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2019-06-26李毓瑜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李毓瑜

【摘 要】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文成绩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讲作文是这一学科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在随之不断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正在不断做出新的努力,在初中作文教学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促使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工作者正在不断地促使将“生活”融入到作文教学工作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 初中作文 教学研究

初中作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作文教学更加需要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会给学生传授所谓的写作套路,实际来讲学生对于这种套路很是反感,同样,阅卷教师也会形成一定的審美疲劳,很难产生什么新意。在新形势下的初中作文教学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如今的实际情况,结合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新颖的作文教学工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初中学生写作水平较低的原因

1. 作文的内容单一

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初中作文中普遍存在学生作文内容非常单一,学生的作文内容与比较相似,缺少创新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历,另一方面来讲也是因为学生缺乏生活的观察。如今学生普遍学习压力非常大,从初中时期开始就需要将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缺失了生活的乐趣,这就导致所写的作文中缺乏必要的情绪,对生活缺少热情,自我创新能力就会随之下降,那么就不能够写出质量较高的作文。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需要适时开展一些互动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充满活力。

2. 教师教学能力欠缺

初中作文教学比较看重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作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作文教学与教师自身积累有很大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教学生使用一些惯用的套路或是事例,包括“老三段”、“司马迁”、“发明大王”等材料,缺乏实际内容的教学。一些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空话太多,不能给学生提供实际的内容。每次学生根据要求写完作文以后,教师只是针对题目要求进行适当的讲解,对学生所写的作文写上一个分数,没有过多的点评,学生仍然不知道自己所写的作文差在哪里,下次写作还会延续。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任何提高。所以说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进而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工作。

3. 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

对比其他课程的教学,作文教学工作全在学校教师的传授,在家庭中家长在子女作文学习方面很难提供帮助,作文教学工作还是很需要专业性的能力。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教育不能提供相关的帮助,反而有些家长急于提高子女的写作能力,就会错误地让子女大量写作,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还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的心理,进一步影响学生的作文质量。在家时,家长可以鼓励子女进行阅读,拓宽见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初中作文教学的措施

1. 提高教师知识生活化的观念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生活化的理念。学生写作的内容从生活中寻找,经过文学渲染后又要回归到生活,这才是正确的写作行为。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工作,同时学校间也要加强合作联系,经常组织教学交流工作,教师之间积极进行交流沟通,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完善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同时也是学习优秀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这过程中也要组织学生进行有益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素材,课堂上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发现,鼓励同学间相互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抓住现实题材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缺少题材的真实性,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教师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紧抓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题材,从生活中的题材出发,运用写实的手法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从自己的实际经历出发经过一定的文学渲染过后,就能够提高写作的真实性,使得内容更加容易受学生所掌控。学生脱离生活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作文中普遍会出现明显漏洞,这样就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并且此类作文往往会千篇一律,缺乏独特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

3. 引导学生进行内容创新

经调查发现,初中学生作文中的内容往往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缺乏内容的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生活的进步,每天都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进行创作,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新的题材事例,同时增加作文的深度与广度。作文的内容要避免产生千篇一律的情况,积极引导每个人形成自己的特色,写作时从多角度出发,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

三、结束语

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工作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其次再教育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写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生活,初中生的写作基础就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进而提高作文的质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体验生活,然后发现生活的亮点。总的来说,首先需要的就是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专业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鹤.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J].教育观察,2018,7(16):101-102.

[2] 郑小金.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成效[J].亚太教育,2015(04):44.

[3] 李惠梅.浅论初中作文的生活基础积累[J].学周刊,2012(26):162-163.

[4] 郑伟.借鉴“生活教育”理论,加强作文训练[J].学周刊,2012(22):125-126.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论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生活,习作之“本真”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