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芙蓉 空潭泻春
——李方书法印象
2019-06-21李孟渊
□ 李孟渊
我与李方先生相识于2006年,因我年长两岁,以兄相称。
当时由我策划,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几位同窗,在新疆乌鲁木齐美术馆举办了一个画展。经朋友介绍,时任新疆书协副主席的李方出席了开幕式。随后几天,我们共同游历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昌吉等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意气相投,此后每次到疆,都要见上一面,小酌几杯,甚为欢洽。
记得2010年5月赴疆,从和田回到乌鲁木齐,新疆军区文化站子江站长邀请与李方先生一同做笔会。我约李方兄作个笔墨游戏,一幅字,每字他书一半,我书一半,看看如何。他欣然同意,不料写出后竟珠联璧合,他高兴地举起一只手来,我问“做什么?”他说“击掌哦!”
我才恍然大悟,击掌后全场哈哈大笑。这是我平生唯一一次与人击掌。乘兴共写了四条,我俩各收藏一条,以为纪念。我的那条后赠与吐鲁番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黄彬先生,一直挂在他的摄影棚里。
李方生于书香世家,家父为首届新疆书协主席李般木先生,可想其书学家教自是不同。父子相隔近三十年同任一地书协主席,绝无仅有,为中国书坛一段佳话。
书法家李方先生
李方先生端庄尔雅,文质彬彬,性情爽朗而不恣肆。与之交往,温润如玉,颇具君子风度。李方兄浸润米体数十载,甚得米芾行书三昧。米芾自称其书法特征为一“刷”字。如不知何为“刷”字,李方兄书写之风采,便是精采诠释。但见其挥毫,如高山坠石,鹰击长空,速疾而不失稳准,跌宕而绝无轻滑,落墨而力透纸背,运笔则八面出锋,将米芾书法的风流倜傥,演绎得漓淋尽致。古人云“字如其人”,与李方兄交,正有此感。
2016年夏,李方先生于乌鲁木齐办展,数次邀请,无奈有事不能赴约。浏览其展事及作品讯息,夜半披衣,草草微信,直抒胸臆,感慨有三。
一、李方先生的书法体现一个艺术家的良心
当今书坛可为沧海横流,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高标,有低端,有奇逸,有丑陋,有华贵,有布衣,有窃贼,有强盗,有乞丐,有江湖,有皇帝新衣,有光腚露皮,不一而足。方兄之书,犹如月夜春江,光鲜、浪漫、清澈、散发着熠熠清晖,给人心灵以安抚、指引、光明,充分显示出一个艺术家所应具有的善良,正气,谦虚而博大的襟怀。
二、昭示出新疆书法的前进之路
书法该往何处去?是书法界时时琢磨的事。西方后殖民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冲击,使不少人,包括一些国家级的评委失去了北,以求奇觅怪,标新立异为选择标准,引导书坛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提高了技艺,失去了传统,丢掉了书法的文化基础——国学,沦为书法舞台上的筋斗比赛。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在《论书》中曾言:“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锺繇),逸少(王羲之),只是俗人耳”。李方先生国学功底深厚,能咬定青山不放松,以书法之形式,抒发其文采之心,彰显出一条以文为基的书法之路,难能可贵。
作者与李方先生合书作品
三、源清本正
本人依托中国书法史,参照唐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艺术形式,创作出《二十四书品》,其中将米芾书法归于“酣畅”一品,赞其“险绝为势,宕逸为功。圆劲婉畅,笔遒韵生。古木伟岸,奇柏傲松。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这些句子同时不也正是对李方书法的艺术写照吗?现在人们爱将形象好的小伙子称“帅哥”,书法之酣畅,正是当今之艺术帅哥。书法以何为贵?古往今来,俱以传承为贵。在饱浸着中国传统文明和智慧的古人书法里,不仅仅是永字八法和章法结构,更是涓涓文脉,是文明,是精神,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方兄之作品,幅幅展现出这方面的修养和皈依,为书法人树立了一光辉的榜样。
中国书法乃中华文明这座冰山露出来的一角,儒释道文化尽涵其中,若无水下庞大的冰山,断无浮出水面那璀璨的一角,懂此道理者方能成为书家。
于今,李方兄执一方牛耳,满腹经伦,年富力强,笔墨成熟,正是大有作为的好时光。相信新疆书法在李方兄的带领下,中原逐鹿,定能打拼出一方令人瞩目的书法高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