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未成年人阅读心理研究及阅读推广对策
2019-06-25赵友芬
赵友芬
摘 要 本文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探究了江苏省未成年人的阅读心理问题,以及家庭、社会生活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全省未成年人阅读的现状,以及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该领域阅读推广活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阅读 阅读心理 阅读推广
分类号 G250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04.00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ing psych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ding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hildren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and social living environment factors on them. It also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s reading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of children.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carrying out the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this field.
Keywords Reading. Reading psychology. Reading promotion.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人力资源基础。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江苏省来说,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与知识教育意义重大。在这个全民阅读时代,对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工作更应该成为重中之重。应深切关注未成年人群体的阅读心理状态,探究家庭、社会生活环境对未成年人群体的影响,并根据分级阅读、分众阅读原理,有区别性地、有差异化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未成年群体成人、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从江苏当代未成年人的阅读现状出发,探讨阅读推广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1 阅读推广与当代未成年人的基本心理行为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认知活动,是人们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道林和莱昂认为,“阅读是对于记号的解释。记号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现象,例如看手相的人阅读人手上的线条,打猎的人阅读野兽的足迹、老农阅读天象等;另一种则是任意的符号,如地图、文字、盲文等,它们都是由于实际的目的而有意创造出来的。一般所说的阅读应该是后者,这种阅读正是教师家长和心理学家所关心的。” [1]
阅读推广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一种方式。从2009年开始,以图书馆为主角的各级各类全民阅读推广工作陆续展开,至今有近10年之久,各种阅读推广举措不断推出,相关研究论文不断呈现。理論及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对于社会个体来说,阅读是一种贯穿人生全过程的学习使命;再就是它对于图书馆来说,还意味着是一种‘全品种的读物推广,要对各个品种的读物进行导读和推送,使一切图书资源尽可能多和快地实现阅读接受,向社会知识力转化”[2] 。阅读推广,一直“在路上”。
阅读研究通常包括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其中 “阅读的心理,是对很多人的读书过程,从心理学的立场出发考察和实验并对它的机制给与分析和说明”[3] ,它包括对阅读材料、阅读环境、读者阅读性能、人格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阅读的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和调控过程,这两者协同作用,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实现阅读目标” [1]。阅读的方法、种类、模式是多样的。但是,“科学阅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阅读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必须带着良好的理解来阅读。阅读的效果取决于理解,而不是阅读的次数”[1]。
一般说来,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会受到遗传性因素的影响,并与生理的成熟有关。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同伴,以及所阅读的书刊(课本)、所观看的影视作品、互联网等,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当代知名话剧演员方掬芬曾经回忆说:“我能从事儿童戏剧工作,与我的家庭熏陶和读书生活是分不开的。我的母亲从前是小学教员,父亲是小职员。受他们的影响,我在念高中时上了师范学校,上大学报考的是戏剧专业”,“在此之前,我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学习时,系统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并养成了读书学习的习惯。现在不管工作有多忙,回家后也要看一会书。”她指出:“在读过的各种文学书籍中,我最喜欢中外著名的童话和神话,尤其是安徒生、格林及吴承恩、蒲松龄等人的作品……那些具有积极和浪漫主义精神的童话和神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故事,歌颂了真、善、美,抨击了假、恶、丑,它对于我知识的丰富、性格的培养、想象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4]
当代未成年人在身心发展上,具有几个基本特点。首先,人生会经历三个“烦恼期”:一是3岁前后的“幼儿期”,行为表现为“不听话”;二是9岁前后的“儿童期”,表现为自我意识强,喜欢玩手机及游戏,容易分心;三是13岁前后的“青春期”,表现为心理叛逆、闭锁,有的会沾染上“网瘾”[5]。而在心理发展方面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矛盾动荡性”,即处于“快乐和痛苦”“精力旺盛与无精打采交替”“自尊与谦卑并存”“自私与利他互换”“好行为与坏行为轮替”“孤独与归属并举”“保守与激进齐发”“知与行波动”之中[6]。同时,未成年人在形成“自我”,独立性发展人格的时期,心理和行为上还不能够同步,个体之间仍有一定的差异性。
基于上述特点,需要从阅读的愿望、阅读的兴趣,以及阅读意志等方面,加强未成年人的阅读引领和指导。
2 江苏当代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与阅读现状
家庭在培养未成年人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及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中担当着重要角色。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各种移动终端被广泛应用到阅读当中,手机等已经成为常用阅读器。“读屏时代”给未成年人的深度阅读带来了影响。碎片化阅读、图像阅读、娱乐阅读等浅阅读问题,已出现在江苏未成年人群体的身上。
在当代生活中,教育投资成了家庭的主要投资之一,作为东部发达地区的江苏尤为突出。有很多家庭为了孩子补课方便,买房、买车、租房、一对一辅导等多种手段齐上。本应属于未成年人玩耍及阅读的时间,却被诸多课外班及作业占据。有一段时间,教育主管部门推出了“减负行动”,未成年的孩子们有了“喘息的机会”。但是,面对升学季,家长们的弦又被绷紧了,继续填鸭式、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人们无奈地发现,“现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我们的未成年一代并不快乐。”虽然图书馆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但阅读推广效果却不尽人意。
2.1 阅读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针对未成年人读者群,江苏省各级各类文化教育部门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如“书香江苏”“书香校园”“读书月”“读书节”等。
一些公共馆开设了多种阅读活动,例如苏州图书馆的“阅读妈妈进社区”“周末少儿”“贝贝国学”“电台合作栏目——好书推荐”“周末讲座”“读者回声”“童书推荐”“我爱科学”[7]等。仪征市图书馆“弘扬地方文化,关爱仪童成长”被列入仪征市首批未成年人保护项目[8]。仪征市图书馆在新城镇文化站隆重举行了“读书月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利用馆藏数字资源带领儿童走进数字阅读科普世界,共同探讨动物界的神奇奥秘,通过看动画、拓展营、互动游戏和动手吧等环节,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动物,并普及相关知识,使其感受数字阅读的乐趣。此外,还有些中小学利用学校图书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空间,推送优秀篇章给喜欢阅读的孩子们,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阅读。例如无锡广丰中学推出的“美文阅读”“紫藤书香报”“紫藤苑学习共享空间”,连云港海州高级中学的“智慧阅读空间”以及每月一次的“科技读物”,等等。
2.2 阅读现状
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里,江苏当代未成年人遭遇了优质学区、中考、高考这些所谓的“独木桥”。教师、家长、社会似乎都处于两难的境地。
首先,是教师与课外阅读两难。学生课内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老师只会鼓励孩子进行少量的课外阅读,功利性甚强。“有些老师自己只注重对课内书本和教辅材料的分析研究,他们对未成年人课外读物也知之甚少,所以,自然无法去正确的引导未成年人开展课外阅读。” [9]
其次,是家长与家庭阅读两难。家长认为未成年人阅读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习成绩,忽视了阅读在未成年人情感能力、想象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只准孩子在课外看教辅书和与提高考试、作文成绩有关的书,仅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择图书,无视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家长每日用于阅读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对当代未成年人心理研究甚少,损害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难以营造出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再次,是社會与阅读推广两难。传统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经常以主题报告形式开展,忽略了未成年人的阅读心理,缺乏趣味性。阅读推广活动所起到的效果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削弱了。有些活动比较分散零乱,形式与内容没什么创意,获得社会层面的支持少,宣传的力度不够,影响力小,不能形成特色。
3 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策略
有研究表明,只有在未成年时期形成了阅读习惯,才可能在成年以后乃至一生都保持这个习惯[3]。 针对当今未成年人各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专业人员应协助孩子爱上读书,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还应积极汲取他方之长,并结合江苏实际加以运用,以此不断推进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工作。
3.1 避免来自家庭的功利性阅读
我们应该重视家庭阅读环境及氛围的建设。“作为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的重要场所,家庭是推进全民阅读最应关注的对象”,“我认为,不能在生活现代化的进程中丧失这种优秀传统,而应该在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在生活日益小康的进程中,倍加重视个人、家庭乃至全社会的藏书风气和阅读习惯的建立。” [10]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不仅针对未成年人,更应包括所有家庭成员,让阅读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避免功利性阅读的滋长。
3.2 避免来自学校老师的功利性阅读
学校及老师应摒弃“升学业绩”的压力,真正培养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引导未成年人爱上阅读,学会阅读。老师们可以与各类图书馆合作,结合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爱好,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他们的阅读方向,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远离功利性阅读。
3.3 加强阅读活动参与性
各级各类图书馆切实结合未成年人各年龄段的阅读心理和兴趣,提供恰当的读物,差异化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对儿童读物的研究,如东莞图书馆推出的《儿童绘本导读书目——心灵成长系列》 一书,即是这方面成果之一,以我之见,在儿童阅读读物的选择上,应重视纸本阅读与深阅读,重视经典阅读,在图书馆建立经典阅览室” [11],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经典阅读指导,掌握并及时解决未成年人阅读层面出现的新问题。
“我向来认为,一个孩子如能在师长的熏陶和指点下,将其天生的多动性和好奇心,引导转化成为强烈的求知欲,及早培养起爱读书、爱学习的阅读习性,那么,他将来上了学肯定会是个悦纳知识的好学生;他还会自己跑去图书馆,走进书店,做一个求知若渴的勤奋读者;走向社会入了职,也必然是一个肯钻研业务的学习型人才”[2]。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教授一语中的。我们相信,未成年人有了家庭文化启蒙和培育,以及所在地文化氛围的熏陶,必将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4 结语
阅读心理类型可分为知识学习型、问题研究型以及生活休闲型三种。本文所关注的当代未成年人的阅读心理属于知识学习型,即引导他们通过获取、查询、交流、传播、吸收、加工和利用信息和知识开展求学行为。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推广工作时,一定要认清未成年人的这一心理特征,再结合江苏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人家不必问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配置中,应把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的阅读推广作为重中之重,应当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规律,探索出适合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策略,从而引导他们发展成为“终身学习者”。
参考文献:
孙海英.读者心理学导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
徐雁.一个书香盈邑的人文愿景[J].出版参考,2013(12):9.
黑田实郎.婴幼儿发展事典[M].李季湄,编译.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1.
方掬芬.童话、神话名著对我的启发[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
李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与教育保护[EB/OL].[2018-03-24].http://mec.gdei.edu.cn.
上海社會科学研究院青少年研究所.转型社会的中国青少年[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出版社.2009:130-134.
苏州图书馆[EB/OL].[2018-03-24].http://www.szlib.com/.
中国图书馆学会.仪征市图书馆“弘扬地方文化,关爱仪童成长”被列入仪征市首批未成年人保护项目[EB/OL].[2018-05-13].http://www.lsc.org.cn/contents/1132/12490.html.
赵双,李玉艳.我国0~6岁儿童阅读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的调查[J].图书馆学刊,2014,36(8):75-79.
廖姗姗.倾力打造未成年人“悦”读平台: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与职责[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0):123-125.
王余光.“家中藏书不必多,而选择必精”:当代“书香之家”的构建与图书馆阅读[J]图书馆杂志,2013(4):1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