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如何加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思考

2019-06-20刘志养

教育界·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新课改学校

刘志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领导全面展开教育体制改革的环境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着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传播和发展。在这样的教育革命性历史进程中,作为国家人才培养重要板块的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在管理上如何推陈出新,如何裨补阙漏,是文章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小学;管理;学校

自1996年7月到1997年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诸多教学科研方面的课程专家,以1993年秋季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为目标进行调研工作,在此庞大的调研数据基础上于1998年起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农村教育将何去何从,如何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为农村小学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是每一位深入基层的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

(一)农村小学的自我定位

要做好農村小学的管理工作,促进学校的持续性发展、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离不开管理者对自我定位的清晰认识。只有在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得出适合教学管理实践情况的方法论。

首先,从空间上划分,农村办学与城市有着天然的差距,存在先天性的不足与不同。与城市相比,农村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学生的学前教育明显较弱,家长大多缺乏配合学校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在学生功课的家庭辅导上,有些家长知识储备不足,有些家长配合积极性不高,前者属于有心无力,后者属于有力无心。而农村教学的不同之处或者长处在于学生所处的环境诱惑少,能够更专注地配合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对老师的敬畏之心更强,在纪律管理和劝诫上见效明显。

其次,从时间上看,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培养的时期,性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管理活动中应注意三点:第一,在基础知识上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要让学生在步入初中之前坐实“差等生”身份;第二,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善良诚信等美德品质;第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农村小学的管理难点

在先天上,农村小学有着以上这些特点或不足,那么这些特点与不足就必然在教学管理实践工作中带来诸多难处。我们尝试分析这些问题并罗列出来,以期形成对农村小学管理难点的清晰认识,以便在后续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予以纠正。

1.农村教师多是从事教育事业很长时间的老教师,他们资历深厚经验丰富,在面对多变的教学环境与课堂实践活动时常常能够随机应变,对于教学工作的细微处处置得体。但是常年的教学工作与实践使他们失去了科学而严谨的工作态度。例如在学校组织的备课工作中,所备教案仅仅为应付学校检查,不具备实践操作价值,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并不按照教案进行,这样便使得备课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反而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一大负担。

2.封闭的教学资讯与教学理念与时代脱节。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与外界沟通少,部分教学理念随之落后。在传媒信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再便捷的工具也需要人的使用。许多教育工作者没有获取信息与学习的主动意愿,导致某些课程出现大规模改革,或者一些课文的修改等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传递。

3.教学对象的不理解与不配合。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的四维合作。而在农村小学,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教学理念无法理解,对教学活动无法提供支持,有些家长甚至反对,给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多数家长将学生的一切问题推向学校和教师,却不想履行任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义务。

4.师资力量的匮乏。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物资力量匮乏,导致多数教师不愿意从事乡村教育工作,从而出现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教师疲于奔命,游走在各个班之间,学生的受教育水准大大降低。

(三)解决策略

1.学校管理层要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部分教师对学校引进的教学设备不重视,不使用,认为传统课堂与多媒体设备并不适用与兼容。但是不管兼容与否,总是需要教师在一步步尝试中将二者结合起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过去授课教师需要说破嘴皮的某些教学内容,在多媒体工具上就能轻松展现,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将一些重点学校的名师讲堂通过多媒体展现,使学生博览众家之长。

2.学校管理层需要积极与县、市教育部门沟通,了解时事政策变化,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引进奖励与鼓励机制并行。

3.学校管理层应当通过一对多、一对一的形式使学生家长明白权责分明,例如家长会、一对一约谈等。

4.学校管理层可以适当提高教职工薪资待遇,向上级部门申请补助,实行人性化管理,多增福利政策,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

5.农村小学想要不被时代的浪潮淘汰,只能想办法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及时更新软硬件设备,或者增加适当收费的附加服务,例如用班车接送孩子上学,开放食堂,提供校舍住宿等加重农村教育的筹码。

二、农村小学管理规划

(一)行政规划的意义

农村小学的管理规划即小学行政规划,它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要目标,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与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师教学工作质量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检查制度。

(二)如何做好行政规划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个科学的行政规划的实施离不开优秀的领导。农村小学全体领导要统一思想,建立高效廉洁的人本主义校园。

2.科学管理。农村小学建设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情而治,因地制宜。全面建成各项制度,明确岗位权责,公开收支账目。

3.强化民主治校。教职工既是学校的员工,又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在进行管理规划时一定要聆听来自基层的声音,采取部分合理意见。

三、结束语

农村小学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全面的重要工作,只有依靠科学的管理制度、合理的行政策略,听取来自广大教职工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在新课改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才能为农村教育谋福祉。

【参考文献】

[1]张保武.浅议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管理策略[J].甘肃教育,2018(14):43.

[2]马安超.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8(13):31-32.

[3]李成文.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科教导刊(下旬),2017(7X):130-131.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新课改学校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