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9-06-20杨宗英
杨宗英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文章主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以及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进行了相应的探究,为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高校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开展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学活动越来越重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高校重要的思政教育內容,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做好改革和创新方面的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课程教学。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是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理论基础上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是我国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所得出的重要的思想方面的成果[1]。如果充分地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将对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改革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富强振兴的民族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人的需求发展
人的需求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在这当中,人们不仅需要满足自身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且需要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就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工作劳动,从中获取满足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需求。人们如果处于低物质需求层面,精神方面的需求就会持续下降,等到自身的物质需求得到了不断提升,就会对精神方面产生更多的需求。因此,只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人们才能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关于人的能力发展
人的能力发展也是全面发展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占据着人的能力的发展中的首要位置。而这当中,个人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天赋等都是人们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能力。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人们如果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就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帮助,并且能够为其增强发展的动力,有利于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人们要想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就需要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
(三)关于人的个性发展
人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品德、情感、性格等,都属于个性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不同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以及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其所体现的个性也有着显著的差异。通常情况下,人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就需要积极地投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并且在创造性、能动性等的持续推进下,个性变得更加丰富,对于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我国现代化教育的理论基石。新时期,我国在不断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即所教育的人才,能够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进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服务,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人类发展命运所作出的深刻思考,充分体现了一种人性的科学精神,是时代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体现,有利于促进人的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以往由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各个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将足够的精力放在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上,只是重视教育的实用性以及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面对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不断侵袭,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期间需要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道路
无论处在什么社会或者处在什么发展阶段,要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都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进行。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原则。张耀灿等在《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中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以促进全面发展
不同的大学生在能力、需求、个性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为了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需要保证不同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想做好教学工作,就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查研究,探究不同学生的各项需求,然后从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尽可能满足不同个体的正当合理需要。
比如在对家庭情况较为困难、基本生活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为了让其安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比如为其提供各种奖学金,或者为其提供助学贷款,确保其学习的行为不会受到阻碍;在对人际交往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为了避免其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感到孤独,就需要积极鼓励其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和社团活动之中,确保其在不断地与他人交流中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对于其自身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引导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以促进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身体与思想并行发展的过程,涉及人的健康状况、实践能力、道德素养、审美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协调发展[3]。因此,高校为了充分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融入社会实践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着力打造适应青年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塑造功能,最终实现脑力与体力、智育与生产劳动的均衡发展。
比如,当前我国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促进了“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为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促进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識和奉献意识,可以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充分融入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红色基地”参观革命老区,从而在“红色资源”“红色教育”的帮助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以促进全面发展
要想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而且要对以往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善,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进而积极地投入其中。
比如开展主体参与式活动,采取菜单自选式、立项式、招募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由学生自己策划、筹备和开展活动,变“你说我听”的被动灌输为主动参与;开展思想碰撞式活动,采取演讲、发言、辩论、讨论、交流等形式,变单向说教为双向互动,从而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揭示了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本质。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期间,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加以重视,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并且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从而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富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2):105-108.
[2]陈瑞三,杨飞雪,阚迪.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0(01):25.
[3]奚明洋.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7):162-164.