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位妊娠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06-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包块异位

郭 萍 李 玲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 兴城 125100)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指的是受精卵于子宫腔外着床,大多数发生在输卵管位置。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发生破裂,极易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等严重事件,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1]。本文旨在探讨异位妊娠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年龄23~36岁,平均(27.53±4.24)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23例,停经时间29~60 d,平均(42.35±10.57)d;研究组46例,年龄22~36岁,平均(27.42±4.12)岁,21例初产妇,25例经产妇,停经时间29~61 d,平均(42.37±10.58)d;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全部患者经过仔细询问阴道出血、腹痛情况、停经时间,做妇科检查、全身检查、血常规、血β-HCG、B超检查等,确认可接受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462,规格:5 mg×10支/盒)治疗,给予肌内注射,25毫克/次,每日1次,连续注射5 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03,25 mg×6片)治疗,每次口服50 mg,每日2次,连续口服3 d。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疗效评定[2]:治疗后包块、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全部消失,β-HCG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包块、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有所改善,β-HCG值有所下降为有效;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β-HCG值无改善或升高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记录两组阴道出血、腹痛、包块消失的时长及β-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长,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包块转氨酶轻度升高、口腔溃疡、白细胞下降3个方面。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由SPSS21.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单位由[n(%)]表示,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单位,χ2表示组间对比,P<0.05是两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后,研究组β-HCG恢复时长、阴道出血、腹痛、包块消失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出现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口腔溃疡,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35%;对照组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2例、白细胞下降2例、口腔溃疡2例,发生率为14.29%,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异位妊娠常发生在女性的生育阶段,发生部位常见于输卵管,一旦输卵管发生破裂,将会引发严重后果,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以往临床多采取手术手段治疗,但对患者的输卵管造成较大伤害,且手术过程较痛苦,术后易出血并发症,较难被患者接纳。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及血β-HCG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部分异位妊娠患者可得到早期诊断,为保守治疗提供良好依据[3]。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组血β-HCG指标恢复时长、腹痛、阴道出血、包块消失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异位妊娠患者给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痛苦,安全性高,预后良好。原因分析可能是:甲氨蝶呤是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常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可有效结合二氧叶酸还原酶,使得四氢叶酸的形成过程受到阻碍,从而抑制 碳基团发生生理代谢的过程,使嘧啶和嘌呤等物质的合成过程受到抑制,阻碍滋养细胞的生长,毁坏绒毛,使得胚胎组织脱落、坏死,并且进行吸收,同时能降低血β-HCG的水平,达到治疗效果[4]。但单纯使用该药物起效较慢,药效较温和,对胚胎的杀伤力不足。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可用于催经止孕、抗早孕、胎死宫内引产等,能够与糖皮质激素及孕酮受体相结合,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较高,是黄体酮的5倍,对受孕体各妊娠期均有引产作用,可当作非手术性治疗宫外孕的药物,在合理剂量下,并不会对皮质醇的水平产生不良影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孕酮以及糖皮质激素发生结合作用,使得蜕膜以及绒毛等组织变性、水肿、坏死,使绒毛板与蜕膜充分分开,进而释放前列腺素,溶解黄体萎缩,最终起到妊娠终止的作用[5]。当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一起作用于患者时,可有效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促使绒毛组织变性、坏死,阻止宫外胚胎的发育,终止异位妊娠,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长,不良反应少。受样本数量及时间等因素限制,关于两种用药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等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中后能够限制提高生治疗效率,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疼痛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包块异位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香油消肿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