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鼻窦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的符合率分析

2019-06-21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窦炎蝶窦上颌

姚 亮

(无锡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引言

鼻窦炎作为一类高发病率,且蔓延迅速的病症,极易侵染抵抗力较为低弱的儿童群体。由于儿童在患有鼻窦炎所表现症状与呼吸道症状极为相似,诸如咳嗽、鼻塞及鼻涕等,患儿家属多半认为其患有呼吸道疾病而前去儿科就诊,延误了鼻窦炎的治疗,易给患儿身体造成损伤,故应引起极大的重视[1]。就前来门诊接受治疗的鼻窦炎患儿一般采用DR、CT作诊断检查,对病情情况大致清楚后作多方斟酌考量,并制定出有效治疗方法[2]。笔者以DR、CT的诊断检查效果为切入点作深入研究分析,抽取本院门诊收治的50例鼻窦炎患者,运用不同的诊断检查方式,用以探究所取得的效果。现收效良好,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自2016年1—2017年12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儿童鼻窦炎患者抽取5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作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为25例。

观察组:男21例,女4例;年龄1~10岁;平均(4.3±1.2)岁。

对照组:男21例,女4例;年龄1~10岁;平均(4.3±1.2)岁。

上述两组儿童鼻窦炎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对比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西门子YisoDR设备检查诊断。观察组运用第二代双源CT(Simens Somatom Difinition Flash)对鼻腔窦冠状位、轴位扫描,层厚5mm,层间距为5mm,软组织扫描应设置窗宽220,窗位42,骨扫描应设置窗宽1500,窗位450。在进行轴位扫描时,应指导患者仰卧位,以听眦下线或听眦线作扫描基线,由额窦顶端沿上颌窦低端进行扫描。作冠状位扫描时,应指导患者仰卧位,两侧外耳连线作为扫描基线,听眦线呈垂直状态,由额窦前缘沿蝶窦后缘进行扫描。对筛窦前后关系、蝶窦前后关系等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CT表现并比较两组儿童鼻窦炎诊断检出率及并发症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拟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作分析处理,用(%)形式表示诊断检出率及并发症检出率,运用卡方检验方式作组间比较,若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50例儿童鼻窦炎患者CT表现为:(1)急性鼻窦炎33例,其中18例为上颌窦,12例上颌窦一致性高密度影,6例气液平面。8例为上颌窦合并双侧筛部分小气房密度增高及筛隔模糊,2例额窦内高密度影,5例蝶窦内高密度影;(2)慢性鼻窦炎17例;4例蝶窦炎合并筛窦炎,10例上颌窦炎,3例额窦炎合并筛窦炎,均表现为沿蝶窦、上颌窦等环状高密度影,CT值在25~60Hu。观察组诊断检出率为100%,相较于对照组的68%,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检出率为64%,远高于对照组的32%,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儿童鼻窦炎诊断检出率及并发症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鼻窦炎属临床中较为普遍的炎症,其具有高发病率,且蔓延速度极快。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鼻黏膜嫩,容易发生肿胀、充血,窦腔开口大,多伴有腺样体肥大以及鼻腔解剖变异等,因而极易受到鼻窦炎的困扰[3]。不过当儿童出现有鼻塞、流脓及咳嗽症状表现时,患儿家属常不以为意,仅认为是呼吸道疾病而去儿科接受诊断,漏诊及误诊情况由而产生。而此类情况将延迟鼻窦炎的治疗,给鼻窦炎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4]。为此,对鼻窦炎的诊断检查应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至于运用何种诊断检查方式亦极为关键。

CT扫描可为鼻窦炎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具备极高的诊断价值。其为医学界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已广泛沿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检查之中[5]。就通过对鼻窦冠状位扫描,窦口鼻道复合体及鼻息肉对半月裂孔、筛漏斗及上颌窦口等产生的影响有较为直观、清晰的显示。眶及筛板的边界有清楚显示,鼻窦的解剖关系更为轻易辨别。且蝶窦及额窦等炎症出现时,轴位CT可提供足够判别的资料及信息。利用CT扫描就鼻窦、鼻腔的解剖结构作清楚的显示,对各窦腔的发育及变异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对病变部位的范围、形态及部位有准确把握,以此斟酌商定出有效的治疗手段。至于DR诊断检查,虽成像速度快,且可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但诊断检出率仅有70%左右,在对鼻窦炎患者作准确的诊断时效果不佳,易出现误差,产生误诊情况。

而由本文结果显示可知:50例儿童鼻窦炎患者CT表现中有急性鼻窦炎33例及慢性鼻窦炎17例。观察组诊断检出率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观察组并发症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显著更高。据此可知:儿童鼻窦炎运用CT扫描,可对病情的病因及特征有精确诊断,并且诊断检查率及并发症检查率均较高。而

可能的因素在于:运用CT可对较深病变的显示有显著优势,譬如蝶窦及后组筛窦等,且还可对腺样体等组织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因而对鼻窦炎的诊断符合率高。且CT扫描还具备有以下优点[6]:①CT在对病变范围、程度的确立及评估鼻窦炎周围的骨质情况,可作为治疗方案的依据作为参考;②对于疑似鼻窦炎患儿,应用CT扫描,其诊断检出率极高,优势极为明显;③可对细小的钙化作及时发现,且检查时间较短,儿童配合较好。

综上所述:使用CT扫描应用于儿童鼻窦炎的诊断,诊断检出率极高,并做好定性定量诊断,较之DR诊断检查效果更为卓越。此外,其CT表现效果突出,对病症的性质、程度有详细诊断,有利于儿童在患有鼻窦炎时及时加以治疗。具有颇高的研究价值,可于鼻窦炎疾病诊断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窦炎蝶窦上颌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蝶窦分隔确定海绵窦段颈内动脉位置在神经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部位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76例牙源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分析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鼻内镜下经上鼻道—筛窦联合入路蝶窦开放术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