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2019-06-20黄必勇

教育界·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高中生教学方法

黄必勇

【摘要】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的迅速传播推动着人们的视野极限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蔓延和伸展。在这样一个“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大传媒时代,语文学科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板块,在学习方法上如何推陈出新,如何裨补阙漏,是文章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立足教育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此《纲要》和《重点》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工作,而学生应当怎样提升个人语文核心素质,师生之间达成怎样的配合,不管是教学方法也好还是学习方法也好,身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一、语文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北宋词人苏轼有句云:“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人,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写得出数千字的锦绣文章,读书曾破万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并非难事,这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最高的政治理想与人生追求。不管是千字还是万卷,都是极言数量之巨,是一个人阅读量的深厚积累,唯有读书破万卷,心中才自有丘壑。我们穿越千年回首至今,来看一看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从狭义上来说,语文核心素养肯定包括深厚的阅读积累所造就的丰富文化底蕴,但是它绝不仅仅局限于阅读。从广义上来说,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向、语文知识、思想情感、个性品格、审美情趣、语言积累、品德修养、语感和思维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我们尝试咬文嚼字来拆分“素养”一词。何为素?平素为素;何为养?修养为养。将它联合起来便是“平时的修养”,语文素养隐藏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学习与生活中。例如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某本时尚杂志还是一本文学小说,你能想起的第一位现代作家是谁,你在面对某一件特定的事件时对待事物的看法,以及你分析具体生活事件时的剖析思路。语文素养既藏在这些无形无迹的细枝末节处,也体现在高中生的整个语文学习生涯中。例如在某次作文中自拟的标题是否能总领全文并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在面对一篇长篇大论的文体时是否能够迅速厘清人物关系,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提炼中心思想,这些都是语文核心素养或显或隐的表征。

(二)核心素养的“失宠”

随着应试教育的兴起,学生、家长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核心素养逐渐退出了教师的教学方案,也退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学生开始专攻背诵、默写、病句以及标准章程式作文。此类作文仿佛八股文一般,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组成。章程式作文由所谓的龙头、鸡颈、猪肚、虎腰、豹尾组成,起初立意是好的,让学生作文有一个标准模板。但杜绝了学生在写作道路上其他发展和练习的可能性,例如对话式作文、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而在高考中,千篇一律的正叙早就让作文阅卷老师审美疲劳,此时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反而能够得到高分。

20世纪末,中国数家流行刊物发起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对在一线教育中流行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进行尖锐的批判,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大讨论對中国教育的影响之深远历久弥新。而现如今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抬头,学生的文学素养不再受到重视,学习内容转向高考考什么就学什么,对于看似于高考无益的素质教育弃之如敝屣。

(三)素质教育的南辕北辙与殊途同归

当今社会不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用”,然而采取应试教育企图求其“有用之学”实在是买椟还珠。

例如,病句修改一直是当代高中生的头痛题之一,面对此种问题,现行教育手段是将句子从位置上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从词性上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又分为介词、连词、组词、语气词。高中生需要一一识别这十几种不同的分类,再将这十几种不同词性互相转嫁,形成新的组合或者特殊用法。学生能够勉强掌握以上知识已经是筋疲力尽,完全无法做到灵活运用,如臂使指。学生对病句修改的学习与练习固然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但其更应该是检测学生语感的试金石。高中生应当充分积累阅读量,培养语序和语感,在对文字与语句形成一定敏感度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词性练习,这才是一个合理而科学的病句修改学习模式。

二、如何提升高中生语文学习核心素养

前文说到语文核心素养蕴藏在有形无形的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那么高中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也包含在学习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在此暂且罗列五个要素“听、说、读、写、思”,来具体分析如何从这五个方面着手提升高中生语文学习核心素养。

(一)听

在任何语言系统学习中,听、说、读、写是四门必不可少的必备功课,然而在我国的高中生语文教育中,“听”的能力一直被广大师生忽略和遗忘,只是因为“语文听力”并不在高考范围之内。关于听力训练,有以下若干策略。第一,自读自听。选一篇陌生的文章,其长短视情况而定,自己一边阅读一边对文章做笔记与记忆,在阅读结束后笔记与原文两相对照,对比差异,补充不足。第二,听话听音,选择一些经典文章或者对话录音,让学生推测说话人的话外之意与当时对话的人员、事件、情绪、情景等,锻炼学生信息提取能力。

(二)说

语文的头一个字便是说话的别称,高中生不仅要有“听”的能力,而且要有“说”的能力,要能够流利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产生误会和歧义。第一,普通话语音训练。让学生朗读一篇短文,在结束后让学生听录音,并自我矫正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的地方。第二,当众演讲能力。让学生当众脱稿演讲,锻炼随机应变的思维能力与当众演讲的心理素质。口才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当众脱稿自由演讲能够使学生随机应变,慢慢从生疏到逻辑缜密,出口成章。

(三)读

在阅读方面分为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不管是古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都在高考中占据极大的分数值。在古文方面,除了要对课本要求掌握的古文烂熟于心,必不可少的是课外古文阅读的积累。在大量的阅读量积累下,培养出强烈的古文语感,对于部分古词汇了然于胸,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也如数家珍,这样才能在高考古文阅读部分发挥自如。在现代文阅读方面,高中生可以对课外一些名家美文进行鉴赏和摘抄,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对木心、王国维、席慕蓉等名家著作鉴赏把玩。高中生还可以对议论文与新闻进行专项训练,可以搜寻一些官方报道、报纸、通告、社评等,对其中的重要信息和中心思想進行归纳和总结。

(四)写

写作是将口头表达和心中思绪进行整编和组织后付诸纸上的行为。高中生写作往往容易陷于俗套。例如:父爱必定如山,母爱必定如海,下雨必定送伞,父母必定有白头发,妈妈一定爱吃鱼头,爸爸不喜欢吃橘子,这些前人用烂了的俗例没有任何一位改卷老师会给高分。在写作抒情上,学生并不是不可以杜撰,只要感情是充实的,何怕事件是虚构的都无妨。在写作的同时倾泻在笔端的离不开平时的阅读与积累。高中生求学生涯局限于一室之内可能无法行万里路,也无法经历太多的人生经历而得出感悟。但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中生大可以跟随书籍的指引去体会每一位作者在他们的人生中浸淫数十年而得出的感悟,跟随他们的视角走遍、看遍天涯海角。

(五)思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经过思索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从小处说,作为即将应对高考的高中生,为了使高考作文蕴含的情感更加充沛、思想更加深邃,对日常生活的探索与对自我的反思与批判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自身的思维底蕴足够丰富,才能够博采众家之所长为我所用。从大处说,一个人唯有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才能一直保持清醒与自我,才能保持学习和成长,唯有对自我的不断反省与批判才能明白个人的不足。《礼记·大学》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便是这个道理。

明代大儒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苏格拉底也曾说过:“知识即是美德。”这二者无不强调将所学的知识或通过学习领悟到的道理,辩证地融入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中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继承,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的知识与阅历”提炼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唯有在这样立体而多面的“三观”指导下,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才有了坚实的依据,例如学生在学习《张衡传》《陈涉世家》《离骚》等历史文学作品时,才会对当时的人物思想和历史环境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陈涉世家》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文本身,要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以及世家王族把持社会上升渠道,一个草根的崛起有多不容易,学生才会理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迈之处。唯有将语文的个人核心素养融入终生的为人守则中去,才是所谓“传其道授其业解其惑”。

三、结束语

语文核心素养论小处,可以使学生在高考的战场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论大处能够影响个人的世界观和处世的方法论。而提高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这条漫漫求学之路,需要高中生持之以恒的深远积累。在新课改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才能为农村教育谋福祉。

【参考文献】

[1]王列芳.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探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王强.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6):80-82.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高中生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