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群众工作法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9-06-24鲁昆洪

办公室业务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群众工作思想政治

鲁昆洪

【摘要】群众工作法是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将群众工作法植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走进群众、融入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众工作;思想政治;民族院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承、边疆繁荣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群众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重视和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新时代民族院校要扎根祖国大地,将群众工作法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走进群众、融入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培养造就一大批下的去、留的住、用的上、有潜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走进群众,倾心关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民族院校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重要窗口,具有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鲜明特色。办好民族院校,要认真研究教育对象的特点,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要素。民族院校学生大多数都来自边疆、来自基层。如云南民族大学自1951年成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0余万名各民族高层次专门人才;2017年首次招齐了全国56个民族的学生,实现了各民族大团结,录取新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63.4%,近一半学生来自民族自治地方。

据调查,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良好,均积极向上、勤奋好学。但少数学生也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集体观念淡薄、学习动力不足、心理脆弱等问题。尤其是对未来缺少有效规划、价值观更加多元、接受新思想新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面对这样的群体,民族院校要统筹考虑培养目标、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改进工作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推行一线工作法、直接联系班级等措施,采取干部+教师、党员+群众、课内+课外等制度,让干部教师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进食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倾听学生的呼声,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立志成才报国的理想信念。

二、融入群众,热心爱护,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民族院校要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队伍,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建立一支业务精、有担当、讲情怀的师资队伍。据调查,民族院校教师队伍总体上政治思想较强、业务能力过硬、深受学生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从校门到校门的年轻教师多,对国情世情了解不深;有的教师学历虽高,但缺少相关教学能力的专门训练;有的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也有个别教师师德有亏,做出超越底线的事情。

面对立德树人的新任务新要求,一是强化广大教师的群众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实施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用自己的身影教育、引领和带动学生。二是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果,以富有时代气息的理念和手段,精准回应学生关切,将学生身心留在课堂,发挥课堂的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恪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要求。四是倾听教师呼声,体恤教师冷暖,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如云南民族大学每年海选十佳“我最喜爱的教师”中,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骨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三、依靠群众,精心培育,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具有资教育人作用。突出学校历史传统的底色和资源禀赋的特色,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切身感受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有机统一,创建民族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一是通过对民族院校办学理念、历史积淀等内涵的提炼,形成鲜明的校风、校训和校歌,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心上。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定期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各民族节日文化活动和民族关系、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专题讲座,形成了创新红五月、激情金十月、民族风情文化周、元旦篝火晚会、民族文化艺术节、学生学术科技节等系列品牌校园活动,使各族青年学子多层次、多角度了解感受祖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三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利用新媒体手段,拓展新的教育空间,开通校园先锋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优秀校友和学子事迹,让主流文化在大学校园不断涌动,以正能量提振学生的精气神。

四、发动群众,专心经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双一流”。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质量上。民族院校要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回归教学这个本分。抓教育教学质量,就是要抓领导、抓群众、抓基础。一是民族院校的领导,要时刻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结合国家所需、边疆所求、学生所愿,提出学校的发展思路和科学定位,并抓好贯彻落实。要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师生感情,时常问自己,听了多少课,接触了多少师生,解决了多少师生的问题困难。二是发动师生参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学习、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等方法,加强师生对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目标、运行机制的理解和认同。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身教育实践中,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坚持依法办学、从严治校。以召开民情恳谈会、发放民情联系卡等,广泛收集民情民意,认真查找党员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措施,丰富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渠道,真正把民族高等教育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五、结语

总之,通过走进群众、融入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密切党群关系,融洽干群关系,筑牢师生思想根基,是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新发展。民族院校要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金项目:2017年度云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201702)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910/c64094-30284598.html.

[2]郝淑静,张尚成.论习近平新时代群众工作观点及其对高校的指导作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1).

[3]陈宝生.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6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高等教育,2016-12-21.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群众工作思想政治
互联网环境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时代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用法治思维创新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 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