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与其他学科教改的融合尝试
2019-06-20关万伟
关万伟
【摘要】文章在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影响下,以小学班主任管理与其他学科教改融合的可行性分析为基础,思考了双方融合的思路,解读了双方融合的方式与侧重点等。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其他学科;教改;融合;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学生不是傀儡和木偶,不是一成不变的琥珀,作为处在茁壮成长阶段的小嫩芽,他们时时不同,刻刻变化,仅仅在同一空间、同一个起跑线上,每一个都个性分明,需求迥异。由此,秉承陶行知先生的真教育理论,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要求下,班主任要提升班级管理、教育和引导工作,不仅需要走入学生的心灵,想学生之所想,感学生之所感,急学生之所急,时时观察学生,掌握学生的学情,而且要做好与家长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等。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与其他学科教改融合的可行性
(一)双方教育关注重点一致
小学班主任管理往往以学生心理、思想、行为等的健康性培养为重点,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与需求,这也是新课标要求下不同学科教育的依据和基础。
(二)双方存在互哺性
在核心素养教育要求下,传统学科教育形式已然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改革的目标下,各学科教师需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班主任管理与各学科的融合,不仅利于班主任从不同方面了解和分析学生行为、表现、思想变化等动态发展方式及原因,而且利于各学科教学借助有效班级管理的反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有效的班级教改会提升学生遵纪守规、团结、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和自我管理的意识,降低学生课上讲小话、睡觉等不良行为出现的概率等。
二、人本位思想下小学班主任管理与其他学科教改的融合
(一)与语文学科教改融合的思行一致性引导
语文具有工具性特征,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以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为抓手,针对学生的审美、听说读写等进行培训教育,与班主任管理中以学生思想、行为的动态变化为基准,按照自我管理的要求着手引导是异曲同工的。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各类古今涉及做人的小故事,完全可作为班主任引导学生正向发展的案例选材,如教育学生要勇敢,要动脑思考,要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等着被人救助时,可借鉴司马光砸缸的成语小故事;在同学之间闹矛盾吵架甚至打架时,以“孔融让梨”“负荆请罪”“曹植‘七步诗”“高山流水遇知音”等小故事作为引导;在教育学生爱家人,尊重和孝敬父母时,依托“卧冰求鲤”“汉文帝亲奉汤药”“子路求米”“孟母三迁”等故事。语文教材中有关高风亮节的谚语、句子、词语等都可应用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
为提升班主任管理与语文学科教改的融合度,班主任需要加强与语文教师的沟通,充分了解语文教师教改的方式、内容、要求,共同推出主题型教育活动,或者将每周学生行为和思想出现的问题,灵活地纳入语文课程的讲解中,配合语文教师的课上活动、课下任务,通过对比分析、共同讨论、主题分析、辩论会等方式进行,一方面可丰富班主任管理及语文教改的内容,达到紧紧贴合學生学情和身心动态发展趋向的要求;另一方面可及时表扬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批评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结合自己或者同学的案例更为深入地理解课文,形成正确的、新的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此外,语文实践教学中接受度较高的现场排演小话剧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动作的揣摩和表现,具有团结同学、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功效。学生在辩论会、课题研究中的表达方式和呈现出的不同思想,能帮助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思维和行为上的不足,便于班主任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管理。
(二)与思想品德学科教改融合的良好品格培养
思想品德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契合点极多,表现为思想品德教改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可借助学生借鉴和学习到的历史人物精神、行为等产生的榜样力量,引导学生更为客观地分析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精神,树立正确“三观”,领悟更多人生哲理等。
思想品德教育重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重视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重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班主任将学生管理与思想品德学科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教改相融合,可借助思想品德教学的充实资料库,搜索和分析时事热点,关注和探讨人生与社会问题等,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和世界,思考人生及人类发展规律,继而自主设计和有计划地推动、把控自己的未来成长之路等。
在实践融合的过程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行为、班主任管理的重点融入教学中,将沸腾的生活纳入课堂中来,不仅可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而且可通过学生自身行为与榜样行为的对比来引导学生自查,自审,自悟。比如在“文明交往礼先行”的教学中,教师使用场景模拟的方式,请学生表演同学到自己家做客的情境,如果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体验,就很难设身处地地感受教师想表达的思想。对此,教师与班主任沟通,将学生行为语言文明的案例与违背文明交往礼先行的行为案例放在课堂上对比分析,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在批评和表扬中要讲清楚为何批评,为何表扬。如此,学生才能通过思考、对比自身实际情况,更为深入地懂得交往需要语言礼貌、行为文明、举止端庄、态度谦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与数学学科教改融合的生活化应用意识引导
班主任管理重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数学教改重视数学知识的内化与生活化的应用。两者看似关联不大,但是有效的班级管理能促使学生认识到规矩的重要性和遵守规矩的必要性,而规矩与规律恰好是数学学科的本质。在班主任管理与数学学科教改融合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融合方式和切入点。目前很多版本的数学教材和教改课程都开始将生活与抽象的数学课程密切联系,如简单加减法、时间、人民币等的认识和学习,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也可将班级日常琐事和管理重点作为数学教学生活化教改的素材。
比如在加减法学习中,数学教师可将班级美化工作所需采购的物料作为题目:“班里需要4把新笤帚,3桶油漆,笤帚每把3元钱,油漆每桶40元,那么一共需要多少钱?如果给你237元,你能买几把笤帚、几桶油漆?”将数学题目与班级管理融合,会产生真实情景再现的带入感。通过计算,学生思考并提供不同的采购方案,继而按照班级美化要求自行设计分组方案等的过程与结果,不仅能满足班级管理与数学学科生活化教改融合的要求,而且学生设计的方案在作为班主任管理的应用对象后,可节约班主任管理的时间,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现实应用的认知度及自信心等。
此外,数学教师按照数学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设计主题性活动并分组的教学改革方式,还可以节约管理时间与精力。比如在小组分配和合作中,数学教师强调合作、团结,遇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等,恰好能引导学生明白集体力量是无穷的,帮助学生建立集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宋立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41-42.
[2]李敏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学周刊,2018(33):165-166.
[3]张萍.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