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文关怀促进高校团学干部的成长

2019-06-25曹沙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成长人文关怀

曹沙

摘 要:党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1]。高校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简称团学)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团学组织是学校隐性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育、服务和管理青年学生,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创建和谐校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为高校基层团建工作提供了科学方向。高校推进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意义重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团组织应树立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重视和发挥团学干部的主体意识,引导团学干部开展自我教育,并融入人文关怀,把建设服务型基层团组织的工作不断推向新的水平。

关键词:人文关怀;团学干部;成长

何为人文关怀呢?那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着手,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团学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直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而人文关怀则是形成和强化团学组织凝聚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2]。学校应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多样化的个体需求,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并将其渗透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促进团学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通过人文关怀培养团学干部健全的人格

中国的传统教育为我们留下了的最宝贵的财富即以人为本的爱心教育。校园人文环境是一种隐性课堂,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极为重要。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爱应以理解和尊重为前提,是一种智慧且有责任的爱,更让学生学会去爱。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关注心灵和人性,关注人的健康成长。团学工作忙碌而繁杂,团学干部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来应对。青春时代是为一生奠定基础的时期,而人文关怀会促进他们保持愉快、开朗、自信的激情,即使遇到失败与挫折,也能用理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而渡过难关。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对团学干部实施教育指导过程中,应具备更多的爱心、良心和社会责任心,并能将这种情怀传递,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舒缓,心理压力得到降低,带给他们心灵的宁静、精神的完善、灵魂的高尚,并促进这个团队变得更加温馨、善良、美好,让大更家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有效发挥自己的所长,锻炼自身的能力,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最大限度,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成长得更加幸福。

二、通过人文关怀加强团队默契

中国教育最好的传承是人文关怀。人文就是人心,人文关怀就是对人心和人性的关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好的教师是在与学生的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与学生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样的教师。高校教师与团学干部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工作、生活中也应是合作者和如亲人、朋友般的关系,在工作中大家身处同一团队,共同解决问题;在生活中关怀照顾学生,认真倾听团学干部的心理诉求,以心换心,真正走入团学干部的内心世界,让他感觉你可信赖。这种关系的确立有助于更好地使团学干部间、团学干部与教师间融合。人文关怀的力量是无穷的,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远胜于生硬死板的行政命令,这种团队归属感有助于团学干部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团队管理的经验。同时也指出,教师在与团学干部的深入交往中要把握“度”,注重实事求是、公正严明,不能丧失教师的威信与尊严,鼓励与批评并存,激发团学干部的无限潜能。

三、通过人文关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強化人文关怀教育对于高校思政人文体系的构建以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思想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通过人文关怀将会更好地落实这一点,在充分地尊重理解人、真诚帮助人的基础上,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进而有效激发团学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有效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其全面成长,为未来更久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团学干部的成长需要教育者倾注深深的人文关怀,尊重而非斥责,鼓励而非嘲讽,全心全意为团学干部成长筑起一道屏障,给予他们坚实的后盾和包容的爱,促进他们在团学这个平台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成长地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董雨.人文关怀与高校团学干部的成长[J].中国青年研究.2007(7).

猜你喜欢

成长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