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增强历史解释素养的探究

2019-06-26张智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增强课堂教学

张智

【摘 要】 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史实叙述和理解历史,在历史解释过程中做到“论从史出”,将史料与结论结合起来,让学生分清楚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同为历史解释的基本前提。为此,本文从多方面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历史解释素养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历史解释素养 增强

历史解释素养是高中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大历史教师的热烈响应。历史解释素养的能力建构,不仅可以改观高中生对历史学系方法的误解,同时还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相契合,历史解释始终根据史料和学生的历史理解,从理性方面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功能体现在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突出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等方面。

一、在历史情境中感悟历史

课堂教学不应局限在集体授课这一种形式上,而应该结合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虽然与小学生、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不得不说其形象思维始终占据优势。根据这一点,在教学中应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增强教学直观性,利用图表、地图及文物模型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充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知识竞赛、角色扮演及模拟表演等方式和手段,拉近学生和教师、教材之间的距离,为其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例如,在“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中,笔者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了解秦汉大一统相关史实后,形成一定的时空观与历史价值观”,节选《大秦帝国之纵横》、《大汉天子》片段为学生播放,引导学生将思维定格在秦汉的朝代环境之下,深入理解当时秦朝、汉朝的疆域,秦始皇统一国家的措施、汉武帝开疆拓土等重要实事,历史价值观、时空观念指向性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强。

二、在合作学习中交流认识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实行多种形式的活动课,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将合作探究模式引入到教学之中。学生们围绕某主题展开学习,跳出传统传授知识的层面,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科素养,突出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及主体性,因为活动课中有活动主题,学习内容体现的综合性更强,涉及的领域更广,实践性也更强,整个活动中不管是确定学习主题、组建学习小组,还是开展学习活动,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各个阶段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历史活动课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故事会、辩论课及课题研究等。下面以课题研究作为例子,对如何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历史认识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在本科不仅是单元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本册书的重点之一,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很多問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分组方式为学生自愿组合与教师调配相结合,按照“异组同质、异质同组”原则分组,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不同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读书、查历史典籍及上网查询等方式搜集相关知识,并在小组内部交流,最后在班上进行交流。本节课的实施有效增强了学生学史鉴今的意识,通过分组相接、联系史实,引导学生认识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并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学生们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与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均得到了提高。

三、在主动探究中批判历史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的主动探究能力、对历史史料的分析与批判能力是历史学系的最基本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该教学目标,历史课堂以史料问题讨论探究交流为常规教学形式,在课前确定探究的主题,由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或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对历史史料进行解读,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探究问题,最后进行总结、交流及展示。这种教学方式引入之后,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从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合作者”与“引导者”,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学习,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例如,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历史史料,通过阅读分析这些史料,引导学生完成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批判历史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综上,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不可避免地会将师生个人理解、情感等内容融入其中,主观性比较强,但是在唯物史观影响下,同一史实的研究视角有多个,因此研究材料也非常多,对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可以给出不同的评价,分析出不同的原因。总之,在历史情境中感悟历史,为培养历史解释素养提供了环境,在合作探究中交流认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理解,同时在主动探究中批判历史,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莹.万紫千红总是春——高中“历史解释”素养落实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18(09):33-35.

[2] 王子涵.罗斯福新政:一场关于自由的争论——“历史解释”素养下对新政的再认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5):44-51.

[3] 任晔.“历史解释”素养研究动态——以2016—2017年部分研究成果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4):15-18.

[4] 杨金海.用史料活水 养历史解释素养之鱼——以《开辟新航路》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8(18):60-61.

猜你喜欢

增强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怎样增强语文课堂活力
发展增强海洋经济的策略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构建学生参与课堂的措施探讨
共产党员要增强信仰定力
增强后进生自尊心 做好教育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