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 《夹竹桃》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9-06-25张新华
张新华
《广玉兰》 《夹竹桃》是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里的课文。这两篇文章既有很多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个性鲜明。我在教学时抓住“花”展开整体教学,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悟两篇文章在言语表达形式上的不同,感受作者为了突出事物的特点而运用的写作手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片段一:开门见山,找寻共同之处
师:同学们,快速默读《夹竹桃》,思考《夹竹桃》和《广玉兰》这两篇文章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1:我觉得都写了植物的花和叶,《广玉兰》重点写了花,而《夹竹桃》不仅写了花,还写出了月光下的夹竹桃让作者产生许多幻想。
生2:这两篇课文都是通过描写花和叶,写出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生3:《广玉兰》一文,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而《夹竹桃》主要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赏析一下《夹竹桃》和《广玉兰》这两种植物的花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出它们的美丽的!
教学片段二:同中求异,聚焦言语表达
(赏析《广玉兰》第3自然段。出示: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师: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这段内容,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生1:我从“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中的“依然”“挺立”两个词看出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生2:我从“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中的“数世同堂”和“生生不息”看出广玉兰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生3:作者写出的这几种形态的花,就好比一个大家族中的人,“含羞待放”的就好比是“婴儿”,“刚刚绽放”的就好比是“青少年”,“盛开着的”就好比是“爸爸、妈妈”,“凋谢了的”就好比是“家中的老人”。
师: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他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数世同堂”这个词的内涵,请大家读读描写这四种形态的花的句子。
(生读)
师:刚才,我们欣赏到了漂亮的广玉兰花,你知道作者是抓住什么写出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的吗?
生:花的形态。
(赏析《夹竹桃》第4自然段。出示: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师:请大家轻声读读这段内容,这和我们刚才学习的《广玉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1:《广玉兰》具体写了花开的各种形态,而《夹竹桃》却没有。
生2:《夹竹桃》还写了其他的花,而《广玉兰》却没有。
师:同学们读书真仔细,为什么同是写“花”,却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广玉兰》的作者抓住形态进行描写突出的是生命力,而《夹竹桃》的作者是要突出夹竹桃的韧性,所以是这样写的。
师:回答得很棒,请大家在书上找一找,哪些地方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在一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花期长、天气变化、季节变化、对比衬托)
(出示)
师: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这两句的表达哪个更好一些?
生1:第一句,因为这样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生2:我也觉得是第一句,败了再开,黄了再长,可以具体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就好比是一个人,失败了再爬起来,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教学片段三:运用迁移,落实言语实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两种花的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收获。
(生自由说)
师:请大家回忆自己喜欢的一种花草,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生1:我喜欢菊花,我打算通过写花开的各种形状来写出它的美。
生2:我打算写梅花,通过环境以及和其他花的对比写出它的坚强不屈。
生3:我打算写虞美人,通过写开放前的默默无闻,突出花开后的美丽。
师: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草。
【案例反思】
一、条条大路通罗马——顺应学情,设计核心问题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更要注重一课一得,所以,问题的设计尤为重要,教学时要设计统领几篇文章的核心问题;课堂环节简洁明了,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培养与发展。核心问题的设计要能引发学生深层性的思考,引发学生静心读书,深度思考。
在教学《广玉兰》和《夹竹桃》这两篇文章时,我抓住“花”这一教学资源,让学生体会“同样是写花,为什么两篇文章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在写作上的别具匠心。当然,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学情,要因人而异,有些老师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抓住“两篇课文各是如何写出旺盛的生命力的”这一问题而展开,赏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做到熟读成诵。
整合单元的优质资源也和执教老师的思路息息相关,例如,六下第七单元《孔子游春》一文,我在教学的时候,把《孔子游春》和《练习7》中的名言整合起来教学,体会孔子的教学智慧,而同年级的另一位教师则把《最大的麦穗》和《孔子游春》整合在一起教学,比较两人的教学方式,从而体会两位大师的教育智慧。
二、咬定文字不放松——关注语言,聚焦言语表达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这个学习语言的“例子”,剖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及表现形式,让学生有效进行语言实践,最终获得语言技能,提升语文素养。
在教学片段二中,我通过让学生感受“花的形态”体会到了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品析了“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重点理解“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内涵;在《夹竹桃》一文中,我通过抓住“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句话来感受夹竹桃的韧性,让学生通过“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夹竹桃的品质。
又如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和《秦兵马俑》这两篇文章,我在教学“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句时,把它和“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個”进行对比,问学生:作者已经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为什么还要这么写呢?让学生感受到“作比较”这种方法的妙处。
总之,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一定要聚焦言语表达,否则我们的整体教学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重运用,探寻实践路径
单元整体教学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拓展知识的外延,吸纳丰富的课外知识,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特别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寻语文实践路径。
在教学片段三中,我让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方法,写一种植物。这样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再如五上第三单元是一个故事单元,我在教学时把《推敲》和《嫦娥奔月》整合起来教学。执教《推敲》一文,除了体会书中用“敲”字的巧妙之外,还着重训练了学生抓住细节把故事说具体的方法,当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之后,我让学生自主学习《嫦娥奔月》,然后让学生抓住重要情节进行叙述。
苏教版四下第三单元由《三顾茅庐》 《祁黄羊》 《公仪休拒收礼物》组成,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讲历史人物的,除了都要品读语言、关注表达形式、了解人物特点之外,《公仪休拒收礼物》是独幕剧,这是其他单元中没有的。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以充分挖掘这一优质资源,带动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三顾茅庐》中的片段编写剧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探寻语文实践路径,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