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2019-06-20高伟黄从立

教育界·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社会实践教学资源

高伟 黄从立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有助于纠正教学方向,扶正教学路径,优化教学内容,有效激活文本资源,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发展潜能。文章以育人为根本,分析了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立德树人;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社会实践

一、前言

高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与生活、社会的关联很大,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其教学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原则和规律,重视学生的发展和提升,立足于当前的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和品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利用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从而更好地实施德育。另外,要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不论是教学素质还是道德素质,都是实现科学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基础。

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高中政治教学最大的依托是教材,其融合了教育者的“巧妙心思”,也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其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因此,要信任教材,更要科学使用教材。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中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教学内容偏多、偏难,使得学生很难自行提炼需要具备的常识和技能,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对教材进行解读,深化教材的内在精神,更注意关注生活,准确把握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将人文特点整合到教学资源之中,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综合地理解。另外,在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就要将更多的资源融合到教学之中,例如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生态文明教育,等等。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发挥合力,促进学生的政治知识学习。例如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交易风险,了解经济特征,从中渗透诚信意识、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等,从一个知识点拓展到新的德育点,提升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很多政治教材中的知识点都可以采用这种延伸的方法,帮助学生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更有深刻的感触。

既然要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便要真正实现高中政治课与立德树人的有效衔接。从知识点到学科特色,再到整体化的发展,要根据知识点的不同,分阶段衔接。高中政治课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突出对学生思想、认识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素质。在教学资源整合方面,教师要注意围绕当前的社会实际,引入我国在不同时期的重大方针和政策,与教材内容实现科学互补。整合多学科内容,如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应书籍,通过阅读促进他们思想进步和能力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将政治学习变成生活中的习惯。

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许多学生认为政治是索然无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课堂设计不够科学,学生理解不够彻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认知,對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德育教育目的。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此为课堂设计的根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学生个性化教育。政治与生活的关联度很高,采用生活化教育的方式,更有助于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例如在某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加入一些“该有”或“不该有”的生活行为,让学生反思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他人的优点。另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利用多媒体,将政治课堂的多元素进行有效融合,生成生动形象的课堂印象,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价值和价值观”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趣或感人或有特点的公益广告,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感染力更强,之后要求学生用政治观点来对这些事迹进行评价,有效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较好地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

四、重视社会实践,丰富活动内容

高中阶段,学生学业紧张,但并不代表需要他们放弃实践活动,相反,高效的实践活动能够巩固课堂学习,加深知识点的印象,做到活学活用,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价值。社会实践就是学生投身于社会,主动地改变客观世界,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和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具有一定的学科特殊性,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让学生可以用亲身体验来代替“死记硬背”。社会实践,要注意将学习环境拓展到整个自然社会或政治社会,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性,同时要注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和课程标准,选择与教材相关的实践主题。具体的活动形式如教学与社会考察、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等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活动学生在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很难接触到,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以及耐心的引导。再者,教师要注意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实践情况,培养和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将实践过程中的所得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主导者,教师要注意在实践过程中设置更强烈的情感刺激,强化学生的正确感受,使其想法得到充分的表达,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观念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在动态化的实践过程中,将知识转变成态度和能力,构建和充实自己的学习体系,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和价值观,提高对知识的感悟能力。例如,在教学“文化创新途径”一课时,可以先给学生几个范例,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下搜索其他事例,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或者教师提供的事例,设计文化保护方案,详细到具体实践落实,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学生完成设计后,教师可以安排班内评比,进而全校评比,将其作为一次实践尝试,发挥具体的实践指导意义。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给予他们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并且要“敲击”学生的心灵深处,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和道德力量,促进其个人品德和能力的成长,不断渗透,不断收获。

【参考文献】

[1]刘海.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02):20-23.

[2]卢小平.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讨[J].学苑教育, 2018(01):11.

[3]常涛.高职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策略探究[J].同行, 2016(05):108.

[4]应建委.高中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0).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社会实践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引入时政教学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