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分析研究
2019-06-24米儒
米儒
[摘 要] 随着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这使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7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5-0120-02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
(一)我国农村社会人口构成情况
根据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6年我国总人口138271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8%。同时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且自2009年开始达7.0%。从城乡结构上来看2016年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分别为57.35%和42.65%,农村人口比例依然很大,具体到农村地区,农村65岁以上的老人0.65亿,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10.08%。根据联合国新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这个国家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从以上数据可以很明显看出,我国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尤为严重。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推动力。
(二)我国农村现有的三种主要养老保障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主要有三种养老保障模式,即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土地养老。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仍是农村老年人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社会养老所占的比重较小,在农村很少有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对自己养老问题提供保障的。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人得不到良好的生活照料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年轻人进城市或外地打工,一般留有老人在农村,这导致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些留守老人一般居住在偏僻的村子,距离儿女较远,生活上不能得到良好的照顾,甚至有些老人除了照顾自己帮孩子还需照看孙子,这就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能够正常生活下去,而对于那些身体状况不好甚至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缺乏基本的生活照料,生活比较困难。如今,农村空巢老人病死家中无人知道的现象频繁发生。
(二)农村社会保险保障水平低下
在农村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不信赖。绝大部分25-45岁年轻人人认为自己现在还年轻,距离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时间还比较长,而且对于国家养老保险政策持观望态度,对其未来的发展有所怀疑,因此这部分人根本不考虑此政策或选择最低档次参保。
医疗方面,自2007年开始,我国在农村推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新农合),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的负担,但医疗费用的报销有限,虽然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理论上高达75%,但这些报销主要针对住院治疗的重大疾病,很多大病的特效药、进口药不被列入报销范围,农民仍要承担巨大的医疗费用。据调查显示,64.1%的留守老人在生病时会选择就医,剩下的一部分都是“大病随便吃点药,小病直接扛过去”,7.8%的老人由于行动不便措施治疗的最佳时期。
(三)农村地区养老机构数量少、服务水平低下
在很多农村地区,每个乡镇最多设一所养老院甚至好几个乡镇合伙办一所,这对于规模庞大的农村空巢老人可以说是存在“僧多肉少”的情况。正是养老院的缺乏,所以一般只有五保户、低保户那些贫困家庭的老人有条件入住,一些普通家庭想要入住的老人根本得不到照顾。而且农村这些养老院基础设施差,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只能满足老人吃飽、穿暖等基本的生活需要,对老人精神生活服务水平不高。
(四)农村家庭养老观念深入人心
从古至今,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最为主要的养老方式。现如今,在广大农村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农村老人,他们宁愿孤独一人在家,也不愿进养老院等这些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同时子女在没有养老能力的条件下也不愿送老人进养老院。在他们眼中,进养老院是一件丢人的事,只有一些儿女不孝或无儿无女的父母才会选择进养老院生活。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深入人心。
三、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1.家庭结构的转型,养老负担加重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大大下降,农村人口尤为显著,农民家庭子女的减少,家庭结构发生改变,越来越呈现出“4-2-1”(四位父母,夫妻二人,一个孩子)的模式,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2.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外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了获得更高收入和更好的生活待遇,大量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打工,甚至有的定居在城市,不能经常回家陪老人,这使得老人倍感失落,生活上不能得到照顾,精神上不能得到儿女的抚慰。
(二)农民收入单薄,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低,才会出现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在农民没有收入保障的条件下,哪有余力为自己为父母进行养老保障方面的储蓄和投入,即使有养老方面的意识,他们也会选择最低缴费档次参与。同时农村普遍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养老方面的投资,养老基础设施落后,这些都不能使老年人有良好的生活保障。
(三)政府对养老保障投入力度不大
1.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水平方面,农村要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明显。在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国家加大了对城市的投入,财政资金向城市倾斜较为严重,没有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养老保障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造成了严重的农村养老保障资金不足问题。
2.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只有地方政府出台合理的农村养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养老机构的兴办,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
(四)孝文化的缺失
伴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得到了强烈的碰撞与融合,我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和观念体系受到现代西方思想文化严重冲击,传统的孝道文化和尊老爱老的道德约束减弱。对血缘关系的冷漠、金钱利益的诱惑,多数农村子女常年外出打工,很少回家看望父母,与父母的交流也随之减少,这样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孤独无助。更有甚者,对养老产生抵触,子女们推脱不愿抚养老人,导致老人晚年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家。
(五)农村土地养老越来越不可靠
1.耕地面积的减少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农民依靠土地获得的收入也越来越少。占用土地虽然会给予一定的赔偿,但这种赔偿不那么高,对于依靠土地获得收入的农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2.土地的投入产出比下降
近年来,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物价上涨,农民用于农业投资的成本也相应增加,但农产品的价格却一直稳步不增,甚至偶尔出现下跌状况,这使得农民不会获得什么利润甚至出现亏损,因此许多农民放弃务农选择进城打工。
除此之外,农产品受气候天气影响较大,一场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一整年颗粒不收。比如今年正值开花季节,一场霜冻造成陕西许多地区的农民没有收成。因此农民依靠土地获得的收入非常不稳定。
四、针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有关法律
1.增加农村养老保障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应根据实际需要加大关于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力度,普遍提高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水平,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政府在资金方面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政府也要投入资金兴办养老机构,使得需要依靠社会养老的老人得到满足,并提高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及医护人员素质,招聘经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关于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法律,这就使得一些非法分子有机可图。因此制定和完善有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法律法规势在必得。首先可以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制定《农村养老保险法》,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运营、监督、缴费标准等做出明确规定。其次,按照我国农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
(二)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家庭养老的作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那就得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只有一个拥有良好经济基础的家庭才会考虑自己及父母的养老问题,为家庭养老提供经济保障。
1.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政府在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同时,逐步减轻农民的负担,并采取多种惠农政策,激发农民务农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家庭养老提供经济基础。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
农民外出打工无非就想获得更高收入,要想吸引农民回流农村,那就得提高土地收入,要想真正提高农民收入,那就得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增加农业收益。
(三)宣传社会养老的益处,逐渐转变农村传统的养老观念
要解决好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其中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转变农村老人及子女的养老观念,只有观念上进行了根本改变,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在大力传承孝道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宣传其他形式养老的益处,促使农民逐步改变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通过其他形式的养老也可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有所保障。对老人的子女展开新型养老方式的宣传,使他们摆脱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根据老人及家庭情况,选择适合老人的养老方式。
(四)加强孝道教育,大力弘扬中国孝道文化
百道孝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传统美德。各地政府应组织有关道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利用三下乡活动进行孝道教育宣传,比如评选村十大孝顺媳妇,集体播放有关孝顺题材的电影等。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们孝敬老人意识,使人们认识到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大力传承中国孝道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秋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6).
[2]朱春珍.试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J].时代金融,2018(8).
[3]吕文斌,王闰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17(19).
[4]尚静.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5]李云,徐志萍,康艳钦,黄元全.我国养老保障问题研究综述[J].农村社会保障,2015(8).
[6]龙妍.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保障研究[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7]高荣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律制度完善之探索[D].西安:西北大学,2016.
[8]肖玮.陕西省朔州市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5.
[9]藏晓萌.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为个案[D].辽宁:渤海大学,2015.
[10]刘文博.河南省商丘市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以L村为例[D].四川:西华师范大学,2017.
[11]卢芬,井阳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人人健康,2017(2).
[12]毕晓翠.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13]卜莎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以潍坊市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5.
[14]王美玲.中国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以赤峰市为例[D].辽宁:辽宁大学,2016.
[15]霍冉冉.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D].山东:烟台大学,2017.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