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9-06-27李涛
李涛
摘 要:物流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它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互联网技术中,使得物流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共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物流信息化建设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行技术支持,这不仅极大提升了企业物流信息化的水平,更是显著增强了企业人员物流信息化的意识,物流企业也将从中受益。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08-0185-02
Abstract: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is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it integrates the Internet thinking into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so that the collection, exchange and sharing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has been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informatization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public information platform, which not only greatly improves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informatization, but also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awareness of enterprise personnel logistics informatization, from which logistics enterprises will also benefit.
Keywords: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ternet thinking
1 物流信息化与互联网思维的基本概念
1.1 互联网思维的基本概念
如今,不仅人们的平日生活,就连涉及企业运行的市场商业贸易也深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可以说互联网已渗入商业和市民社会中。企业必须对此做出反应,管理者要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个环节,包括产品研发、营销方式、市场拓展等,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即互联网思维来进行管理和决策。互联网思维是指人们基于互联网来思考、解决问题或进行拓展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亦是互联网反作用于人类的结果,将互联网的各种理念、经验经过沉积、提炼,进而转化为人们探索、发展的认识方式或思维结构。互联网思维是在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涉及面广,不仅包括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产品,还涉及线下的企业和产品。
1.2 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物流信息化是大势所趋。物流信息化是指以现代信息软硬件设施设备为媒介,对诸如物品的生产、贮藏、保管、转运等物流的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实现物流各方对物品的及时掌握,从而构造出成本低廉、转运效率高和速度快的物流供应链,最终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物流信息化的实现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搭建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环境。这一环境通常涵盖法律法规的配套、物流信息化的规划、物流技术的研究等实现物流信息化所依赖的环境。二是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化的本质,即以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为基础,通過建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来促进高效利用物流信息。其重要的功能是将各种零散而杂乱的物流信息和物流监管等资源进行整合。物流信息化的实现,关键是要处理好物流信息的采集、共享和交换。
2 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实施的现状
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实施不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整个行业信息化水平严重低下和行业内各企业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
受互联网的影响,向物流信息化转型是现代物流行业的必经之路。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建设刚起步,表现为整个行业信息化水平严重低下和行业内各企业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技术,物流信息系统普及程度不高,技术不成熟,降低了国内物流信息化的程度。根据统计,国内大约33%的物流企业已开发出自己的物流系统,67%的物流企业受限于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未能建立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此外,在这33%已开发自己物流系统的企业中,他们的物流信息系统完全独立,未能打通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通道,而且采集和整合物流信息的功能还不成熟。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下反映出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物流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对此足够重视。
2.2 物流物品身份标识普及程度不高
最具代表性的物流识别标志和设备是条形码,它虽在物流企业中使用较早,但尚未普及,这大大降低了物流信息化程度。据调查,大约五分之四的物流企业没有在其储存和运输的物品上贴条形码等识别标志。条形码等识别标志是企业储存和运输物品的身份证明,对于及时查找、跟踪、管理物品具有重要作用,若其应用程度低,将会影响正常物流信息的收集等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物流信息系统功能的实现,还降低了物流企业仓库自动化管理的能力。更为严重的是,物流活动中信息的处理也深受条形码等识别标志普及不高的影响,使得物流企业和工商业信息共享的速度降低,容易造成物流企业信息孤岛。
2.3 电子数据交换和全球定位系统在应用上的低下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国际标准,电子数据交换的作用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在国际上,一种通行的做法是在采购订单、提货单等数据的交换中使用电子数据交换。如今,国际互联网和电子数据交换结合应用紧密,推动着信息化的前行,信息管理技术的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信息交换等信息处理活动的效率。通过应用电子数据交换,物流信息库中的信息量急剧增多,也提升了信息管理的水平,最终促使物流活动朝着更加完善和快捷的方向发展。即便优点如此之多,但物流企业中使用这种高效的信息管理方式依然少之又少,更严重地说,准确意义上的电子数据交换还在原地踏步。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物流企业缺乏这种信息技术基础,在应用这种系统上显得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其次,数据交换系统的自主开发成本高,大部分物流企业由于受财力、物力的限制,没有足够的预算来支付此项费用;再次,物流企业之间对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认知不同,在认知程度上参差不齐,甚至有企业排斥交换系统的应用,造成了交换系统应用的障碍;最后,在国外多数物流企业都应用的前提下,我国多数物流企业依然未能充分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未能提升物品在运送过程中的通过率,这也显现出我国物流行业整体上落后于国外物流行业。
2.4 物流企业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
与国外物流行业应用网络技术的程度和水平皆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物流行业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水平都比较低下,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具体分析,主要原因是我国物流企业应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网络技术时间颇晚,才刚开始应用几年,很多内容都还在进行摸索,由此造成应用水平低下,同时未能在全国大范围普及。在应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时,往往只是对一些初级、简单的物流信息进行处理,对一些复杂的物流信息则由于各种原因,又回到原始的处理方式,因而处理的只是物流企业所有物流信息的冰山一角,物流信息有效使用还未能实现。
3 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为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企业要想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市场上长期生存,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以互联网的思维来制定发展战略和决定运行方式。互联网思维将带来巨大的作用。
3.1 提高了物流信息采集的效率,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要发挥物流信息化的作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物流信息的采集,这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二是物流信息的共享、互换,这是物流信息化的拓展。目前,在物流信息的采集上,依然是通过手工录入大量的物流信息,这有两个弊端,一是手工录入效率低下,二是手工录入存在较大的误差。物流信息采集上的弊端也造成了物流信息共享、互换的缺陷:手工录入的物流信息往往表现为静态的信息,一经录入则较难更新,与其他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互换更是无法实现,使得物流信息不能在物流企业中被充分的加以利用。上述缺陷延缓了物流企业的发展。管理者要将互联网思维广泛运用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中,那样在物流信息的录入和更新中,手工录入就会逐渐被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取代,并且条形码等标记标志与设备将会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这样不仅加速了物流中物品的识别,也提高了物流信息采集的效率,更是大大避免了物流信息出错,使得物流信息能及时更新。
3.2 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给予技术支持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物流信息化非常重要的一个建设内容,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物流信息、资源、技术等都在平台上有所体现。遗憾的是,在国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无论在建设上还是在使用上都处于刚起步的时期,地理信息系统设备和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更是尴尬,小中型物流企业受财力的限制,没有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合理選择物流的形式,也没有使用定位系统来准确定位与监测物品。国家制定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将得到大力的支持,这也是九大重点工程之一。国内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原来的外贸物流和空中物流,更涵盖了搬家、货运、铁路、水路等其他物流方式。互联网思维加速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广泛使用,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得以在网络上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同时得到了推广,最终以技术支持物流信息化的实现。
3.3 大力培养物流信息化人才,强化物流信息化意识,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
如今的物流企业,缺乏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可以预测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比较零散,而且程度还比较低,未能从宏观上进行规划,更不用提及微观的运行和实施计划了。还有一些物流企业存在相关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即使已开发出信息系统,依然无法最大化地被运用,导致物流信息使用效率不高。只有当互联网思维为物流企业的管理者运用,对物流信息化正确的认知才能形成,管理者有意识地使用物流信息化来处理和解决物流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在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中下大功夫;会将企业的部分资金用于相关信息技术应用中;信息化意识的提升离不开企业的信息化文化,要竭力培养企业的信息化文化,从而促进信息化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妍,荀烨.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和创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
[2]陈建鑫.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电子商务,2013.
[3]童红斌.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