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大课间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6-20蒲进

教育界·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开展现状对策

蒲进

【摘要】文章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大课间运动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大课间运动的学生参与的态度与动机、时间与地点、形式与内容、教师及相关领导的态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大课间运动形式相对单一,内容单调,学校领导不重视等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以推动大课间运动深入广泛地开展。

【关键词】大课间运动;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开展现状;对策

一、重庆市沙坪坝区各中学大课间开展现状分析

(一)运动态度分析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所抽取的6所学校学生中,45%的学生非常喜欢参加大课间运动,30%的学生比较喜歡,12%的学生觉得无所谓,10%的学生不喜欢,3%的学生反感。以上数据表明中学生参加大课间运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对于大课间运动持喜欢和认可的态度。

非常喜欢和喜欢参加大课间运动的男生分别有80人和56人,女生分别有53人和32人,对参与大课间运动无所谓和不喜欢的男生分别有9人和3人,女生分别为28人和28人,对参与大课间运动持反感态度的男生人数为0,女生有9人。从以上数据可看出,中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对参与大课间运动的态度差异非常明显,男生参加大课间运动的积极性高于女生。

(二)动机分析

在调查的298份有效问卷中,中学生参与大课间运动的动机中,“离开教室、放松身心的”比例最大,达到34%,这说明处于身心发育期的中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和每天大量的学习任务,知道自我调节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运动是缓解疲劳、放松身心的最佳选择,然而他们还没有从根本上养成大课间体育运动的习惯,缺乏积极性。排在第二的动机是“玩或游戏”,说明仍有大部分中学生不清楚大课间运动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排在第三的是“遵守学校规定”,18%的中学生选择了此项,它与改革课间操推广新型大课间运动的目的背道而驰。排在第四的是“应付达标考试”,说明体育作为升学的必考学科在学生心里占有一定比重,因此学生不得不参加体育运动,而大课间运动就是他们锻炼身体、提高素质的最佳选择。排在第五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占总体的9%,说明有一部分学生能正确意识到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目的。排在第六位的是“减肥塑形”,选择此项的大多为女生,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大部分时间是坐在教室里学习,缺乏适当的体育运动,导致身体发胖,所以他们不得不被动地选择大课间运动。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生对大课间运动的动机呈两极化趋势,一部分学生虽然对大课间运动的认识和活动目了解得不是很全面,但能明显意识到通过大课间运动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消除疲劳;而另外少部分学生不仅没有积极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还把大课间运动当作学校任务。所以,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灌输和引导,有责任帮助学生培养大课间运动的正确动机。

(三)内容分析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大课间运动内容比较统一,一般是由学校制定的,由四个部分组成,其基本框架为“有序出场→广播体操或学校特色操→跑步→有序回归”,大课间运动仍未改变传统的课间操模式,形式单一,内容重复枯燥,无法有效提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四)态度分析

对大课间运动的开展持积极态度的领导及教师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55%与28%,这说明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相关校领导及体育教师注重学生体质,并意识到大课间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开展大课间运动能起到锻炼学生身体,释放学生压力的作用,这对大课间运动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情况。有15%的相关领导及体育教师持一般态度,还有少数选择了不关心,他们对大课间运动的开展态度是消极的。在与调查教师的谈话中了解到,有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教师,更有校领导受传统体育概念的影响,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觉得体育教师没有文化课教师重要,这导致了体育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喜爱的大课间运动或体育运动难以有效开展。

(五)管理人员分析

从实际访谈情况来看,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大课间运动一般由该校体育组组长负责组织;少部分校领导参与大课间运动的管理;全体体育教师参与大课间运动的具体实施;大部分班主任能起到督促学生参与大课间运动的作用,有的班主任还能比学生提前到学校操场;学生会团委干部和体育骨干根据安排与规定做好班级的大课间评比工作。但多数学校没有意识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骨干的真正作用,觉得可有可无。

(六)重视和投入情况分析

调查的6所中学中,有3所中学是在特殊情况下申报后有经费,其中只有2所中学每年有体育经费,而1所中学没有经费。大课间运动的经费是保障大课间运动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或经费不充足,大课间运动所需要的器材、设施等就很难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大课间运动的开展。

(七)参与时间和地点分析

所抽查的重庆市沙坪坝区6所中学大课间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且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统一规定的大课间运动作息时间平均只有20分钟。针对以上这些客观事实,我们应创造条件,贯彻阳光体育的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大课间运动中去。

二、影响重庆市沙坪坝区各中学大课间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

(一)积极影响因素分析

多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各个中学校始终坚持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文件要求,积极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要求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大课间质量。现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校基本都有自编的校课间操、韵律操、课间舞蹈等,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体育局也要求进一步提高大课间运动意义和认识,加强创新大课间运动,要把开展好大课间运动提高到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为提高学校对大课间运动改革重视程度,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体育部门近年开展了多个关于新型大课间运动的培训、学校大课间运动观摩活动及比赛。这些都是开展好大课间运动的积极因素。

(二)消极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大课间运动的开展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对6所学校的相关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访谈及所发放的问卷调查中分析得到,影响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校大课间运动的开展因素主要有:校领导及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场地匮乏,器材短缺;缺乏有效指导;季节及学生自身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生参加大课间运动的态度大部分是积极的,对于大课间运动持喜欢和认可的态度,但是学生参与大课间运动动机不明确,男、女生在参与态度与动机上有显著差异,初三年级全校性大课间运动参与度低。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大课间运动开展时间偏短,场地、器材较为匮乏。各个学校虽积极创编了一套甚至多套特色操,并在大课间运动中加入了代替以往跑操的新型身体素质练习,但从整体来看,课间运动形式仍是传统的课间操模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影响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大课间运动开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课间的组织和管理不够完善,学校领导及班主任的重视程度、资金的短缺、重庆多雨、炎热的天气是制约大课间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体育教师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参加培训少,教学观念固执等因素也影响了大课间运动的开展。

(二)建议

在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灌输和引导,有责任帮助学生培养大课间运动的正确动机。大课间运动内容:以班为单位分小组,在班长或体育委员带领下进行,体育委员将全班同学带到规定场地,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进行指导监督。运动过程中既要考虑大课间运动所起到的积极的调节压力,缓解疲劳的效果,又要考虑运动后的课业学习,学生运动量要适量,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运动中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有30分钟以上的大课间运动时间,并根据器材场地天气等因素分为室内和室外分场地活动,也可使各年级分批次在指定时间进行大课间运动。主要内容分为集中活动和自主活动,也可安排竞赛活动:集中活动主要为广播体操和自编操;自由活动有毽、绳、排球、篮球等;竞赛活动可安排班级拔河比赛、跳长绳比赛或其他趣味性比赛。

另外,学校和政府部门应加大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解决场地匮乏、器材短缺问题。在当今应试教育对学校的要求只看升学率的环境背景下,在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中,让大课间运動不要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刘锦瑶.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模式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6):717-720.

[2]张崴.特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J].中国学校体育,2011(06).

[3]张红卫.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效果分析—以广州市白云区明德中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02):2.

[4]孙小亮.哈尔滨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

[5]袁伟.长春市城区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开展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六安市城区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巨野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保山市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