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萨诸塞州母语课程标准中复杂角色分析的特征和启示
2019-06-25郑婉婷
摘 要:在《马萨诸塞州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9~10年级阅读标准中出现的复杂角色分析内涵丰富、价值显著,在概念学习、方法教学、阶段学习上分别呈现出渐进性、操作性、综合性的特点。作为人物学习的高级阶段,复杂角色分析拥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人物学习系统,极具借鉴价值。
关键词:复杂角色;人物学习;教学启示
作者简介:郑婉婷,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0-0031-03
《马萨诸塞州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课标”)在2001年版课标的基础上实现了切实的进步,内容进一步细化与具化,且体现科学性与时代性。作为初高中衔接的九至十年级,课标内涵丰富且具有可操作性,在阅读标准中出现的复杂角色分析,显示出课标的多重价值,不仅对我国课标的制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更有益于反思我国的人物教学现状,并加以吸收突破。
分析复杂角色在文本过程中如何发展、如何与其他角色互动,以及如何推进情节或发展主题,这是课标中针对复杂角色分析的完整表述。作为衔接,九至十年级人物学习的标准显现出独特的阶段性,且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人物学习到达此阶段,融合了中小学各个年级的教学点滴,因而具有独特且丰富的教学价值。笔者梳理并对比了各个阶段的人物教学,通过三点展开,以寻找复杂角色分析的借鉴价值。
一、渐进性:从扁平人物到圆形人物
课标在纵向学习上体现出清晰的渐进性。在具体的标准条目中,隨着年级的递增,呈现出有序的变化,其中,关于人物学习便有着从扁平人物到圆形人物的变化趋势。一年级课标中规定:辨析常见故事中的人物特征,包括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民间故事与童话故事一般注重塑造简单且易于传记的人物形象,如善良的白雪公主、邪恶的皇后、乐于助人的小矮人等等。这些形象较为简单,且性格单一,是有关扁平人物的学习。在低年级的学习中,课标关注了学段特征,体现出科学性。而发展到六年级,课标则明确指出:描述特定故事,诗歌或戏剧的情节如何在一系列情节中展开,以及角色如何在情节转换中作出反应或改变。“改变”一词极为关键,它表明学生在该学段应开始注意人物的变化性与复杂性。人物并非一成不变,他会随着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动态性,打破原有的扁平人物印象,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入的人物塑造。到九至十年级,直接点明:分析复杂角色在文本过程中如何发展、如何与其他角色互动,以及如何推进情节或发展主题。复杂角色是检验学生人物学习的高级标准,也是判断一个初中生人物学习是否合格的标志,并为高中学习打下基础。
此时的学生,不仅应明确什么是好人物,还应具备人物分析的整套能力。而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中,课标亦注重渐进性,并非一蹴而就地培养能力,而是细水长流式,难度层层递增,能力逐级培养。例如,关于课文中插图的利用,一年级谈到运用插图,二年级谈到利用插图,三年级则提出解释插图如何帮助解释……四年级以后便不再出现插图教学。由运用、利用到解释,完成了插图学习的完整教学,这种教学的难度是逐渐递增的,从学会运用到解释动作的内涵,学生不仅需要知道可以用,还能解释怎么用,充分且充足地利用了课文中的插图获得此项能力。反观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渐进性更多地体现在阅读面与阅读量的扩增,例如,七至九年级要求学生每分钟阅读不少于5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量随年级递增,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质的变化,而细致入微地专注于某类文体某个方面的渐进性教学较少。其实,我国教材中有许多单元与课文都适合开展渐进性的系统化人物教学,例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含《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炭翁》《骆驼祥子》五部作品,人物是此单元的独特价值,且这些课文中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他们都是社会中的小人物。文章种类丰富、风格迥异,完全可以作为复杂角色的教材。除此之外,我国教材中出现的人物数量极多,对复杂角色教学的承载力是极强的。若一线教师能掌握人物教学的内在规律,开发丰富的教材资源,开展渐进式人物教学,对学生理解与创造人物的作用一定优于按部就班地以教材顺序为主的普通教学。
二、操作性:丰富且成系统的方法教学
复杂角色的分析方法以前8个阶段为基础,显示出极其厚重和丰富的内涵,其中,方法的多样性、系统性显示出该版课标的独特价值,值得我们重点挖掘。就方法的多样性来说,不仅有看图描写、对比与比较、多角度思考等学习方法,还有如何塑造一个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其中,具体的人物形象描绘方法有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学会讽刺对比,学会联系主旨等多样化的方法。如细节描写,分别在一年级与四年级出现,分别表述为通过利用关键细节来描述一个故事中的人物、环境和主要事件;深入描述故事或戏剧中的人物、背景或事件,描绘文本中的具体细节(如人物的思想、词语或动作)。一年级注重找到细节,四年级注重描述细节,可见课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学习不仅是明确一个概念,更重要的是落实到一个方法的运用。细节描写可以为一个人物的塑造增色不少,但是明确如何塑造细节更为重要。课标中丰富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使得该版课标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不仅教师可以读,学生也可以读。
此外,就方法的系统性,笔者选取了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部分——对比方法来进行重点阐述。针对对比方法的学习,该课标分年段进行了规定,并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笔者将课标相关内容整理如表1。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比方法的学习一直贯穿于二至七年级,每一学年分配一个学习任务(七年级出现两条),将对比方法作为一个系列融入课堂教学,显示出清晰的阶段性。除此之外,分析对比方法的内涵,有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对比,这体现了课标关注文本的特点,还有同一故事,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对比,这体现了课标关注跨文化沟通的特点。以我国语文教材的课文《故乡》为例,根据课标的规定,我们可以进行少年闰土与成年闰土的对比,甚至可以将鲁迅和文中的“我”进行对比,这样的教学可以打破学生对对比这一学习方法的思维定式,教师需引导学生认识到对比不仅是一种表现手法,更是阅读文本时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另外,“比较和对比不同故事叙述的观点,包括第一和第三人叙述的区别”这一项十分吸人眼球,课标主动关注叙事人称的多样化,并在四年级教授学生对比这些人称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叙事人称的神奇功效与不同效果,十分值得借鉴。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绝句》时,诗中的叙事视角是窗前的作者,教师引导学生跳开作者的第一人称叙述,将叙述权交给黄鹂或者白鹭,用“他”来代替作者,并让学生比较这两种叙述角度,由此,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相关写作技巧,还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角度阅读与写作。
从对比这一方法的学习中可以得见,该版课标构建了方法学习的完整系统,指导教师步步深入地教授方法,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学习方法,在“授人以渔”的过程中,为学生复杂角色的分析打下坚固的基础。作为一个初入高中的新生,如果能熟练自如地分析一个复杂角色,学会采用各种恰当的方法,用开放的思维去分析,这一定得益于课标中丰富且成系统化的方法教学。
三、综合性:复杂角色之集大成者
经过了渐进、多样化的训练后,学生掌握了丰富且系统的分析方法与专业知识,他们在九至十年级将接触到一项具有挑战性、检测性的人物学习活动,那便是分析一个复杂角色,这是一项综合的考验。针对复杂角色,课标中明确解释为具有多重性格的角色,也就是接近于我们所说的圆形人物。多重性格区别于一种性格的人物,不是非黑即白,不是善良与邪恶的对立,而是一个人的身上具有多重性格,或者这种多重性格来源于人物经历的变化,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经历促使其产生变化,从而展现一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笔者认为,根据各年级课标的呈现,这里的多重性格不仅指人物在同一时刻具备的多种性格,更指的是变化中的人物,因为变化能制造冲突、高潮,从而揭示主旨。
例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曾经勤劳、单纯、热爱生活,经历了一次厄运后,她仍尝试乐观面对生活,但在接连不断的厄运中,她的心灵之灯被轻而易举地吹灭,惨遭生活抛弃,这是随着时间、情节不断变化的复杂角色。此外,还有同一時刻具备多重性格的人,甚至是具备截然相反的性格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她睡觉摆成一个“大”字,她粗俗大条,但对“我”却细心呵护。这时候,大条与细心便不再对立,它们互相作用,成就了一个真实、鲜活的奶妈形象,她是底层劳动人民,是个小人物,而小人物也能闪烁柔和的光芒,这便是多重性格的魅力,极具教学价值,如果能学会制造这种冲突,学生的人物塑造水平就会快速提升。
课标要求学生在分析复杂人物时,应学会分析人物的变化、分析人物间的相互影响对情节和主旨的作用。而正如上文的例子中所阐释的,一旦人物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人物的性格也就开始多样起来,一旦性格多样,也就意味着主旨的揭示迸裂而出。例如,在祥林嫂性格的变化中,可见封建礼教对人性的荼毒,在阿长性格的冲突中,可见她对“我”质朴而热烈的爱。范进在中举前后,胡屠夫的性格变化不仅可以展示出人的异化,还能直接揭露科举制对人心的荼毒。可见,人物之复杂是极其重要的,学会分析复杂人物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分析复杂人物的方法更是值得重视与借鉴的。
九至十年级阅读标准中的复杂角色分析,作为一个集大成者而存在,它的内涵包含前8个阶段的学习,这其中有丰富且有效的方法,有对人物的深刻理解,这是一套完整而成熟的人物学习系统。复杂角色分析作为人物学习的高级阶段,它促使学生学习分析人物的多样方法,引导学生塑造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更是致力于帮助学生触摸生活中最本真的“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曾素林,郭元祥.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3,(1):42-45.
[3] 于淼.例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J].文学教育,2018,(6):82-83.
责任编辑 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