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的疗效观察

2019-06-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种植体矫正组间

任 宏

(盘锦精诚全民口腔门诊部,辽宁 盘锦 124200)

正畸治疗是口腔科治疗的常用方法,主要应用于牙齿矫正、解除错形状态,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口腔医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口腔正畸技术也得到飞快的发展,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是目前新型口腔正畸技术的一种,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发挥中重要作用[1]。本文选取口腔正畸患者48例分别采用传统正畸治疗与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方法的口腔正畸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口腔门诊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48例,纳入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15±3.27)岁;观察组24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9.34±3.15)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且P>0.05。

1.2 方法:对照组24例患者应用传统正畸治疗,即口外弓强支抗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在排牙平整至拔牙间隙期间,利用口外弓进行牵引治疗,口腔内采用横腭杆配合矫正,口外弓每日佩戴时间在10~12 h,连续佩戴9个月。观察组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术前应用洗必泰漱口,进行口腔清洁后采取局部浸润麻醉,行根尖片与曲面断层片拍摄检查,对修复种植部位、角度、深度等情况加以明确。根据X线片影像结果,将修复种植部位的口腔黏膜剥离,与骨面保持垂直方向将微钛钉旋入,同时注意旋入力度均匀适中,微种植体植入后需再次拍摄根尖片,明确牙根与种植体见存在的结构关系,指导患者术后口服抗生素抗,应用洗必泰含漱进行抗感染治疗,并清洁口腔,嘱咐患者遵医嘱来院进行复诊,在术后9个月时可取出微种植体。

1.3 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口腔正畸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口腔内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盖与关系正常,面部外观经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口腔内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盖正常, 关系得到有效改善,面部外观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口腔牙齿排列不整齐,系与面部外观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且前牙覆盖不正常[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n,%)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描述,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组间数据比较,若组间数据P<0.05则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对比[n(%)]

2 结 果

根据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8%,在总有效率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更高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正畸治疗主要是利用口腔矫正装置协调患者的面部骨骼、颌面神经、牙齿以及肌肉间的协调能力,即对上下颌骨、上下牙齿、牙齿与颌骨之间肌肉与神经存在的不正常关系进行调整使口颌平衡与面部的美观性与功能性得到有效恢复[3]。正畸治疗在口腔治疗中多应用于错形矫正治疗中,通过矫正器对患者的颌骨、牙齿、牙槽骨施加一定的生物力,使牙齿进行生理性移动,进而达到错畸形矫正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口腔正畸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达到口腔正畸的治疗目的,也需保障颌面部的美观性[4]。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是一种通过牙槽骨、颌骨植入微钛钉种植体达到正畸目的的一种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减少磨牙移位,植入后舒适度较高,具有良好的矫正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微种植体技术治疗的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传统正畸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70.8%,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具有更好的矫治效果。

综上,相比于传统正畸治疗方法,在口腔正畸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使矫治效果显著提高,使患者的面部美观性有效提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种植体矫正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