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做好国企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9-06-27李宾宾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宣传国企新媒体

李宾宾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3-020-02

摘 要 本文结合新时代新要求,从国企宣传工作树立正确舆论导向,提升品牌形象,稳定思想等重要意义入手,对当前国企宣传的现状及困境,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以及新媒体发展趋势从五方面,思考国企宣传工作的发展问题和破局方向。

关键词 国企 宣传 新媒体

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宣传工作是重要的部分,是凝心聚力、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国企宣传工作,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因此,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发挥作用,在国企改革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

一、做好国企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宣传是最有效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国企宣传工作通过坚持正确导向,坚定政治方向,稳定政治立场,切实体现党的意志,忠实反映党的主张。切实通过宣传工作实现思想领航,树立大格局,引导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国企改革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稳定军心的最佳“利器”

通过各种内部宣传媒介,把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进行有效灌输,准确及时地宣传企业改革发展、决策部署、施工生产进程,宣传报道企业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业绩、新成就,宣传报道公司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帮助国企干部职工了解形势,明确任务,坚定信心,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局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宣传工作可以作为纽带贯穿各流程,通过强而有力的宣传,不断把经营生产、改革发展的典型案例和优秀事迹宣传出去,使公司的形象、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价值。

(四)宣传也产生经济效益

国企宣传工作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中心工作创造价值,才能展现其生命力。宣传肩负着上令下达、下情上传的任务,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宣传工作鼓舞人心,凝心聚力的力量,也会转化为生产经营中的生产力,产生直接经济消息。同时要做好舆情防控工作,及时处置不利于企业发展、品牌形象的负面舆情,防止舆情扩大,为企业挽回损失。

二、部分国企宣传工作的现状及困境

(一)对宣传重视不够

部分施工性国企管理者的关注度更多的是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比较偏重经济效益,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领导没有宣传意识和新闻敏感性,未对宣传工作给予足够的支持,并且容易误将将宣传工作认为是一个部门的工作或者宣传一个岗位的工作,未参与宣传策划,造成优质宣传资源的流失,未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格局。

(二)上报通道不畅,审批层级过多

部分国企宣传管理流程不合理,基层新闻信息的输送,须要一层一层一级一级上报,审批流程过长,报送层级过多,如果审核不及时,就容易导致新闻变旧闻。而且,每个审核人对新闻稿件的理解和审核尺度不同,经过层层审核、修改,很容易造成新闻稿件失真,甚至造成优秀稿件被埋没,不能发表,严重打击基层宣传人员的积极性。

(三)宣传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部分施工性国企对宣传的不重视,导致宣传专业人才匮乏。招聘多偏重理工科专业技术人员,基层生产一线的宣传员大都是有写作爱好的兼职人员,没有专业的新闻知识储备,培训教育较少,且未形成体系,造成宣传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不高,不了解新闻传播理论和受众心理,高质量的宣传作品较少。

(四)以内部宣传为主

部分国企由于历史惯性,习惯以内部宣传为主,消息类稿件仍占多数,宣传也以内部视角为主。宣传口径都是以内部专业性稿件为主,掺杂大量专业术语,有些企业热衷于在内部平台进行宣传,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不能很好地“走出去”适应新形势,无法让普通人及客户了解企业,对品牌形象建设无益。

(五)新媒体的挑战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冲击着传统媒体,与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更符合受众随时看新闻的习惯。部分国企无论是宣传方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偏向于传统媒体,宣传方式比较陈旧,内容比较呆板,对新媒体的运用较少,或者以内宣的旧经验运营新媒体,造成点击量少宣传效果差,不能完全满足员工的需求,甚至发生舆情事故。

三、做好新形勢下国企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政治站位,理直气壮抓宣传

国企的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责任,带头把方向、抓落实,大力营造“不抓宣传是失职,抓不好宣传是不称职”的氛围,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宣传工作,完善大宣传格局。国企的宣传人员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挺直腰杆,争一口气,消除“软任务、内容虚、难作为、没盼头”等误区和思想,破除固有思维定势,跳出传统陈旧套路,敢于创新,勇于作为,拿出硬招实招,理直气壮抓好新时代宣传工作,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二)增强宣传参与者的新闻敏感度

新闻稿件成不成功,能不能抓住受众的关注点,取决于能不能捕捉到蕴藏在事件背后的新闻点。要增强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宣传参与者的新闻敏感度,注重多看多思多想。要多开“诸葛亮会”,学会从中经营施工生产各个角度发现好的新闻点,经过日积月累,新闻敏感度就会慢慢增强,达到较高的文化底蕴与思想理论高度。作为基层单位的宣传参与者还要注意与上级单位企业文化和宣传方向保持高度一次,要提高站位,从上级企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发现新闻点。

(三)打造新时代的宣传队伍

要做好国企的宣传工作,必须努力打造一支专业、求实、创新的宣传队伍。一是要注意挖掘有宣传方面爱好和特长的人才,加以重视和培养,鼓励和指导。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宣传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宣传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要加大宣传人员业绩通报和绩效考核力度,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要鼓励专业宣传工作者下基层,挖掘素材,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五是鼓励基层员工发现新闻,发现亮点,积极动手形成文字,主动投稿,营造“人人都是宣传员”的宣传氛围。六是要不拘一格起用“90后”新生代加入宣传队伍,做好传帮带。

(四)提前做好宣传策划和准备工作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要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就要提高站位,围绕中心工作的各阶段、各层面的重点、热点,提前策划,合理规划制定计划。在可预知的重大事件的时间节点、重要的节日主题都要做好事先谋划或筹划,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保证时效性。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准确报送新闻消息。要注重新闻素材的平时积累,建立新闻素材储备库。还要从制度上,流程上规范新闻报送,明确职责,减少审核层级,从新闻参与者到宣传决策者之间建议不超过3级,保障重大新闻能及时发出。

(五)玩转新媒体,实现大宣传格局

要打破固有的新闻传播模式,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国企宣传效果实现的新方法。一是要从思想上创新。主动接受新思维,新方法,关注时事热点和流行元素,并于企业实际结合,造热点、推热点、蹭热点,吸引受众。二是在工具上创新。主动适应这个时代,把网络和新媒体作为重要阵地,要善于利用网络即时、海量、交互、平等的优势,充分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从受众角度出发,将单一的文字形态转化为文字、视频、音频、动漫等形态,让静态的新闻动起来,激发员工的阅读欲,又能使其从中获得有效信息,讲好企业故事,传播企业文化。三是在内容上创新。不仅仅局限于向员工传播各种信息,传达公司的各种思想和动态,还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和诉求,推出更多思想有深度、内容有厚度、作品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在新形势下,国企宣传工作前景光明,责任重大。新媒体的出现,为国企的宣传提供了改良的机会,如何利用新媒体为国企带来最大收益,是值得所有宣传工作者努力的重点。国企宣传工作只有创新发展,服务于中心工作、发展大局,深入宣传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典型工程,力争推出聚人心、提士氣、树品牌、展形象的宣传作品,才能更好为国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舆论保障。

猜你喜欢

宣传国企新媒体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