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阅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6-20孙金盛

教育界·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方式

孙金盛

【摘要】近几年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农村教学建设仍有缺陷。文章分析了主题阅读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帮助,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联系实际生活、学会阅读批注、小组合作交流、自我成果展示、主题拓展延伸等应用策略,为优化课堂学习效率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主题阅读;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方式

一、引言

当前信息化社会已经来临,数字信息、网络文化等内容对于学生心理认知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很多初中生由于自身意志并不坚定,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并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从根本上来说,这是自身文化素养缺失、思想浅薄的表现,因此需要推进阅读教学,为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二、主题阅读概念

主题阅读是当前针对语文教学所采取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当前碎片文化、速食文化、总结性文化开始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少的人会注重逐字逐句地读完一整本书,国民文化素养因此呈现出浅薄的状态。主题阅读致力于“深层次”,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与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仍处于养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自我学习潜能,对日后学习、工作、发展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主题阅读是大阅读观的真实体现,其贯穿课后与课堂两部分,通过共享阅读、经典分析、深入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从整体上提高个人语文知识品读能力,建立相对完整的文化审美意识,不仅会提高成绩,而且能抵御不良外部因素对学生思想的侵蚀。

三、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特点

(一)教学观念片面

当前农村地区教育观念落后是制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部分教师执教时间长,但是自身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都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过深,所以对课堂主体性呈现出混淆的认知,认为自己处于课堂的领导位置,所以理所应当是“主体”。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知,才让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阅读课堂变得片面而生硬,很多学生知识储备量并不足,对于单一的课堂模式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虽然语文课堂中教师是引导的身份,但也仅仅是引导,阅读能力的性质较为主观,所以需要学生自身兴趣与爱好做加持。

(二)主观分析严重

虽然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较快,在很多城市地区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工具开始走进语文课堂,但是由于地理条件、财政支持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很多农村地区的相应设施比较匮乏。一些教师自身年龄较大,教龄长,虽然有丰富的课堂经验,但是对于创新认识不足,在课堂上仅仅依靠语文教材来进行知识讲解,虽然教材内容含金量很高,但是其阅读内容远远达不到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教育行业对中学生阅读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如果在阅读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去做知识讲解,长此以往学生主观学习能力会很大程度上丧失。著名教育学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大多数时候,我们已经忘却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而是将目光过度放在有关于阅读的讨论当中。”阅读培养的是个人能力,并非单纯的知识讲解,所以学生主体作用应该被发挥出来。

四、主题阅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联系实际生活

在以往的农村语文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认为语文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在课堂上往往将知识内容从现实生活中剖解出来。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其产生于实际生活,因此在落实主题阅读时也需要加入生活化理念。初中阶段学习的所有知识内容,最终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帮助,语文也不外乎如此。从实际生活角度来说,学习知识的途径可分为两种:直接经验总结与间接经验总结。初中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内容都是前人经过漫长时间所总结出来的宝贵资料,即属于前者途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课堂的认识,而且要关注直接经验的引导。只有将阅读深入到生活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文本内容与真实情感的共鸣。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父亲的形象与自己父亲的形象联系起来,看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性。不少学生反馈道:“我的爸爸也会给我买最喜欢的水果。”“我的爸爸平时也比较沉默寡言但是总是很照顾我。”有条件的可以结合多媒体影音资料进行相关诵读音频的播放。在生活化的导入中,激发学生閱读文章的情感需求,自然而然地将现实世界与课堂内容有效衔接起来,通过更加形象化的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其更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与语文的联系,逐步养成平时积累语文阅读、写作素材的好习惯[1]。

(二)独立主题阅读

独立主题阅读能力是很多中学生比较缺少的一项能力,是指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程度而在文本上进行重点词语、好字好句、中心情感的标注,并且在大量类似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寻求中心主旨的整合经验,以通过文字形式记录下内心深处的感受。例如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不透露文本内容,而是教导学生明确此类资料的核心概念,然后总结陌生词语,统一进行讲解,最后让每个学生在阅读后寻找不同文章中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在整个过程中,从读到想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虽然一开始会比较困难、生涩,但长期培养能够培养学生信息整合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脱离“保姆式”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三)小组合作交流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由此可见,故步自封的学习不利于知识的运用。新时期背景提倡对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团队中,同学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内心感受与自我想法,无论倾听能力还是语言组织能力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一个人的文本阅读量是有限的,但是通过相互讨论,知识就实现了交互传达,每个人都能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例如,教师可以在每次阅读课之前给班级学生下达一个小任务,然后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明确组内分工,每个人在完成自己的阅读目标后可以在一起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综合地写出对本篇文章的点评。除此之外,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PPT的形式展示出来,其内容可包含生僻字词查阅、文章图片整合、读书感悟等等。作为引导者,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要多多鼓励,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情与信心[2]。

(四)自我成果展示

很多初中生自我展示意识较强,其在分享自我学习成果时,学习动力、成就感都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当将课堂时间还给他们。例如:舞台剧、朗诵比赛都是很好的表现方式,因为在朗诵过程中,对于文章不再作默读的处理,而是融合了语流音变与情感表达,其核心内容被更显著地突出来,语文课堂也会因此展现新的生机,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提高知识的学习效果[3]。

(五)主题拓展延伸

当前使用的语文教材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其中文章的选取十分有代表性,主题多样,内容丰满。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课后阅读书单,例如在学习完鲁迅的《祝福》后,可以向学生推荐类似的鲁迅作品,像《狂人日记》等。这种主题式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课中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近似文本内容的多次阅读,快速引起情感共鸣,为日后写作提供充沛素材支持。

(六)融汇中华传统文化

中華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是目前中学生了解汉语文化的主要渠道,因此实现主题阅读不仅对学生写作能力、语文成绩能够起到提升作用,而且在疏通大量文本内容时,学生对知识的思想理解意识也会得到培养。通过文本分析与情节整合,作者的核心思想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传达,学生的思考观念也会树立起来。另外,文章内容中的高频词语常常是整篇内容的线索,所以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还能够锻炼自我提取核心关键词的能力。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整个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相比于小学生的幼稚与懵懂,中学生心智水平基本稳定,这一阶段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必将会贯穿于其一生。由此可见,主题阅读能够培养学生个人学习习惯与思考意识,使其从文字中感受到中国特色文化的魅力,在字里行间与作者思想情感达成共识。

(七)单元模块教学

在初中语文主体阅读教学中,应用单元模块是指利用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将课本中的某一单元进行整合,通过单元模块开展主题阅读教育活动。由于单元模块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从系统化的角度出发,能够探索出新的教育路径。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二单元模块教学中,其核心与爱国主义情感有关,包括《黄河颂》《木兰诗》等,均是与国家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此单元模块开展主题阅读,让学生搜集分享有关爱国阅读的小故事,将比较好的故事整合在一起,共同进行探讨。

五、结论

目前,农村人口在我国仍有相当大的比例,严抓其基础教育工作十分必要。阅读能够有效锻炼个人思维发散能力,增加知识储备量,开阔学生认知视野,主题阅读的深入对于整个农村地区的教育认知提升都能够起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加兵.主题阅读设计的思路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8(31):24-25.

[2]许纪友.“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要返璞归真[J].学语文,2018(05):19-20.

[3]王晔.主题阅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9):61-63.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解决策略简析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统整 比较 联结
浅析农村初中语文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