过来求情,被他一掌推向墙角。
(17)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送往京师。(《三国演义》)
(18)周通气力不加,拨转马头往山上便走。(《水浒传》)
与“往”类似,“去”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是“去+NP+VP”。如:
(19)后来李先生说,令去圣经中求义。(《朱子语类》)
“去”的宾语是方位结构。从语义看,语义重心由“去”转移至VP,即发生重新分析。何洪峰也认为“去”语法化的语义依据是其[+位移]、[+向/往]、[+终点]的语义特征,这一点与“往”完全相同。
2.2 语义比较
从语义依据看,“往”和“去”都有核心的动词意义“离开”,两者的语义差异见表1。
表1 “往”和“去”两者的语议差异
表2 北大语料库文献中“往”和“去”的字频对比
可以看到,在先秦至魏晋时期“往”与“去”的频率相关不大,在《左传》中几乎相等,《世说新语》中不到1∶2。但从隋唐时期开始,差距开始拉大,比例大致是1:6~1∶7。由于“去”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往”,二者相同的[+位移]、[+向/往]、[+终点]意义逐渐由“去”来承担,“往”则发生了意义剥落的现象。这进一步导致出现“往”的介词化现象的终止,“去”的虚化过程继续的现象。
3 “去”的进一步虚化:谓语动词后的敏感位置
3.1 动宾间
谓语动词后的句法位置主要有动宾间和动宾后两个。“往”和“去”形成的对立情况很清晰。
a.跑去北京
b.跑北京去
c.跑往北京——跑往北京去
d.跑北京往
“去”由趋向动词到介词的语法化过程,吴福祥曾有过讨论。他较详细地说明了广东阳江话和南宁粤语的趋向动词“去”语法化为终点介词的过程。但是吴先生并没有明确说明“去”是如何由趋向补语进一步虚化为终点介词。我们认为,在隋唐时期出现的三个句法格式“往+宾语+动词+去”“动词+往+宾语+去”以及“往+处所词+去”中,“去”都是趋向补语的用法,表达离心方向。“往”只能出现在动宾间的位置,是引介终点的介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正是上文所述“往”的意义剥落。
3.2 动宾后
动宾后的句法位置一般就是句尾,句尾往往是承担句子语气的位置。因此,“去”充当补语,有了进一步虚化的可能。
在赣方言中体现较为明显的是,“去” 的语气用法出现在祈使句中,此时“去”不表趋向,而表示动作必须完成,说话者的态度、语气非常坚决。如:
(20)撕罢报纸去(撕掉书去)。(21)吃掉晚饭去。同时“去”在“V1(位移动词)+去(趋向补语)十处所成分”这样的句法结构中逐步演变为目标格介词。刘丹青认为“状语是谓核的附属信息,而补语通常是句子的焦点所在”。此时格式里的处所成分是句子的焦点信息,而“去”已经虚化为仅仅表示V1趋向性的目标格介词,信息性弱,已被V1所覆盖。当趋向补语“去”与V1的语义关系变得松散,与后面的处所成分变得紧密时,其语义也逐渐由表示物体的位移方向开始演变为表示物体位移后所到达的终点,成为一个类似介引位移终点成分的介词。
(22)又拖去山路边村酒店里,吃了十数碗酒。(《水浒传》)
(23)受杖归来,立书一符,又写几字,作一封送去司理衙中……(《二刻拍案惊奇》)
当V1由位移动词扩散到非位移动词如“放、 嫁、躲、藏、捉”等时,“去”的终点义就变得更加凸显,进而语法化为目标格介词。
(24)若周公有一件不许我们,女儿就不允嫁去他家。(《桃花女阴阳斗传》)
(25) 太子连忙走入北极驱邪院,躲去梭婆镜后……(《西游记》)
4 结语
处所宾语的出现,连动式结构的形成,和“往”的位移语义的转移,是“往”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三个主要内部语义环境因素。虚化的过程中与“往”密切相关的动词,例如“去”的“往”义的产生也促进了“往”的虚化,这些都是语言的系统性有序地进行的。缺少其中的任意一个因素,语法化的进程都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语法化进程中,语用、语义、语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