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牧歌》海报设计分析
2019-06-21宾一博
□ 宾一博
《远去的牧歌》从创作之初就确立了以纪录片形式叙事到最终的全片“散文诗意化”的叙事风格。影片是按照时间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的顺序,叙述冬、春、夏、秋四季,四个章节,四次大规模的牧民转场。四个章节的巧妙在于每个章节跨度十年,四个章节之间有联系、但却没有连贯到底。通过阿吾勒(牧村)里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人身边的琐事,从遵从自然法则的生存方式到一部分牧民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产生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后牧民新生活的开始,也是落实“退牧还草”、“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必由之路,更是体现了这一代人生活的变迁和情感心路的变化。
电影海报是电影艺术和海报设计艺术的综合产物,也是电影宣传的重要方式和主要传播载体。电影海报的设计表现、风格特征、审美取向都与当地、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各因素相适应的。所有的设计组合主要是能够使电影海报准确传达信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本片电影海报设计初衷是将冬、春、夏、秋四季,四次大规模的牧民转场状态以国画叙事的方式设计,而国画叙事代表作就是北宋的《清明上河图》运用的散点透视而呈现的,但是其弊端就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无法得到满意的调整。因为每一幅画面都是导演们用两年时间拍摄而来的,每一个人物关系、矛盾、桥段都是影片中不可代替的。斟酌思量后最终还是放弃了最初衷的设计方案。之后我又另辟蹊径设计了一些电影概念海报。
由于电脑绘图软件的应用使得手绘无法达到的效果都能创作完成。电影海报的设计方式最能够体现设计师优秀的审美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版面的艺术把握能力,使得设计师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或时尚或古典的各种手段风格,而且这些元素都能用来承载影片独特风格,以此扩大影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师的作品,不仅不断挑战着电影海报设计,也在不断挑战着观者的审美意识,还有当地、当时的社会文化认可。
电影海报将冬、春、夏、秋四季代表色块提取进行设计。就拿开篇的冬季海报举例,在北疆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冬季冰雪封山,风吹雪,鸟兽尽散的场景,所以冬季电影海报是以白色、黑色、深蓝色为主色调。
白色,给人以宁静、光亮、平淡的联想,有纯洁、素雅、明亮等意义。如果白色表示开始、生命,黑色就是结束、死亡,黑色意味着否定和白色一切相关的因素。深蓝色是一种典型的冷色调,视觉上给大部分的人感受是退缩的,感觉阴沉、冷酷,并具有深远的空间感,有时蓝色还会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颜色。
通过以上的色块代表的意义,加上画面的人物造型,就可以看出这幅冬季电影海报给人们传达的信息:牧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迎着暴风雪前行的毅力与斗志。
春季电影海报,从颜色上就看出,温暖的淡橙色是黄色与红色混合形而成的。橙色物理性质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就是警戒色,如登山服、救生衣等,其象征意义具有愉快、合群的色彩。绿色是色光三原色之一,在颜料的六种基本色中是黄色和蓝色混合产生的,是冷色与暖色的交界。绿色首先是生命的象征,源于植物,是一种令人放松的治愈系色彩,感觉健康和自然。
电影海报从颜色中解读可以理解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天空以阴霾以乌云为主夹杂着淡橙色的云霞,雪山终年积雪反映牧民转场的路途险阻。地面已经长出了嫩绿的草地,代表着生机、繁衍。草原上不乏有着生机的牛群、羊群、马群、驼队牧民们转场的情景,一派生命复苏的景象。
夏季电影海报就色彩而言,出现被激起水花的河流,清澈的河水是冷色调的,天空中的橙色是暖色调的,在所有色彩对比中,冷暖对比色调是最响亮、视觉差最有冲击力的。天空中一片橙黄色的薄云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秋高气爽,远山已经没有了白雪的覆盖,牧民们和马群在渡河时激起的水花,给人以活泼、愉悦、欢快的感受。
最后说一下秋季电影海报,主体四分之三以橙黄色为主,给人以饱满、丰盈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丰收的果实,象征丰收、幸福和亲和。驼队的天空是一层灰浅蓝色,这种色调缓和了蓝色的冰冷,有一种柔和平静的感觉。这种浅蓝色不适合大面积使用,会给人以压迫感,电影海报中恰好只使用了这若有若无的几块,给人以悠闲、慵懒的状态。整个画面给人以秋季的一切都是满足的感觉,和冬季的海报给人的感觉完全相反。
从这四幅电影海报中完全可以看出哈萨克民族一年四季从凌冽严寒的冬季到绿意盎然的春季,从激情愉悦的夏季到悠闲慵懒的秋季,年复一年的游牧转场的生活状态。让每一位观者从画面中了解电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