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2019-06-27王鑫

读天下 2019年13期
关键词:机电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作为一种较成熟的教学制度,学徒制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被广泛应用。而我国的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现代学徒制的运用还处于试点阶段,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合理借助这一制度形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一体,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提供合理的保障。因此,本文以机电一体化專业为例,分析了现代学徒制推行中的现实困难,并给出了一些改善的做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

随着我国经济能力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制造业得到大力发展,各企业中也更加缺乏专业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于2014年8月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工作方案,自此,大规模的、系统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正式展开,促进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机电类专业因其专业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推行现代学徒制能有效解决技能传承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难题。

一、 现代学徒制推行的现实困难

(一) 企业、学校、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有一定误区

目前企业工人的工作环境不佳、工资待遇不是很高,企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会影响到现代学徒制的招生、招工工作;对于企业,其目标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创造利润,部分企业认为学徒就是“实习生”,甚至只把学徒当作了廉价的劳动力;另外,一些学校认为现代学徒制只是顶岗实习的简单升级,或者是订单班的另一种说法,只是在教学中强化了“做”这一部分。实践中可以看出很多人没有准确认清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这是现代学徒制推行的瓶颈之一。

(二) 企业的参与意愿不够强烈

企业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为学徒提供学习生活的场所、充足的生产设备和原料、技术培训的师傅以及学徒补贴等。很多企业希望能有现成的人才可用,而人才培养往往要三年,周期长、流动性大,能否留得住人才是个无法预料的问题。另外大量学徒的进入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占用了一定的技术工人,对于某些岗位来说,学生的能力还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难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因此很多资质好的企业表现得较为消极,不愿意参与现代学徒制建设。

(三) 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方式需继续完善

现代学徒制强调校企双主体育人,但目前中职学校基本采用学校本位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企业未能深度参与的情况下,教学内容不能根据工作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更新,从而使学生所学与企业需要相脱节。实践方面,中职学校虽加强了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的训练,但校内设备更新换代慢,学生接触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少,综合操作技能的训练非常缺乏。

在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方面,部分学校虽已采取了过程性考核,强调知识与技能并重,但评价的主体仍是以学校为主,企业、社会为辅,此种方式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企业的需求,是否具备真正的职业岗位能力,还需通过实践来验证。

(四) 师资队伍比较薄弱

中职学校的机电类专业课教师在技能操作方面,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企业的师傅,在教书育人方面,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方法有待提升。专兼结合的“双导师”队伍,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师资队伍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 企业的选择

以本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代学徒制合作培养模式为例,合作企业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学徒传统、有过正式学徒体系和相关的改革经验,能提供丰富的设备、多样的岗位、充足的师傅,为开展现代学徒制人培养培养提供了可能,学校有着合适的教学场地、专业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学保障机制。

(二) 招生招工方式的改革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要素是招生和招工的一体化,校企双主体育人,校企双方制定招生和招工一体化运行方案,将招生与招工纳入学校招生计划和企业的用人计划,学校、企业共同参与招生招工宣传,由双方共同面试录取。学生(学徒)既要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又要具有一定的考试成绩。学生(学徒)、学校和企业需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三方权益进行约束和保障。

(三)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及社会需求,确定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面向为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装调、机电设备维护维修、机电产品技术服务和机电产品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等岗位群。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注重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工匠精神培养等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职业素养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校企共同构建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学生毕业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课程、课时外,还需要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企业某一具体工种的生产实践。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一方面,双方选派优秀的教师、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组成现代学徒制班的师资队伍,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向挂职,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编写合适的校本教材,开发并完善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明确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制定教师与师傅的选拔、培养、激励、考核等相关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

三、 结语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我们必须报着谨慎的态度去面对它。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校企合作义务和精神,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企业才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根本基础,没有这些企业的大力合作,现代学徒制就失去了土壤,也需要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改革相适应,积极探索符合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发展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长效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张振伟.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5,35(10).

[2]雷俊峰,耿保荃,程洪涛.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推进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17(3).

[3]李德富,黄泽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难与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2016(9).

作者简介:

王鑫,安徽省滁州市,安徽滁州技师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系。

猜你喜欢

机电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论实践能力对学好机电专业的影响力
分层教学在职校机电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中专学校机电专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