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台媒体融合的思考
2019-06-24张勇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快速崛起,舆论场发生巨大变革,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传播手段多元、传播技术快速迭代、主流舆论面临全新挑战,从内而外,加快媒体融合成,成为城市台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面临的紧迫问题,正因为如此,城市台只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深刻理解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才能把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
【关键词】媒体融合;移动互联网;短视频;城市台
一、广播电视面临的困惑
(一)传统阵地还在,用户已经流失
毫无疑问,广播电视用户的流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移动互联网、4G、5G的到来,这种趋势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19》认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网络视频业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几年网络视频将待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短视频平台的纷纷崛起,带来全新的传播业态。例如,抖音短视频带动城市形象塑造更加灵活、多元和富有人情味,也会为用户的参与提供更多的方式。这份报告意味着,传统广播电视曾经的辉煌的过去一去不复返了,融合已经成为仅有的选。2019年11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正式推出视频社交化平台一“央视频”,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传播模式,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既有的视频优势与社交方式相结合,成为主流媒体中首个“视频社交媒体”,央视频的出现对于各级广播电视是一个风向标,但对于城市台来讲,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如何把丢失的用户找回来,是个紧迫又严峻的问题。
(二)传统思维方式,无法适应需求
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的差距就在思维方式上,具体的讲就是是否有互联网思维,而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电视节目还存在一本正经一成不变的情况下,而新媒体已经将要进入智能媒体时代,基于大数据,更精细化的内容推送,让用户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以头条系为代表的算法推荐,无论是内容还是营销都到了极度精准的地步,用户体验异常舒适,以抖音为例,“非遗合伙人”系列短视频被赞31亿次,在传播知识和传统文化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而“DOU知计划”推动知识科普,累计播放量超过1.9万亿次,也是抖音成为中国最大知识普惠平台。而说教式的生产、传播方式,已逐渐远离大众的视野。
(三)观念陈旧僵化,市场意识淡薄
广播电视老的编辑记者、老的制片人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很久以前的状态(老不是年龄的老,而是心态老、知识储备陈旧),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愿创新、不想冲破自我成为顽疾,思想固化,节目形态跟不上用户需求。原有的节目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固然有自身优势,但是面对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原有的模式疲态显现,一方面需要大量懂新媒体技术、懂运营策划,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人大部分固步自封,难以从过往的窠臼中摆脱出来。而真正即懂电视新闻采编,又懂新媒体平台运营还懂互联网技术创新的人才太缺乏,培养成熟的有创新意识的新媒体人才也需要一个过程。
(四)频道制生产模式,难以形成媒体矩阵
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通过适度调整,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和内容形式,以适应新手段、新技术、新用户传播,占领新的传播阵地。事实上,现在大多数的城市台实施的割据式的频道制,因为利益博弈,既不利于各类新闻要素整合,不利于各类传播平台的聚合,成为媒体融合最大障碍。
二、融合是大势所趋,早融早主动
(一)思想的融是基础
媒体融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切实落实移动优先战略,转变电视制片人、记者、编辑的思想观念。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到达率,曝光量,影响力。没有传播的产品没有任何价值,要坚决摒弃各为其责、小农意识、划地为牢,要将移动优先的理念贯穿于采编播全流程,让新媒体给传统媒体赋能,反补传统媒体,已经成为一些城市台成功的经验。
(二)机制的融是保障
媒体融合要建立制度保障,首先是打破壁垒,要从体制上破除频道制带来的弊端,要从频道中把涉及内容生产的部分剥离出来,构建以融媒体中心为架构的管理运行体制,以及在这个体制之下的人财物制度,避免相互掣肘带来的层层阻力。整合电视新闻频道、新媒体中心各类媒体资源、生产要素,实行内容建设中心化,重塑内容生产流程、优化各类新闻自由资源,统筹运用各类传播平台,激发活力、形成合力,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最终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
(三)人才的融是关键
无论怎样发展媒体,人的要素始终是最关键的,媒体融合要把电视、新媒体、广播甚至报纸的人聚合起来,培养具备全媒体素质能力的采编队伍,根据专业分工,既能各司其职相对固定,统一调度发挥聚合效应。从而让新闻产品在多维度实现快速高效传播,从而形成强大传播力和引导力,实现主流媒体价值。
(四)技术的融是支撑
新媒体是技术驱动,技术的创新为媒体融合发展赋能。除了要实现资源的融合,更重要的是要融合城市资源,因为城市台扎根本土,更能深切了解这个城市及其市民的所思所需所想,结合民生,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完备用户体验,通过不同的表达形式,通过不同的传播端口生动活泼地加以呈现出来,让融媒体建设取得实效,继而使内容生产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真正达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展形象”的目的。
(五)新媒体“强”是重中之重
媒体融合重要的是将传统内容向新媒体端延伸,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有个关键不要忽略,那就是城市台你必须要有新媒体平台,而且要有一个合格的甚至是强大的新媒体平台,只有这样,你才能实现内容的全覆盖,才能实现多元传播。这就要求,必须对新媒体端进行扶持,加强人员、资金、技术的扶持,放水养鱼,而不是杀鸡取卵,要在网端、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平台发力,形成强大的新媒体矩阵,才能最终让媒体融合,有东西融,有平台用,最终实现融合效应。以日照台“直播日照”为例,目前,直播日照传播矩阵下有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APP等平台,其中微信公众号粉丝80万,传播指数位居山东省内前三强,直播日照抖音号一年发展粉丝380万,获赞2.6亿,2019年9月份今日头条发布排行,位居电视抖音排行榜活跃度、内容优质度、受欢迎程度双料“第二”,第一为“央视新闻”,第三为“新闻联播”,而直播日照快手2个月发展粉丝60万,直播日照APP用户40万,不同新媒体平台之间相互勾连融合,强大的新媒体矩阵为媒体融合提供了一个良好基础。
三、媒体融合存在的误区
(一)把融媒体中心的职能定位为新闻指挥中心
目前很多市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看似一个高大上的融媒体中心,最吸晴也不过是指挥调度中心,而这样的指挥调度中心成了面子工程,利用率不高,很多成了摆设已经成为不少同仁的共识。
(二)传统媒体+微信+微博+APP+短视频=融媒体
这是很多城市台媒体融合的模式,“新瓶装老酒”,把原有内容搬到新平台,实现所谓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方面覆盖”,而忽视了不同平台渠道的特点,只有各得其所才能实现内容上真正的融合。
(三)“内容”“渠道”谁为王?
媒体融合,很多人会纠结于究竟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笔者认为,粉丝经济时代应该“用户为王”,媒体要搞明白自己的目标用户在哪?他们有什么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就是要把不同形式的内容呈现给不同的用户群体,让内容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内容好,目标用户不一定喜欢:渠道畅,但不一定有好的内容,只有内容、渠道相互匹配,直达用户,才能产生最终的效益,內容和渠道最终要为用户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媒体永葆活力的需要,是媒体人的一场自我革命,更是一场考验意志的攻坚战,在破除原有的体制机制上,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同时,要规避媒体融合的雷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媒体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孟令杰.电视媒体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J].青年记者,2013 (26).
[2]凌曦,媒体融合的三个误区[J].传媒观察,2015(09).
[3]盛玉雷.做好媒体融合大文章[N].人民日报.2019-10-30.
[4]唐绪军,黄楚新,王丹,中国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2019年新媒体蓝皮书主报告[J].中国报业,2019(13).
【作者简介】张勇,日照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新媒体及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