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农村小学的发展困境探析

2019-06-26刘云珠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小学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农村小学 农村贫困

作者简介:刘云珠,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6.17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更需要关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注影响国家与民族永续发展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永远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理性范畴,也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根基所在。当今中国,城乡一体化步伐逐渐加快,城乡二元格局也随之被逐渐打破,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更多的机会流向欠发达的农村,农村的教育质量获得了质的提升。但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造成其当下的发展相对滞后,甚至陷入发展的困境。农村小学教育是农村教育的基础,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点,所以研究分析农村小学的发展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 当下农村小学发展的困境

(一)学生人数同年级升高成反比,生源大量流失

据河南省统计局于2015年发表的《对我省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120所被调查小学班级数共827个,学生人数30260人,班级数从一年级的156个下降到六年级的92个,学生人数从一年级的5712人下降到六年级的3466人” 。由此可见,农村小学的就读人数主要集中在低年级,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就读人数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调查报告虽包含权威的数据,具备很强的参考价值,但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农村小学的学生情况。实际上,在相当广的地区内,农村小学的生源较上述情况更为堪忧,四年级以上学生人数就开始明显减少,甚至有大部分学校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就没有了学生,无论是学生人数还是班级数都是呈现急剧减少的态势,生源的流失严重影响到了农村小学日常的教学秩序。

(二)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

学历是社会对于教师能力与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师的知识水平与发展潜力。当今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的学历层次偏低,少数的高学历教师也多是在职教育,专科学历占较大比重,知识结构不系统,知识基础也相对欠缺。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推动扶持下,部分高学历人才充实到了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但由于生活条件、待遇等原因,人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农村小学教师整体学历偏低的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的问题依然严峻。此外,在年龄结构方面,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占据较大比重,青年教师少之又少,整体教师队伍缺乏新鲜血液的良性循环,教师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受限,势必影响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

(三)农村小学校舍条件较差,教学用具陈旧

农村小学很少给老师留有专供宿舍或者周转房,即使有一些周转房或者宿舍也多是利用学校的一些闲置教室和图书馆会议室改造而成,教师的起居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些学校甚至还存在着危房和校舍老旧问题。农村小学教师的住宿条件看似不是农村小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但细节决定成败,农村小学住宿条件的质量影响着教师的日常心理状态,如若教师长期生活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势必会使教师平添戾气,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将情绪带入课堂释放出来,对未形成成熟三观的小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消极影响。在教学用具方面,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学工具陈旧,难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即使有的农村小学购置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用具,教师受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再加上没有经受过系统科学的相关培训,农村小学教师不会操作现代化教学工具的问题日益凸显,而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便成了点缀教室的摆设,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挥。

二、农村小学发展困境出现的原因

(一)生源方面

农村小学的生源是农村小学发展的基石,没有学生的存在,农村小学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意义。目前,农村小学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生源锐减,经过笔者的分析研究,农村小学生源减少主要有以下原因:

1.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导致生源减少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加速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大量的农民受城市优质资源的吸引“纷纷放下手中的锄头”,奔向发展空间更大、发展机会更多的城市谋求生活,这一现象催生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阶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迁移形式由个人流动逐步向‘举家迁移转变” ,很多农民工会想方设法让子女随其前往务工地求学,农村小学的生源就在这样的迁徙中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农民工子女异地求学的事宜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扩大备受党和政府的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子女异地入学的照顾政策,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的政治条件与社会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以往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得到充分解决,大量的生源进一步从农村流失,农村小学生源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2.追求高质量教育造成生源流失

梁漱溟先生认为,“在受教育机会上优越的人,同时在政治上的机会也会优越,易于得权;在经济上的机会也优越,易于得财。” 梁漱溟先生的观点虽然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有失偏颇,但这一观点在客观上的确反映了高质量教育对于人生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传统农村经济的闭塞格局逐渐被改变,人口的快速流动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农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面对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质量难以快速提升的客观现实,部分农村家长就将目光转向了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不惜重金要将孩子送往城市求学,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于交通基礎设施的大力建设,城乡之间的交通障碍在绝大多数地区已成为过去时,交通状况的改善更助长了农村家长为孩子追求高质量教育的狂热心理。于是,浩浩荡荡的“求学大军”奔赴城市学校,农村小学的生源逐渐流失。

(二) 师资方面

“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那么这所学校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而对于现今的农村小学来讲,教师更是其生存发展的命脉,现今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出现的问题,实质上是由于教师队伍青黄不接、新老交替工作没有做好导致的。

1.物质待遇与精神荣誉的失位

现任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年龄较大的老教师占多数,青年教师凤毛麟角,由于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相比城市同行而言,是较为艰苦的,并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高,部分青年教师面对此等境况会选择“逃离”农村。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眼界开阔,有着个性化的价值追求,相比老教师而言他们更加注重自身感受,不轻易满足现状,具有不稳定性。农村小学起点低、平台窄,部分青年教师见晋升无望,认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也会拂袖而去。物质待遇与精神荣誉的双重失位致使农村青年教师“来一批,走一批”,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2.教师观念落后及倦怠情绪的不利影响

“农村教师们因为单纯的学校环境和日复一日的重复教学,往往会显得与外部关系简单和社会能力不足,” 这使他们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社会隔离,他们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与外界进行互动交流,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迅速寻找教育权威人士获取良好的反馈,更谈不上对于先进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对接。教育观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更新,那么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就会迟滞不前。

陶行知先生认为,“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 。农村小学教师长时间扎根农村,与农村孩子时刻保持着血肉联系,同甘共苦,本应是践行这一教育理念的上佳体现。但是,理论与实践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小学教师面对与城市同行在物质待遇、晋升空间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会出现不平衡的心态,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激情消退,倦怠情绪上升,教师继续学习、提高自身学历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会遇到瓶颈。

(三) 管理方面

管理体制在农村小学发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管理得当,则农村小学的教育环境稳定,发展目标与定位明晰;如若不然,则农村小学的教育效能低下,学生的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现今农村小学的管理主要有以下问题:

1.学校行政效率有待提升

学校的行政系统是农村小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与规划学校发展目标与方向的引领作用,不可谓不重要。然而,反观现实,在部分农村小学,极度缺乏管理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有的学校甚至校长就是唯一的管理者,即使农村小学校长多是教育管理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但是由于年龄与精力的天然性限制,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已力不从心。并且,大多数农村小学校长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并不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管理行为中还存在着旧时粗放的管理方式的遗迹。此外,大多数抓学校管理的教师都身兼数职,既要担任行政职务,负责日常农村小学的管理运行,又要做好本职的教学工作,一身多用,这导致了农村小学行政效率的进一步下降。

2.学校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受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已经不再如先前一样完整,但乡土社会总体的差序格局还未实现根本转变,农村小学植根于乡土社会之中,自然无法避免乡土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行事准则所带来的影响。首先,其中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农村小学的奖惩机制存在缺陷,存在部分管理者利用自己的权力之便,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其次,学校的监督体制也需要进一步改进。部分管理者由于没有长效监督机制的约束,责任意识不强,在管理工作中流于形式,忙于向上级应付交差,而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却考虑欠妥,缺少长远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眼光,在教育大变革的洪流中丧失先机,使本就存在问题的农村小学管理体制雪上加霜。最后,学校的应急管理体制也存在漏洞,没有完备的应急预案,遇到突发事件,多为事后管理,易产生不利的后期影响,农村小学的声誉形象受到损害。

(四) 经费方面

习仲勋曾指出:“教育投资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的投资,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教育经费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物质保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提升教育经济回报率的必然需要。当下农村小学的发展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教育经费的不足所决定的。

1.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不平衡

“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和户口制度,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十分严重,这也导致了严重的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 ,其中突出的特征之一便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差距过大,农村接收的教育经费少之又少。一方面,学生生源是国家教育经费分配拨付的主要参考标准,农村生源的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农村小学得到的教育经费日渐枯竭,这样一来,失去物质保障和学生基础的农村小学就不免陷入生源与经费同时“亮红灯”的双重危机。

2.教育市场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与不断完善,我国教育领域同样受到资本生产要素的影响,教育日趋市场化与产业化,教育投资的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教育领域的市场化运作对农村小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抓住机遇,引导得当,农村小学能获取强大的经费支持,扭转眼下的发展局面,但现实是农村小学由于长期缺乏足够的内生动力,市场中的教育资本出于经济回收效益的考虑,不愿将资金投入到建设周期长、前景不明朗的农村小学中来,更多的是将资金注入城市教育,以谋求更好更快的经济效益。在国家教育经费日渐减少与市场资本偏向性投资的背景下,农村小學无法获得足够的经费进行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教育人才的多向引进,在“质”与“智”的层面与城市小学形成了巨大“鸿沟”。

三、 解决农村小学发展困境的路径思考

(一) 整合教育资源

1.整合教育资源,办优质农村小学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办学方针主要遵从教育平等化的理念,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农村小学大多采取“一村一校”的办学模式。但是,时过境迁,“一村一校”的办学模式在当今教育需求升级、教育改革势如破竹的情况下,其碎片化、零散性的特征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被无限放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随之成为其发展动力疲软的重要原因。所以,为解决此问题,政府可以将农村小学发展存在严重困难的地区作为教育改革的试点,引导农村小学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撤销部分“空心化”的农村小学,实现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以乡镇为单位,根据当地学生的入学需求,在统筹考虑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要素的基础上,兴办规模化的优质农村小学,满足农民对与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回流。

2.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将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整合后,势必会出现部分农村学生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学生在上学路途之中的人身安全也會成为家长的忧虑。所以,必须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审视此项改革进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防范重大风险。对于离家较远的学生,政府要分类施策,为有住宿需求的学生修建定量的新校舍,改进原有校舍的住宿条件;不愿住校的,则可以购进校车,合理规划行进路线,集中统一接送学生,确保学生路途安全;除上述办法之外,为农村小学学生所在家庭定期发放一定数额的教育出行补贴,将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权还与家长,将农村小学的治理压力分散到家庭单元中去,不失为一种可行性较强的选择。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引进高素质的青年教师,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注入活力

教师是农村小学发展的关键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针对农村小学教师整体力量与水平的不足,政府要着力引进高素质的青年教师,依据当地农村小学的实际,做好每年度的人才引进计划,兼顾本地区人才需求的平衡性。此外,政府要设置专项人才资金,探索建立长远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定期举办基础教育先进模范表彰大会等多种形式,给予工作成绩好、乐于奉献的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以物质奖励与荣誉奖励,在物质待遇、社会地位、精神荣誉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农村教师的责任感与获得感,让优秀的青年教师乐于在农村小学教书,愿意挥洒自己的青春汗水,扎根农村,以致力于农村的教育事业为价值依归。

2.坚持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

农村小学的发展必须靠一批乐于奉献的教师才能发展壮大,所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就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现实课题。一方面,“国家 2006 年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公开招聘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创新了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 ,这对于推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成效显著,所以国家应该继续坚持农村教师的特岗计划,保持农村小学教师良性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在通过综合考核后,可以允许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免试攻读教育硕士,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与知识素养。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仅是学历层次的问题,关键是要提高和完善培养质量” 。政府还要积极与地方高校协作,定期定批地开展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从而优化其教学能力。

(三)推进相关制度建设

农村小学的发展既要有足够的生源,优质的教师,还必须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农村小学的发展实现规范化,降低发展成本,提高发展效率。所以国家必须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从顶层设计方面解决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使农村小学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1.建立农村小学发展责任制

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体制特征决定了政府的力量对于国家各领域的发展都具有引领性的作用。农村小学的发展也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农村小学发展责任制,实现农村小学发展任务的主体化、精细化,将农村小学的发展质量与当地主管领导干部的任用升迁有机联系起来,列入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事项中,作为领导干部提拔的参考标准之一,端正领导干部的做事态度,倒逼领导干部“开动脑筋”,采取创新农村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打通城乡教师交流渠道等方法,助推农村小学的发展。

2.建立“以人为本”的综合考评机制

农村小学的管理体制不仅要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行,还要体现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农村小学教师物质待遇一时难以

快速提升,是客观的现实存在,所以农村小学若想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文关怀这一“软实力”尤为必要,这对于当今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来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要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对农村教师的评优奖先施行人性化的综合考评机制,不谓“学历”,不谓“资历”,创新评价标准与内容,让农村小学教师赢得职业荣誉感。

(四)保障经费投入

1.对农村小学加大补助力度,逐步提高农村小学补助水平

没有经费的保证,农村小学的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更谈不上使农村小学摆脱发展困境,实现教育质量的升级。首先,政府要确保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标准不低于同类城市学校,还要对部分地区存在严重办学困难的农村小学进行适当倾斜。其次,政府要逐步提高“两免一补”政策的补贴标准,确保使每一个农村学生不会因为贫困而失学,守住教育公平的底线原则。最后,政府要继续实施农村薄弱学校等有关项目的改造计划,重点处理好农村小学校舍改造、教学用具更新等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

2.改革城乡教师薪酬政策,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

在教学实践中,农村小学教师往往需要担任“通识者”的角色,教授不止一门课程,较大的教学压力与现实中“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现象形成了强烈反差,所以必须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寻求小学教师群体薪资待遇的公平。为此,政府要确保农村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农村小学教师工资最低标准,使其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教育主管部门要坚持“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方针,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合理合情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享受较高物质待遇的机会,总体上做到政策实施力度与关怀乡村温度的有机结合。

注释: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地调队农产量与农村住户处.对我省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EB/OL].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qsfx/ztfx/webinfo/2015/06/1431316674164849.htm,2015-06-25.

熊春文,史晓晰,王毅.“义”的双重体验——农民工子弟的群体文化及其社会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1):43.

景海峰,黎业明.梁漱溟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97.

黄白.农村教师问题研究——教师专业化视角[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1.

李涛.底层的“少年们”:中国西部乡校阶层再生产的隐性预演[J].社会科学,2016(1):85.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文集》(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0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习仲勋文集(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672.

邬志辉.2014-2015 中国农村教育评论 作为弱者的儿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89.

张筱茜.特岗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下),2019(1):69.

范先佐,郭清扬.发展农村教育关键是不断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J].当代教师教育,2019,12(1):10.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农村小学
略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