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技巧
2019-06-27苏青旭
摘 要: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授课中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课堂提问这一环节关乎一节课的教学成败,因为课堂教学的提问是真正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能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所以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少不了技巧性的课堂提问。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技巧;多样化
学贵有疑,在疑问中寻找真知,是人们探究事物的有效途径,课堂设疑,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何进行巧妙提问来增添课堂的生动性和时效性,根据我从教多年以来的经验和对中学生的心理的研究,談一谈我的教学方法。
一、 多样化的课堂提问方式
直问,直接提出问题,“问在此意亦在此”,学生对此类问题可以直接回答,不必拐弯,这种方式看似简单,也许有些教师不屑于用此方法,其实不然,这种方法它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引入新课、章节复习及讲评试卷时常用此法,但此方法需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在当问处设问,切忌无疑而问。
“曲解误导”提问,教师故意提出一些错误问题,此方法与直问相比,更能刺激学生,直问有时学生难以拓展,课堂气氛会显得沉闷,感觉像是机械的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教师故意说错,学生一听到老师说错了,马上有言可发,有话可说。
启发式提问,这种方式通常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而设计。重点知识,是学生觉得无疑的知识,但他们的理解往往很浅白,这时可以巧设疑问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反思,从而更深入的理解知识。对于难点知识的认识,要设计合理性的提问,设疑问难,辨疑解难,尽快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达到释疑的目的。
二、 把握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 难度适当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要难易适中,让学生用迁移的规律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过难,新旧知识脱节,学生无从思考,问题过于简单又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问题设置有度,才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 数量适中
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如果提问不适量,出现过多或者过长的现象,学生的心里就像绷着一根弦。时间长了或者频繁,学生的大脑会产生疲劳感,会出现“厌问”“疲答”的副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而定提问的总量和提问的分配。
(三) 时间适当
课堂上,教师以设疑开讲,吸引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和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时候进行发问,效果最好,此时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思维处于最佳时刻,教师必须选择最佳发问的时机,良好的发问时机是教师创造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促使提问时机的出现,所以教师注意提问应在重难点之处、在易混淆之处以及学生心里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又道不出的提问,这样在恰当时间提出关键的问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课堂提问注重分层教学的应用
分层教学的推进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现分层教学的原理,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我在课堂提问环节先考虑到中等生然后是优等生,适时提问学困生。
多数老师喜欢提问优等生,因为学生自身素质较高,能对答如流,却不知道这种喜好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中下等学生觉得老师的问题与“我”无关,行为上会出现消极状态。而有的教师习惯提问学困生,在教育目的上来看,是为了引起学困生注意,督促其注意听讲,可是实际效果却相反,因为学困生答不上来或者答不对老师的答案,甚至回答的偏离答案,有些教师会很生气,这样的课堂要么死气沉沉,要么引起哄堂大笑,这种提问往往会占用大部分讲授时间,让师生互动失去效果,学生会对所提的问题不够热情,教学效果也不好。所以,提问时可以选择中等学生,然后让优等生对回答不全面的观点进行补充,最好在中等生回答问题出现瓶颈时,解疑难之症,对症下药。学困生在回答时,也应该启发诱导,不挖苦,不伤害他们自尊心,鼓励他们的进步,让学困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师不能感情用事,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不要倾向于喜欢谁就让谁回答,我们要对孩子积极发言的品质给予激励。
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更应该懂得“学贵有法”,巧妙的提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提问看似没有定法,实则有一定的规律,教师要保证多样化的提问方式下,把握课堂的提问原则,注重分层教学的实际应用,就会让课堂大放异彩。
作者简介:
苏青旭,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奋斗乡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